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51篇
综合类   168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4篇
  1篇
中国医学   338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1.
手法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济  何名江 《中国骨伤》2012,25(5):411-412
膝骨关节炎又称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等,是一种多发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疾病,为骨科临床常见病[1]。该病以膝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为主要病理特征,临床以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弹响,有时伴关节肿胀积液为主要表现。临床上,采用辨病施治和辨证施治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和优势[2-3]。"六步八法"是采用辨病施治的方法,针对膝骨关节炎膝关节"力平衡失调"这一病变本质,通过松解粘连、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和恢复肌腱韧  相似文献   
22.
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60例,观察踝关节功能评分及疼痛评分变化。结果 60例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平均提高2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评分较术前平均降低5.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基于CT图像(足母)外翻足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包括主要骨骼和软组织的(足母)外翻足有限元模型,为(足母)外翻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可靠工具.[方法]获取(足母)外翻志愿者右足螺旋CT图像,应用逆向工程软件进行足部骨骼曲面重构,获得足部骨骼的三维实体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材料特性和参数根据文献和解剖定义和赋值.计算和分析(足母)外翻足静态站立时足底应力.采用Footscan平板压力测试系统,测试同一患者站立时足底受力情况,测量数值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建立了67239个节点,69189个单元的骨骼、软骨、肌腱、内在肌、皮肤等组织(足母)外翻足三维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足底静态应力与Footscan力板测量结果对比,压力集中部位两者大体一致,在跖骨头部位的压力数值非常接近.[结论]构建的(足母)外翻足有限元模型基本可靠,反映了(足母)外翻足的解剖结构和力学特性,可用于(足母)外翻力学变化的可视化分析和手术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价微型钛板固定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2月至2011年4月,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ARCH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获得完整随访16例(A组),与2007年3月至2009年1月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18例(B组)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JOA(17分法)评分改善率、轴性症状的产生及颈椎曲度的变化。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JOA评分改善率A组分别为(122.0±26.8)min、(153.0±46.7)ml、(59.4±11.6)%,B组分别为(119.0±28.6)min、(151.0±50.4)ml、(58.7±12.7)%,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有明显轴性症状患者为3例(18.75%),B组为6例(3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前颈曲角度(17.9±5.2)°与术后的(18.2±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前颈曲角度(18.1±6.3)°与术后的(16.3±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钛板固定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能减少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和颈椎曲度的丢失,可提高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5.
李光旭  李棋  李智尧 《中国骨伤》2012,25(11):923-927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腘绳肌腱双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25例。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25.8岁(17~43岁);运动损伤17例,意外摔伤6例,交通事故伤2例;平均病程3个月。8例慢性损伤患者均以膝关节不稳为主诉,急性损伤及亚急性损伤患者多以膝关节肿痛为主诉。术前轴移试验阳性15例,Lachman试验阳性25例,前抽屉试验阳性25例。KT2000仪器测量胫骨前移度比健侧增加(7.1±2.4)mm,Lysholm评分平均(40.0±5.4)分,Tegner运动功能评分平均(3.2±0.7)分。在关节镜下以自体腘绳肌腱双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分别于前交叉韧带股骨及胫骨附着处建立2个骨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前内束及后外束;股骨侧以纽扣钢板悬吊固定,胫骨侧以干涉螺钉及拴桩双固定。术后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变化,测量患者胫骨前移度,并以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分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术后均获2年以上随访,时间24~35个月,平均27个月。术后25例术膝轴移试验均阴性;Lachman征阴性23例,Ⅰ度阳性2例,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抽屉试验阴性21例,Ⅰ度阳性3例,Ⅱ度阳性1例,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T2000仪器测量患膝胫骨前移度,术后比健侧增加(2.0±0.5)mm(0~4mm),术后平移度较术前减小(t=22.35,P=0.0001);术后Lysholm评分平均(85.0±4.5)分(80~98分),术后评分较术前提高(t=17.64,P=0.001);术后Tegner运动功能评分平均(7.5±0.2)分(6~9分),术后评分较术前提高(t=8.12,P=0.0005)。术后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改善。结论:自体腘绳肌腱双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轴移试验为阴性,能有效地恢复膝关节前向及旋转稳定性。双束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膝关节运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6.
