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0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25篇
内科学   83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391篇
预防医学   73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42篇
中国医学   1256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308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1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目的:观察茵芩清肝汤联合硫普罗宁对酒精性肝病湿热兼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武汉市中医医院肝病科门诊110例确诊为酒精性肝病,饮酒史5年以上,近1月内未接受中西药物及其他治疗方法的男性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患者口服茵芩清肝汤和硫普罗宁、对照组患者口服硫普罗宁,观察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血脂、肝纤维化指标、腹部超声波等方面的改善情况,以1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两个疗程。结果:通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综合评分的变化来分析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血脂、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腹部超声波结果均有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且治疗组患者改善更明显。结论:茵芩清肝汤联合硫普罗宁对酒精性肝病湿热兼血瘀型治疗效果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茵芩清肝汤对酒精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0只实验大鼠随机按处理不同分为5组(每组20只):茵芩清肝汤组、硫普罗宁组、水飞蓟宾胶囊组、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茵芩清肝汤对模型大鼠血生化、肝脏病理学各指标的影响,并与其他各组进行比较.[结果]经酒精诱导,模型对照组大鼠肝指数明显增加、转氨酶明显上升,血清一氧化氮明显升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明显降低.茵芩清肝汤组、硫普罗宁组、水飞蓟宾胶囊组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组织损伤轻,茵芩清肝汤组肝脏指数明显降低,与模型对照组和水飞蓟宾胶囊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茵芩清肝汤组能明显降低一氧化氮、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模型对照组、硫普罗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理切片显示,茵芩清肝汤组大鼠肝索及肝血窦结构清晰,肝细胞仅为轻度或中度水肿.[结论]茵芩清肝汤能降低肝脏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改善肝脏病理变化,提示对酒精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3.
林玲  万长秀 《护理学杂志》2013,28(15):48-50
目的 观察7种常用中药注射剂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以指导临床药物护理.方法 分别检测红花黄色素、复方苦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康艾注射液、艾迪注射液、注射用灯盏花素、注射用丹参与0.9%氯化钠配伍后0~4 h的颜色、澄明度、微粒数、pH值及吸光度.结果 4h内溶液澄明,未见沉淀生成及变色,pH值在正常范围内略有变化,不溶性微粒未发生大幅度改变,吸光度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 7种常用中药注射剂与0.9%氯化钠配伍后溶液在4h内基本稳定,其中1~2 h配伍使用最为稳定.建议中药注射剂配伍静置一段时间后输注,以提高输液安全性.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自行研制的一种颈腰牵引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2例年龄在38~60岁的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试用,观察牵引前后患者症状改变.结果 本组42例病例均获得随访,以1994年中华医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疼痛非手术评价标准为参考,治愈为29例,有效9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5%.9例下肢放射痛患者4例不能耐受牵引,而行手术治疗.结论 自行研制的颈腰牵引器具有结构简单、经济实用、重量轻、可折叠、便于携带、使用移动存放方便等优点,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3):1179-1183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及近期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33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性21例,女性12例;年龄25~64岁,平均39.8岁,L_4、516例,L_5S_114例,L_4、5和L_5S_1双节段3例。复发时间为初次手术术后7~92个月,平均27.9个月。均应用局麻+监护C型臂X线机透视下靶向穿刺技术,经皮椎间孔镜下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腰椎JOA功能评分(29分法)和改良的MacNab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手术时间54~85 min,平均65.1 min,出血量较少未记,33例均随访12~22个月,平均18.5个月。术前VAS评分(6.22±0.97)分,术后3 d VAS评分与术前、术后3个月VAS评分与术后3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的VAS评分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JOA评分(13.44±3.09)分,术后3个月与术前JOA评分、术后1年与术后3个月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良率90.9%。[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避开原手术入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间较短,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可靠的优势。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2~4期慢性肾脏病( CKD)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肥厚,同时收集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左心室肥厚的影响因素。结果(1)137例2~4期CKD患者中46例(33.58%)存在左心室肥厚;(2)与非肥厚组比较,左心室肥厚组男性比例、体质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钙、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偏低,碱性磷酸酶(ALP)、血磷、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偏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BMI、Hb、ALP、血钙、血磷、TC、HDL-C、LDL-C、eGFR为左心室肥厚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BMI、ALP、血磷为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早中期CKD患者已普遍存在左心室肥厚,女性、低BMI、高ALP及高磷为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影响因素。早期关注并识别CKD患者左心室肥厚,控制肥胖、营养不良、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等影响因素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老年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40名患者分为电针组和针刺组,每组各20例。两组都选择双侧的天枢、腹结和上巨虚穴,分别进行电针治疗(电针组)和普通针刺治疗(针刺组),连续治疗4周,治疗5次/周,留针30min/次。观察治疗前(基线期)、2周后、4周后各组患者周自主排便次数、粪便性状评分及排便困难程度评分的变化。结果 2周及4周治疗结束后,两组相对于治疗前(组内比较),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自主排便次数、粪便性状评分、排便困难程度评分的症状(P<0.01);电针组在2周治疗结束时相对于针刺组(组间比较),对便秘症状的改善更明显(P<0.05);4周后,两组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电针组75%,针刺组60%),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电针和普通针刺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均可获良效;②相对于普通针刺,电针对患者便秘症状的改善更明显,达到相同改善程度所需治疗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58.
董新秀  胡慧 《护理研究》2016,(8):2833-2835
从招生及生源、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研究方向、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国内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认为应鼓励临床护士继续深造;构建科学合理、规范完整的护理专业化研究体系;加大重点专科建设,重视对临床护理专家的培养;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我国护理学发展与国际接轨;高校应加强自身导师队伍建设,制定护理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评估。  相似文献   
59.
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滋补强壮、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止血等功效,是被广泛应用的补益类传统中药材之一。三七总皂苷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1、Rb1和三七皂苷R1等是三七总皂苷的主要活性单体。近年来,一些新药的研制开发常以三七特有的皂苷成分三七皂苷R1作为重要指标,也有大量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揭示了三七皂苷R1对心脑血管疾病等诸多系统疾病具有防治作用,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该文主要对近年来有关三七皂苷R1药理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0.
摘 要 目的:建立UPLC UV法同时测定药用菊花中10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找到控制不同品种菊花质量的关键因素。方法: 采用ACUITY UPLC BEH RP18(2.1mm×100 mm,1.7μm) 色谱柱;流动相A为含0.1%甲酸的甲醇:乙腈(5 ∶〖KG-*4〗2)溶液和B为0.1%甲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检测波长348 nm,柱温30℃,进样量1 μl;采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PCA)。结果: 各成分即绿原酸、木犀草素 7 O 葡萄糖苷、木犀草素 7 O 葡萄糖醛酸苷、3,5 二咖啡酰基奎宁酸、香叶木素 7 O 葡萄糖苷、大波斯菊苷、异绿原酸C、蒙花苷、田蓟苷基本达到基线分离,且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0%~105%,RSD均<1.5%,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相关性分析显示测定以上3类成分中各一种可反映菊花中主要成分的含量;PCA显示不同品种菊花各自聚在一起,相互分离。结论: 所建立的测定方法快速、稳定、可靠,适用于药用菊花中的10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该含量测定方法结合PCA可以用于不同品种药用菊花的分类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