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48篇
  免费   653篇
  国内免费   429篇
耳鼻咽喉   66篇
儿科学   79篇
妇产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367篇
口腔科学   68篇
临床医学   1488篇
内科学   435篇
皮肤病学   99篇
神经病学   216篇
特种医学   2049篇
外科学   1192篇
综合类   2430篇
预防医学   798篇
眼科学   90篇
药学   682篇
  1篇
中国医学   2426篇
肿瘤学   69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316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315篇
  2016年   350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778篇
  2013年   638篇
  2012年   766篇
  2011年   1048篇
  2010年   1042篇
  2009年   838篇
  2008年   732篇
  2007年   745篇
  2006年   677篇
  2005年   707篇
  2004年   675篇
  2003年   635篇
  2002年   491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362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探讨小儿弱视与微量元素硒(Se)及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极谱分析法和DTNB比色法,检测60例弱视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血清微量元素Se含量、血浆GSH-Px活性。结果与健康儿童相比,弱视患儿:(1)微量元素Se含量显著降低(P<0.01);(2)血浆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1);(3)直线相关分析发现,微量元素Se与血浆GSH-Px呈正相关(P<0.05),微量元素Se与弱视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微量元素参与了弱视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微量元素Se降低可能是引起小儿弱视发生的原因之一,提示使用微量元素Se制剂对防止或减轻小儿弱视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2.
膝关节肿痛患者的B超与X线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丽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4):104-105
目的 探讨超声对膝关节肿痛患者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对184例膝关节肿痛患者的216个膝关节进行检查,其结果与X线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对膝关节髌上囊积液诊断率高达100%,对软组织、半月板、关节软骨、滑膜病变的诊断明显优于X线检查。结论 超声在膝关节肿痛患者的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73.
1典型病例 患儿,5岁,因3天前进食生冷不洁之物致腹泻,日3。5行,伴恶心、呕吐,急诊以“急性肠炎”收住。症见,精神委靡。口干苦,不思饮食,小便短少,舌红,苔黄腻,脉细数。查:体温36℃,脉率108次/分,呼吸频率24次/分,血压13/9.3kPa。入院时急查大便培养,沙门氏菌,先锋霉素敏感;血培养(-);血常规、血细胞正常。处理给予内科一级护理,半流饮食;中医辨证为湿热下注,方选葛根芩连汤化裁。液体给予5%糖盐水250ml+能量合剂、5%葡萄糖250ml+先锋霉索,静脉点滴,续输4天。住院7天,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74.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度近视眼后巩膜改变相关因素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后巩膜形态改变与眼轴长度、近视程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ATL超9型APOOGE-8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0~10.0MHz。对26例正常眼,36例轻中度近视眼,51例高度近视眼后巩膜进行观察。并对26例正常眼,17例轻中度近视眼,26例高度近视眼的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进行检测。结果:轻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的眼轴长度与近视程度呈正相关性。两者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Y=-3510.3 1668.1X,R=0.9432,P<0.0001。后巩膜形态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高度近视眼组、轻中度近视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A血流参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高度近视组的CRA、PCA的收缩期(PSV)、舒张期(EDV)、平均血流速度(AV)均减低,CRA的阻力指数(RI)升高(P<0.05)。轻中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血管、睫状血管系统血供不足与后巩膜形态变化的类型、眼轴长度、近视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密切相关,是引起高度近视眼病理性眼底改变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5.
糖尿病性肾病患者需要全程的胰岛素治疗.由于患者自身知识缺乏,加之肾小球病变,对胰岛素的代谢减少,以及其他因素如饮食、体力、情绪等的影响,患者经常会发生低血糖反应,故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重要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74例更换起搏器时电极导线的各项参数的变化并探讨导线更换指标。方法:本组年龄12~87(62.8±18.4)岁,其中病窦综合征45例,房室传导阻滞29例,均为单腔VVI起搏。结果:至测量时原心室起搏电极导线的埋置时间60~148(97.4±22.8)月,首次埋置时起搏阈值为(0.48±0.24)V,更换时为(1.29±0.64)V(P(0.01),增加0.81V,增幅为168%,首次植入时R波幅为(7.8±3.6)mV,更换时为(5.9±3.4)mV(P(0.05)。植入时电极导线阻抗为(664±122)Ω,更换时阻抗为(726±148)Ω,增幅9.3%(P(0.05)。7例因起搏阈值大于2.0 V或阻抗大于1 250Ω而重新植入电极导线。原电极导线使用率为90.5%。结论:埋置起搏电极导线8~9年后,90.5%原电极导线仍在可使用的范围内,能否支持到再次更换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77.
