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122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289篇
预防医学   8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6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目的:探讨胡桃夹现象(NCS)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NCS患者临床资料,临床主要表现主要为反复发作镜下或肉眼血尿、膀胱镜下发现左输尿管口喷血尿,B超、静脉。肾盂造影、DSA、CT三维重建、MRA等显示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处左肾静脉受压明显,。肾静脉近端扩张。结果:7例患者均明确诊断,其中6例临床症状较重者采用左肾静脉下移手术治疗,术后临床症状消失、痊愈出院。术后6个月复查多普勒彩色超声及尿液检查均未见异常。1例6岁患儿在随访中。结论:NCS临床特点为左肾静脉高压,反复肉眼或镜下血尿。左。肾静脉下移与腔静脉端侧吻合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2.
过敏性紫癜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病变主要累及毛细血管壁 ,使其渗透性及脆性增加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皮肤紫癜并可导致肾损害。有报道认为[1、2 ] 血浆内皮素水平与本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本文探讨不同类型的过敏性紫癜血浆内皮素水平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9例患儿均为本区主要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男 13例 ,女 16例 ,年龄 4~ 11岁 ,诊断符合小儿血液病诊断标准[3 ] 。其中单纯型 8例 ,关节型 3例 ,腹型 7例 ,以上三型为非肾炎组 (18例 ) ,肾炎型 11例 (肾炎组 ) ,正常对照组 17例 ,均为健康儿童…  相似文献   
73.
目的 研制血液增菌液系列培养基 ,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率及高敏抗生素的及早应用。方法 根据各种微生物不同营养成分的需要 ,配制成不同成分的系列血液增菌液 ,对 14 8例患者进行临床检验。并观察阳性检出率 ,对各种细菌菌株、增菌液的阳性率及生长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2 1例阳性 ,阳性检出率 14 8%;各种细菌的阳性菌株分别为 :伤寒沙门氏菌 11例 ,占 5 2 3%,甲型副伤寒、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液化沙雷氏菌、臭鼻克雷伯氏菌各 1例 ,各占 4 7%,金黄色葡萄球菌 4例 ,占 19 1%。 5种增菌液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 :1号脑心浸液肉汤 ( 1号 ) 2 0例 ,占 13 5 %,2号消化大豆肉汤 ( 2号 ) 17例 ,占 11 4 %,3号对氨基苯甲酸肉汤 ( 3号 ) 14例 ,占 9 4 %,4号葡萄糖肉汤 ( 4号 ) 13例 ,占 8 7%,5号L型肉汤 ( 5号 ) 12例 ,占 8 1%。 2 1例阳性者的 5种增菌液在 2 4~ 10 2h中细菌生长时间不同 ,总的阳性率分别为 :1号 2 0 %,2号 17%,3号 14 %,4号 13%,5号 12 %。结论 本研究证明系列血液增菌液的同步培养可以提高检出阳性率 ,缩短培养周期。  相似文献   
74.
结肠息肉癌变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癌变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16例结肠息肉的临床相关资料.结果:(1)416例结肠息肉患者癌变42例(10.1%),其中腺瘤性息肉癌变率高(20.0%,37/154);非腺瘤性息肉癌变率低(1.9%,5/262),两者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2)结肠息肉癌变与年龄(≥40岁)、息肉直径(≥1.0 cm)有关(P<0.05),而与息肉所在的部位无关(P>0.05).结论:结肠息肉癌变与息肉的病理类型、息肉的大小及患者年龄密切相关,临床上对结肠息肉均应进行病理活检,并加以彻底治疗.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增生过长子宫内膜IGF—Ⅰ和IGF—Ⅱ及其相应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方法检测20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患者宫内置入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前及置入3个月后子宫内膜IGF—Ⅰ和IGF—Ⅱ及其相应受体的表达,并设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口服炔诺酮治疗3个月后患者子宫内膜对照组。结果:(1)宫内置入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3个月后,IGF—Ⅰ表达下降,IGF—Ⅱ的表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组子宫内膜IGF—Ⅰ表达下降比炔诺酮治疗组明显,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IGF—Ⅱ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后的子宫内膜的表达高于炔诺酮治疗后的子宫内膜,但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2)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前后IGF—IR表达无显著性变化,P〉0.05;炔诺酮对照组与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后子宫内膜IGF—IR表达的比较亦无差异(P〉0.05)。(3)宫内置入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3个月后,IGF—IIR表达增强,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后子宫内膜IGF—IIR表达增加较炔诺酮治疗后的子宫内膜明显,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通过抑制增生过长的子宫内膜IGF—Ⅰ表达,上调IGF—Ⅱ的表达,抑制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增生效应并使子宫内膜发生蜕膜样变,是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重要机制。局部和血液循环孕激素浓度变化对IGF—IR表达无显著影响。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子宫内膜IGF系统的调节作用较口服炔诺酮显著。  相似文献   
76.