刘劲松  李智尧 《中国骨伤》2017,30(8):701-706
目的:对比观察膝骨关节炎患者和正常人群膝关节周围血供变化。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纳入诊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30例,健康成年人30例。膝骨关节炎组男9例,女21例,年龄53~82岁,平均(65.967±7.132)岁,平均动脉压(93.462±7.633)mm Hg;对照组男9例,女21例,年龄50~75岁,平均(62.867±6.356)岁,平均动脉压(92.122±9.675)mm Hg。检查方法包括彩超和下肢CTA;观察指标包括侧支循环,动脉迂曲,动脉畸形,管腔狭窄和动脉壁斑块形成情况。根据动脉的狭窄程度不同分为5级:1级为无狭窄,2级为轻度狭窄(1%~49%),3级为中度狭窄(50%~70%),4级为重度狭窄(70%~99%),5级为完全闭塞。测量两组的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内径的大小以及血流动力情况,并将膝骨关节炎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无剔除或脱落病例。膝骨关节炎组3例形成侧支循环,对照组4例;膝骨关节炎组0例动脉迂曲,对照组2例;两组均无动脉畸形。膝骨关节炎组动脉无狭窄0例,轻度14例,中度7例,重度9例,闭塞0例;对照组动脉无狭窄9例,轻度10例,中度6例,重度4例,闭塞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膝骨关节炎组动脉狭窄比对照组严重。膝骨关节炎组30例动脉形成斑块,对照组20例形成斑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膝骨关节炎组动脉斑块形成比例高于对照组。膝骨关节炎组斑块钙化率100%,对照组63%。胫前动脉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膝骨关节炎组胫前动脉直径较大。两组腘动脉流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膝骨关节炎组流速更快。胫后动脉流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膝骨关节炎组流速更快。动脉流量方面,3条动脉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膝骨关节炎局部血管主要病理改变为狭窄和斑块形成,而局部动脉血流总量大致不变。临床治疗中改善局部血管病变的方法可能优于加速血流速度的方法,进一步针对局部血管异常改变的介入治疗也将为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基于从筋治骨的中医理论,观察自主康复锻炼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门诊收治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试验组男11例,女34例;年龄45~70岁,平均(55.47±8.66)岁;病程1周~5年,平均(6.66±7.96)周;对照组男11例,女34例;年龄48~67岁,平均(54.07±5.36)岁;病程1周~7年,平均(4.82±3.95)周。在股四头肌等长训练的基础上,试验组采用自主功能锻炼的干预方法 ,对照组则采用器械训练方法,共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VAS、Lysholm评分和愈显率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经过2周治疗,试验组的愈显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1.11%)。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其中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自主功能锻炼联合股四头肌等长训练的康复方案对KOA临床疗效确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采取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减压治疗的31例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65~81(71.13±5.20)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14.36±6.5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术前及术后1,6,12个月临床症状及功能状态;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75~120(97.84±11.22)min。3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8(17.29±5.56)个月。术后1、6、12个月腰腿痛VAS及ODI较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疗效,结果优23例,良5例,可3例。1例患者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术后出现下肢感觉异常,给予中药加营养神经药物等保守治疗,术后2周恢复。无神经根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椎间孔镜技术在局麻下进行,操作时间短,在保证充分减压的同时又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一个安全、有效的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9.
赵勇 《中国骨伤》2016,29(1):1-3
正桡骨远端骨折是创伤骨科最为常见的骨折之一,从中西医论治的角度,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谁占优势?骨折复位是手法闭合复位,还是手术切开复位?骨折固定是采用夹板外固定,还是钢板内固定?疗效的评价,影像学与腕关节功能孰重孰轻?诸如还有下尺桡关节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持续牵引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中的力学机制。方法:采用复位外固定器治疗3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男4例,女26例;年龄18-85岁,平均61岁。按AO分型,其中A3型12例,B2型3例,C1型8例,C2型4例,C3型3例。分别测量患者术前与术后X线上的桡骨茎突与尺骨关节面之间的距离。结果:30例患者获得6-15个月的随访,平均11.2个月。测量X线结果为术前平均(0.55±0.22)cm,术后平均(1.07±0.23)cm,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位外固定器提供的持续牵引其作用机制可以通过筋束骨理论、韧带整复原理及牵拉成骨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