老年人自发性脑出血伴有脑室继发性出血时的干预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脑室穿刺和腰椎穿刺引流在继发性脑室出血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 2 8例单纯内科治疗的病例做为对照组 ,6 1例病人分别进行了常规脑室引流或腰椎穿刺 ,脑室穿刺病人引流时间 8~ 12d ;腰椎穿刺至脑脊液变为清亮或蛋白定量接近正常时终止。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 (治疗组 :治疗前 /后 32 6± 10 2 / 14 1±9 6 ;对照组 :治疗前 /后 34 4± 7 8/ 2 0 3± 8 3) ;该组治疗期间的并发症较对照组显著为低 ,尤其以消化道出血为著。对治疗远期智能的MMSE评定结果表明 :治疗组在 0 5a以后无明显的智能减退。结论 对继发性脑室出血实施脑室引流和腰椎穿刺是有积极意义的 ,除了可以改善预后之外 ,对继发性脑室出血后的智能减退的改善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日本大耳白兔18只,体重2.0~2.5 k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组)开胸后左侧肺门穿线但不结扎,旷置观察34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开胸旷置100 min,阻断左侧肺门,左肺不张后60 min再灌注180 min;肢体缺血预处理组(L组)捆绑双后肢10 min,松开10 min,反复3次后恢复灌注,60 min后阻断左侧肺门60 min,再灌注180 min.于缺血前、再灌注15、30、60、120、180 min时采集左颈内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1);于再灌注180 min时处死动物,取左肺上叶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计算肺湿干重比(W/D);取左肺下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计算肺通透性指数;取左肺中叶组织,观察肺组织病理学,进行弥漫性肺泡损伤(DAD)评分.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RI、MDA含量、MPO活性、肺W/D、肺通透性指数和DAD评分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或0.01);与IR组比较,L组RI,MDA含量、MPO活性、肺W/D、肺通透性指数和DAD评分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或0.01);L组和S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和S组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较IR组减轻.结论 肢体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9.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5例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清胃液中物质P(SP)、β-内啡肽(β-EP)、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SHG)和亮脑啡肽(LEK)含量,并以23例相当的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表明胃癌患者血清、胃液SP、β-EP、胃液VIP、MTL、LEK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而血清胃液SHG含量则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且血清胃液SP、β-EP升高和SHG降低呈正相关(P<0.05)。提示晚期胃癌患者血清胃液上述癌类物质可发生变化,且存在一定相关性,联合測定血清胃液这些物质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0.
胃癌组织中KAI1、nm23及P5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癌组织中KAI1、nm23及P53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SP法免疫组化检测22例正常胃黏膜,65例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74N胃癌组织中的KAI1、nm23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KAI1和nm23阳性率呈降低趋势,组间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x2=20.885, P<0.001;x2=29.133,P<0.05):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呈增加趋势,组间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x2=21.954,P<0.001).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显示:在胃癌组中不同的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脉管侵犯组内KAI1、nm23及 P53组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x2 =20.885,P<0.001;x2=29.133,P<0.05;x2= 21.954,P<0.001);而在年龄、性别组间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 KAI1与nm23表达呈正相关(r=0.859,P<0.05); KAI1与P53表达呈负相关(r=-0.859,P<0.05), nm23与P53表达呈负相关(r=-0.874,P<0.05) 结论:抑癌基因KAI1与nm23的缺失以及P53 蛋白的过表达可能是胃癌发生、发展及浸润和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