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69篇
  免费   625篇
  国内免费   218篇
耳鼻咽喉   174篇
儿科学   119篇
妇产科学   88篇
基础医学   419篇
口腔科学   161篇
临床医学   3011篇
内科学   1275篇
皮肤病学   259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314篇
外科学   987篇
综合类   5314篇
预防医学   1715篇
眼科学   72篇
药学   2465篇
  2篇
中国医学   299篇
肿瘤学   308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543篇
  2021年   853篇
  2020年   947篇
  2019年   403篇
  2018年   26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15篇
  2015年   731篇
  2014年   734篇
  2013年   1976篇
  2012年   4777篇
  2011年   3850篇
  2010年   1024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摘要】 目的 观察司库奇尤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9年6 - 11月收集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的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36例,给予司库奇尤单抗单药皮下注射治疗,300 mg/次,分别于基线、第1、2、3、4周注射1次,随后每4周1次,分别于第4、8、12周时记录患者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36例患者均接受至少12周的治疗。4周时,8例达PASI75,其中3例达PASI90,1例达PASI100;8周时,26例达PASI75,其中16例达PASI90,4例达PASI100;12周时,32例达PASI75,其中26例达PASI90,8例达PASI100。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1例腹部皮下注射后出现腹痛、腹胀,持续3 d后症状消失;1例患者出现扁桃体炎,之后原有皮损处出现湿疹样改变;1例颈部出现化脓性淋巴结炎。结论 司库奇尤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是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新的治疗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92.
【摘要】 例1男,16岁,面部、颈部及双腋下见密集褐色毛囊角化性丘疹,部分融合成斑块,局部可见疣状增生;母亲与其有相似的病史及临床表现。例2男,21岁,头面部、颈部、躯干、双腋下及臀部见弥漫性毛囊角化性丘疹,部分融合成片,局部可见疣状增生;家族成员均无类似症状。例2颈部皮损组织病理:表皮角化过度伴灶状角化不全,棘层部分区域棘刺松解并有腔隙形成,可见绒毛、圆体和谷粒细胞,真皮浅层炎症细胞浸润。2例患者及其父母基因检测:例1及母亲ATP2A2基因存在第15外显子c.2300A>G错义突变;例2第15外显子与第15内含子交界处存在c.2097+5G>A 剪切区域突变。2例患者其他家族成员未见上述突变。  相似文献   
93.
【摘要】 Mohs显微描记手术是切除皮肤肿瘤的理想术式。本文2例Merkel细胞癌患者行改良Mohs显微描记手术切除肿瘤,随访1年余,肿瘤未复发。与传统扩大切除术相比,改良Mohs手术是Merkel 细胞癌患者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酒精性肝病并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具有较好依从性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患者采用艾司唑仑治疗,中药组20例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汤随症加减治疗。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属血瘀证兼有肝气郁结证型酒精性肝病并失眠具有良好的效果,可较快改善患者睡眠等症状,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面动脉颊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可靠性和修复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2012年7月至2019年9月面动脉颊瓣修复口腔癌病灶切除术后缺损的患者15例,收集患者基本信息、病理诊断结果、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资料,仔细临床检查,观察术区创口愈合情况,术后随访完善张口度功能检查,随访至少1年。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结果以x±s表示。结果观察随访面动脉颊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15例,平均手术时间(5.49±0.76)h,手术出血量约平均(382.67±63.86)mL,术中或术后输血3例,平均住院时间(17.73±2.49)d。面动脉颊瓣最大为8 cm×4 cm的三角形肌皮瓣。术后2周皮瓣均存活无坏死、血运良好,皮瓣存活率100%。术后1年复诊,医师检查患者张口度情况,15例患者张口度(3.86±0.14)cm,均在正常范围内。但3例男性患者提出术后皮瓣表面生长毛发,带来不适感,均在可以接受范围。位于口角以下颊部的供区瘢痕与面部纹路位置重叠。结论面动脉颊瓣可修复口腔中下部的中小缺损,皮瓣供区手术创伤小,皮瓣成活率高,可在口腔癌病灶切除后同期修复,术后张口功能恢复良好,瘢痕不明显。  相似文献   
96.
