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6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95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6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261篇
内科学   9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104篇
综合类   309篇
预防医学   188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308篇
  4篇
中国医学   100篇
肿瘤学   6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1 毫秒
51.
The present work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whether celecoxib, a selective COX-2 inhibitor, 200 mg administered 1 h preoperatively to patients undergoing arthroscopic hip surgery reduces postoperative pain. Fifty-three patients undergoing arthroscopic hip surgery under spinal anesthesia were randomized to receive either 200 mg of celecoxib (Group I) or 200 mg of placebo (Group II) 1 h preoperatively. Narcotic use was monitored for 24 h, and time in recovery room was determined. Visual analog scale (VAS) scores and Short-Form 12 (SF-12), including a physical composite score (PCS) and a mental composite score (MCS), documented pain in recovery, 12 h postoperatively, and 24 h postoperatively. Moreover, time in recovery room was also investigated. We enrolled 27 patients in Group I and 26 patients in Group II. Groups were comparable for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detected in terms of VAS scores and SF-12 in recovery room. Statistically, patients in Group I showed significantly lower pain VAS scores at 12 and 24 h postoperatively. Patients taking celecoxib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PCS at 12 and 24 h postoperatively. No difference occurred between groups for the MCS. Patients taking celecoxib also show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postoperative narcotic consumption. The obtained results from the current study indicate that patients who took celecoxib 200 mg 1 h before arthroscopic hip surgery had a less painful and more rapid recovery. Celecoxib 200 mg as a single preoperative dose could be considered as part of a perioperative analgesic plan in arthroscopic hip surgery.  相似文献   
52.
陈光 《中国药事》2014,(10):1160-1164
目的了解泰州中医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提取我院计算机管理系统2010~2012年麻醉药品使用数据,计算药品用药频度(DDDs),采用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对麻醉药品的品种、应用金额、用量、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麻醉药品共涉及10个品种,品种规格稳定,麻醉药品销售金额、用药频度逐年上升,3年销售总金额位居前3位的分别为盐酸吗啡缓释片、盐酸瑞芬太尼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3年用药频度(DDDs)位居前3位的分别是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吗啡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结论我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符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用药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对疼痛的规范化处理及"三阶梯治疗"的理解和认识,使得麻醉药品的使用更趋于安全、有效、经济、适当。  相似文献   
53.
清风藤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江苏特色中药材清风藤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建立清风藤药材的地方质量控制方法与标准。采用性状描述、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项目来控制清风藤质量。结果清风藤药材性状描述和显微特征性强,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含量测定方法灵敏、简单、重复性好。结论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准确可靠,制订的标准限度合理,能为清风藤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朱敏 《中国药业》2014,(4):64-66
目的 分析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14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超过50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58.33%.引起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共37个品种,累及8个系统;活血化瘀类品种涉及不良反应最多,热毒宁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居首.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36.81%,其次为免疫系统损害,占21.53%.结论 中药注射剂应根据药品说明书严格规范操作,建议重视辨证施治,加强临床用药监护,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低位水囊用于足月妊娠计划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20例足月妊娠、单胎、头位的初孕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60例。两组分别采用低位水囊及缩宫素引产,比较两组的引产效果及分娩方式。结果水囊组孕妇引产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缩宫素组(P〈0.01);水囊组阴道分娩率高于缩宫素组(P〈0.01)。水囊组经阴道分娩者临产发动时间及总产程明显短于缩宫素组(P〈0.05),两组全部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水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可加速宫颈口扩张、缩短产程,且方法简单,引产成功率高,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采用Quadrant通道下单侧椎体间减压融合内固定结合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采用Quadrant通道下单侧PLIF技术结合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微创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共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45~66岁,平均57.5岁。病程1~8年,平均36.5个月。腰椎间盘突出症11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4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1°退变性滑脱症3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2例。术前患者腰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为(6.5±1.1)分。结果患者手术时间(150±20)min,术中出血量(340±90)mL,术后住院时间为(11.0±3.5)d。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5.2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1.4±2.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示术后6个月椎体间达骨性融合,未见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松动、断裂或移位。末次随访时临床疗效按改良Macnab标准评定,获优18例,良2例。结论对于单节段病变,且只需要单侧操作即可完成减压和椎间融合者,Quadrant通道下单侧椎体间融合内固定结合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一种可供临床选择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7.
周焱峰  高广忠  蒋霖 《安徽医药》2019,23(7):1387-1389
目的 探讨动脉瘤夹闭术后行持续腰大池外引流继发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更好的有效预防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泰州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58例动脉瘤夹闭术后行持续腰大池外引流病人,分析术后脑积水的危险因素。结果 Hunt-Hess分级、是否合并脑室出血是继发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引流量过少或过多,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发生率会明显较前增高。结论 动脉瘤术后行持续腰大池外引流,每日引流量应控制在150[KG-*3]~250 mL,引流过多或过少容易增加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发生率;而Hunt-Hess分级较高,合并脑室出血会增加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3年1月间手术治疗的共200例BPH患者,其中手术方式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的114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86例,以TURP组为对照,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RUV)、最大尿流率(Qmax)四个方面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从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四个方面来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常见并发症如前列腺包膜穿孔、膀胱颈穿孔、术后出血、尿失禁、排尿困难等的发生率进行分析,探讨两种手术方法的安全性.结果 两组的IPSS和QOL评分无显著性差异,而PKRP组的RUV较TURP组明显减少,PKRP组的Qmax较TURP组大,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KRP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TURS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日方面,都明显优于TURP组,各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KRP组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TURP组明显较低.结论 PKRP是目前治疗BPH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其整体效果要优于TURP,应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免疫清除期,甲胎蛋白(AFP)与HBV DNA清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处于免疫清除期发病2周内AFP升高5倍以上患者共58例,分为非抗病毒治疗组(下称观察组)31例和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组(下称阳性对照组)27例,另取同期住院AFP阴性首次发病的慢性乙型肝炎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患者30例作为阴性对照组。分析影响HBV DNA清除率的相关因素。结果阳性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患者均行抗病毒治疗,HBV DNA定量与各临床数据之间均无相关性,观察组HBV DNA定量与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AFP与HBV DNA清除具有显著相关性(r=0.8420,P=0.018),以下依次为ALT(r=0.7888,P=0.027)和总胆红素(TBil)(r=0.7816,P=0.032)。HBsAg(r=0.0480,P=0.413)和HBeAg(r=0.3356,P=0.191)与HBV DNA清除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对乙型肝炎免疫清除期AFP升高5倍以上患者,可先进行密切病情观察,根据病情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技术在大型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肿瘤位于矢状窦前1/3有6例,中1/3有13例,后1/3有8例;其中跨上矢状窦两侧的有2例,颅骨侵犯的2例,软组织侵犯的1例合并有肿瘤卒中。采用跨中线骨瓣,显微手术技术切除27例上矢状窦旁大型脑膜瘤。结果肿瘤SimpsonⅠ级16例,SimpsonⅡ级8例,SimpsonⅢ级3例;术后回访3~36个月,1例术后二个月复发。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暴露上矢状窦,充分显露肿瘤,有效控制出血,保护回流静脉,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