QCT骨密度测量羟磷灰石等效液体体模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试验测试.设计制作出与标准固体体模等效的QCT骨密度测量液体体模。并对体模完成合格性测试。方法 利用CT扫描机及测量软件.对采用不同浓度溶液制成的液体体模和采用羟磷灰石制作的固体体模进行对比,获得合适的配比,制作成等效的液体体模。然后进行均匀性,线性.重复精度和准确性检测;结果 两种测量体模的各项指标基本相同。结论 本项且设计制作的液体体摸与固体体模是等效的。能够同样应用于QCT骨密度测量。  相似文献   
77.
持续面罩-气囊通气在心肺复苏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持续面罩一气囊通气在心肺复苏(CPR)中的抢救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CPR成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治疗组(19例)首先并持续3小时实施面罩一气囊通气,与对照组(14例)气管插管比较通气后心跳、呼吸、意识及第1、第3小时血气变化。结果:两组心跳、呼吸、意识恢复特别是动脉血氧分压均无差异(P>0.05)。结论:正确使用面罩一气囊通气,其临床抢救效果肯定,十分适合CPR急救场合。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对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增生过长子宫内膜LNG-IUS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子宫内膜形态计量学参数的改变,并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炔诺酮治疗后的子宫内膜计量学参数相比较。结果LNG-IUS治疗前子宫内膜腺体数目、腺细胞核分裂数、间质细胞核分裂数、腺腔横切直径及腺上皮细胞高度分别为9.1±1.0、1.5±0.5、1.2±0.7、(90±14)μm、(20.4±12.1)μm,LNG-IUS置入子宫腔内3个月后,子宫内膜腺体数目、腺细胞核分裂数、间质细胞核分裂数减少、腺腔横切直径及腺上皮细胞高度减小,分别为1.6±0.8、0、0、(25±5)μm、(4.9±1.2)μm,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NG-IUS研究组子宫内膜腺体数目、腺腔横切直径与炔诺酮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G-IUS研究组腺上皮细胞高度较炔诺酮对照组低,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均未见到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核分裂相。结论形态计量学研究表明ING-IUS有强烈的抗子宫内膜增殖作用,其对子宫内膜增殖抑制程度显著大于口服炔诺酮治疗。  相似文献   
79.
输卵管妊娠的治疗以往多采用输卵管切开输卵管切除.腹腔镜检查和治疗技术既避免了药物治疗的不彻底,也避免了延误治疗导致输卵管破裂带来的恶果,为保守性手术创造了条件.为探讨镜下手术效果及生育结局,我们对输卵管妊娠行电视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与剖腹保守性手术效果进行比较,并随访其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TVCDS)对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药物保守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0例生命体征平稳的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在行TVCDS检查后接受甲氨蝶呤(MTX)1mg/kg肌肉注射,利用TVCDS动态监测治疗前后输卵管病变处孕囊或包块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变化的情况。结果:本文50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给予MTX保守治疗6-12周内,异位妊娠包块逐渐缩小至消失43例(86%),未破裂流产型2例(4%)有效,无效5例(10%)。结论:TVCDS可对输卵管妊娠提早做出明确诊断,动态监测输卯管妊娠药物保守治疗、指导临床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