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4篇
  免费   1155篇
  国内免费   732篇
耳鼻咽喉   64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176篇
基础医学   1028篇
口腔科学   61篇
临床医学   1130篇
内科学   906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381篇
特种医学   2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631篇
综合类   3168篇
预防医学   629篇
眼科学   175篇
药学   1018篇
  14篇
中国医学   385篇
肿瘤学   53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267篇
  2021年   378篇
  2020年   335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209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581篇
  2013年   693篇
  2012年   1276篇
  2011年   1214篇
  2010年   861篇
  2009年   793篇
  2008年   511篇
  2007年   794篇
  2006年   480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代谢性骨病,主要是由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与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之间的失衡所致。随着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的逐年递增,如何防治骨质疏松已经成为我国重要公共健康问题。目前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主要可分为促进骨形成剂和抑制骨吸收剂。本文主要就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2.
73.
74.
Yang  Yin  Yang  Yalan  Jin  Ge  Yang  Yongtao  Chen  Liang  Jiang  Zhongbi  Xie  Li  Liu  Li  Zeng  Dewei  Zhan  Qunling  Zhong  Zhaohui 《Zeitschrift fur Gesundheitswissenschaften》2021,29(6):1423-1432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 China bears the largest global stroke burden, yet 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rates in Chongqing, southwest China. W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and related risk...  相似文献   
75.
目的 了解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职业倦怠现状,探讨其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重庆市8 171支家庭医生团队中随机地选取593支团队的全部成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基本情况问卷和李超平等翻译并修订的MBI - GS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重庆市家庭医生团队成员职业倦怠阳性检出率为78.9%,其中职业倦怠中等程度8 290例(61.7%)。主城区团队成员职业倦怠阳性6 387例(47.5%),阳性检出率80.1%;渝东北地区职业倦怠阳性3 628例(27.0%),阳性检出率77.5%;渝东南地区职业倦怠阳性588例(4.4%),阳性检出率75.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性别、年龄、月收入、编制、岗位、择业主要原因以及地区是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 (P<0.05)。结论 重庆市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职业倦怠阳性发生率较高,一半以上成员表现为中程度职业倦怠。与其他两大地区比较,主城区职业倦怠阳性检出率最高。相关管理者应针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减轻工作压力和紧张感,以缓解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76.
刘茜  蒲川 《现代预防医学》2021,(8):1426-1429
目的 基于目前疫情防控新形势下提出医防融合的策略建议。方法 分析在疫情防控形势下医防融合的新内涵和主要障碍,并根据疫情防控的现实情况提出相应建议。结果 医防融合的障碍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缺乏有效协调衔接机制、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仍需加强、医院未重视公共卫生职能、基层传染病防控基础较薄弱。结论 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进行医防融合。其中,宏观层面包括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增强社会氛围;中观层面包括提高医院公共卫生工作积极性、增强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促进医防信息的融合;微观层面则关注人员的融合,即提高公共卫生人员地位与待遇、进行医学教育改革,培养“防治结合”型人才、打通疾控与医疗机构人员互通渠道。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究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 - on - 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来自重庆市7家医疗机构2018年1月—2020年6月的627例ACLF患者,根据其是否发生自发性腹膜炎分为ACLF合并SBP组(n = 423)和ACLF组(n = 204)。将纳入研究患者资料随机抽取70%(436例)作为训练集构建预测模型,剩余30%(191例)作为测试集进行内部验证。采用ROC曲线评估模型临床效能,并将预测模型以公式和列线图形式表现出来。结果 经Lasso - 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肝肾综合征(OR = 9.570,95%CI:2.662~34.407)和直接胆红素(OR = 1.006,95%CI:1.004~1.008)是ACLF患者合并SBP的独立危险因素;白蛋白(OR = 0.890,95%CI:0.846~0.937)和凝血酶原活动度(OR = 0.915,95%CI:0.913~0.917)是ACLF患者合并SBP的保护因素。logistic预测模型表现为,X = 6.105 + 2.259×肝肾综合征 + 0.006×直接胆红素 - 0.116×白蛋白 - 0.089×凝血酶原活动度。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43(95%CI:0.825~0.861),敏感度为79.6%,特异度为70.1%;内部验证ROC曲线下面积为0.825(95%CI:0.809~0.841),敏感度为77.8%,特异度为73.0%。结论 ACLF合并SBP风险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SBP的发生风险,同时可为医务人员及时采取预防性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于雪  邓晶  谭华伟  刘俐 《现代预防医学》2021,(22):4131-4135
目的 评价我国健康扶贫相关政策的优劣和不足,为完善下一阶段的健康扶贫政策和巩固我国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文本挖掘法,构建PMC指数模型,包含10个一级变量及41个二级变量,对我国2016—2020年的7项由国家层面的健康扶贫相关政策进行政策文本量化评价。结果 7项健康扶贫政策中3项被评为优秀政策,4项为可接受政策;7项政策在一级变量X1政策性质(0.857)、X6政策工具(0.857)和X3发布机构(0.786)上的得分较高,在X2政策时效(0.321)和X9政策受体(0.457)上的得分较低。结论 我国的健康扶贫政策较好的满足了当下的政策需求,但新阶段提出了新要求;健康扶贫现有政策的时效性较多体现在中期和短期内,亟需补充长效性政策;健康扶贫内部系统的耦合度不够,健康扶贫外部系统的联动性不足。  相似文献   
79.
目的构建携带双自杀基因且可诱导敲除SV40T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优化目前的肝细胞永生化。方法去除eGFP终止子taa的pSEB-HUS质粒为逆转录病毒基础质粒。先将SV40T及其启动子hEFH亚克隆至pSEB-HUS,再将LoxP位点插入至pSEB-SV40T质粒的抗性基因Blasticidin上游获得pSEB-LoxP-SV40T质粒。同时将CD自杀基因定向克隆至pSEB-HUS的eGFP下游;然后设计一段HSV-tk自杀基因引物,在上游引物的5′端加入方向一致的LoxP序列。PCR获得TK基因后,定向克隆至CD下游获得pSEB-CD-TK,最后将pSEB-CD-TK上的双自杀基因亚克隆至pSEB-LoxP-SV40T质粒上得到携带双自杀基因及SV40T的质粒。结果PCR及酶切鉴定均证实两个自杀基因及SV40T正确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质粒中,目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报道一致,两个LoxP位点方向相同。结论成功构建携带双自杀基因且可诱导敲除SV40T的逆转录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80.
银杏叶提取物在MPTP神经毒中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leaves EGb)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ropyridine,MPTP)神经毒中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采用大脑立体定位仪向黑质内注射MPTP,腹腔注射EGb连续20d,测定大鼠相关脑区中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的变化。结果 MPTP使黑质中的MDA增高,SOD降低;EGb对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EGb在MPTP神经毒中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