目的归纳按“李氏三联征”概念指导诊断和治疗慢性便秘继发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的经验。方法“李氏三联征”的概念包括:(1)临床症状:便秘、营养不良、上消化道梗阻(呕吐、进食困难)三联症状;(2)解剖学表现:具有横结肠下垂、脾曲升高和肠系膜上动脉压迫三联解剖异常;(3)治疗: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胸膝位、菌群移植三联治疗。根据“李氏三联征”概念,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前瞻性纳入2014年6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和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78例慢性便秘继发SMAS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基本信息、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营养指标、胃肠生活质量指数和Wexner排粪评分,按上述“李氏三联征”的标准进行评估和治疗,对临床症状和解剖学特征指标进行随访,记录治疗后1、3、6和12个月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所有患者均有“李氏三联征”特征,均存在严重便秘、营养不良及上消化道梗阻的临床表现,均具有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征象和明显的脾曲升高的解剖学表现。经肠内营养支持、胸膝位及菌群移植三联治疗后,69例(88.5%)症状明显改善,9例治疗无效行手术治疗。69例非手术患者经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进食,1个月后便秘相关指标改善,至12个月后时,每周自主排粪次数从治疗前(1.0±0.8)次增加至(5.0±1.6)次,胃肠生活质量指数由治疗前(52.7±8.5)分增加至(93.2±7.5)分,Wexner排粪评分由治疗前(19.1±2.5)分下降至(6.2±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随访1个月后营养指标改善,至12个月后时,体质指数从治疗前(17.9±1.8)kg/m2增加至(21.0±1.3)kg/m2,总蛋白由(65.2±5.7)g/L增加至(68.3±4.2)g/L,白蛋白从(32.1±5.1)g/L增加至(40.4±3.0)g/L,纤维蛋白原从(1.9±0.5)g/L增加至(2.4±0.5)g/L,前白蛋白从(163.2±5.3)mg/L增加至(259.1±45.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上消化道造影及肠系膜上动脉成像均显示十二指肠受压征象解除,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从治疗前(17.4±3.8)°增加至(37.8±5.8)°(t=-22.26,P<0.001)。结论慢性便秘继发SMAS患者具有“李氏三联征”的异常三联临床症状和解剖学表现时,应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胸膝位及菌群移植三联治疗。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分析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黄山市人民医院2014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肺透明膜病早产儿50例,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24例施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者为对照组,26例予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者为试验组,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呼吸力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血氧饱和度(SpO2)、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氢离子浓度指数(pH)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呼吸时间常数(RCexp)、呼气峰流量(PEF)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低于对照组(7.69% vs. 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肺透明病,可有效改善其血气分析指标,并提升RCexp、PEF,达到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8.
99.
Although in the cases of war crimes the main effort goes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victims, it is crucial to consider the execution event as a whole. Thus, the goal of the research was to determine the trauma type and probable cause of death on skeletal remains of civilians executed by partisans from WWS found in the three karst sinkholes and to explain the context in which the injuries occurred. We determined biological profiles,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traumas, and assessed their lethality. Nineteen skeletons were found, 68.4% had, at least, one perimortem trauma, classified as lethal/lethal if untreated in 69.2% cases. The type of execution and administered violence showed to be age and health dependent: elderly and diseased were executed with the intention to kill, by the gunshot facing victims, whilst the more violent behavior expressed towards younger and healthy individuals was indicated by the higher frequency of blunt force trauma.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RSS系统的影响。方法将160例HDC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硫酸镁注射液治疗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于两组治疗前和治疗72 h后比较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清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肾素活性(PRA)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下降明显(P0.01)。结论在硫酸镁解痉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HDCP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压和24 h尿蛋白定量,其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清PRA和Ang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