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8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60篇
中国医学   30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观察在以六味地黄汤方制成药饼上艾灸对免疫抑制兔脾脏指数及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及IL-4的影响。方法将大耳白兔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和假药饼灸组,每组10只,共40只。除空白组外,后3组动物环磷酰胺注射于腹腔,完成免疫抑制动物模型的制备。以六味地黄汤方和面粉分别制成中药药饼和假药饼,将药饼放置于神阙、关元等穴,艾柱置于药饼上,进行隔药饼灸。隔日施灸治疗,共计10次。治疗结束第2天,动物麻醉后取脾脏计算其脾脏指数,脾组织匀浆备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上清液中IFN-γ、IL-2、IL-4含量。结果环磷酰胺连续注射造成动物免疫抑制模型后,脾脏指数显著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隔药饼组和假药饼组脾脏指数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免疫因子含量的变化中,2治疗组IFN-γ含量,与空白组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4含量中,模型组、假药饼组与空白组比较,降低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隔药饼灸组IL-4显著升高,与模型组、假药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对免疫抑制兔免疫抑制状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六味地黄汤方药饼对脾组织中IL-4含量的升高作用具有显著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升降祛湿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分别用升降祛湿汤结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和单纯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进行为期1 w2 w的临床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中转手术率。结果:治疗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转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升降祛湿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优于单纯应用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33.
临汾地处山西西南部,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其历史文化悠久,商业经济发达。民国时期,传统药铺在药业市场发展中占主导地位。通过对临汾地区地方志和相关文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统计出包括临汾万全堂药铺、宏一堂药铺、曲沃乾育昶药店在内的药铺约182家,其中兼营型药铺约30家。运用现有文献资料,回顾其发展模式、经营历程,总结出民国时期临汾地区传统药铺的发展特点为动荡中求生存、经营中求创新、稳定中寻长远。  相似文献   
34.
正痛经又称"经行腹痛""经期腹痛""经痛",是指适龄妇女在经期及行经前后,出现小腹疼痛或痛及腰骶,甚则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剧痛晕厥等症,严重者给工作及生活带来一定影响~([1])。贾六金,主任医师,中医儿科专家,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贾老在临床上以琥珀散加减治疗寒邪凝滞型痛经,效果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解郁方"的不同频率对抑郁模型大鼠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含量的影响,探讨抑郁症的机制。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针刺干预组(设3组,分别编号C组、D组、E组)5组,每组8只。除A组外,其他各组动物接受21 d各种不同的应激,造模的同时分别对针刺干预组进行不同频率电针干预。21 d后测定5组血清中BDNF和CRH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B、C、D、E组BDNF含量均降低,CRH含量均升高,表明造模成功;与B组比较,C、D、E组BDNF含量升高,CRH含量降低;D、E组与C组BDNF及CRH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频率2 Hz效果最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针刺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发作期证型的分布规律。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2004年1月-2014年12月小儿哮喘发作期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文献,通过对符合条件的文献及其辨证分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小儿哮喘发作期的证型特征,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结果: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5篇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将其相同、相似说法及实质内容相同者整合为18类中医证型,实证14类,虚实夹杂证4类;26篇报道小儿哮喘发作期辨证分型及研究病例数的文献中包含15类中医证型,实证11类,虚实夹杂证4类。结论:小儿哮喘发作期临床以实证及虚实夹杂证为主,主要证型为痰热壅肺、热性哮喘、寒饮停肺、寒性哮喘。  相似文献   
37.
目的:考察丹参酮ⅡA微乳及微乳凝胶的体外抑菌效果,并初步探讨其对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为目标菌,采用二倍稀释法,制备药敏板,观察青霉素钠、乳糖酸红霉素、空白微乳及微乳凝胶、载药微乳及微乳凝胶的抑菌效果,进行对比、评价。同时观察丹参酮ⅡA微乳及微乳凝胶对痤疮患者的治疗作用。结果:丹参酮ⅡA微乳及微乳凝胶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为256μg/mL;对于痤疮丙酸杆菌,丹参酮ⅡA微乳及微乳凝胶的MIC为64μg/mL。痤疮患者使用丹参酮ⅡA微乳及微乳凝胶治疗后,临床效果明显,无过敏、红肿等不良反应。结论:丹参酮ⅡA微乳及微乳凝胶的体外抑菌效果与青霉素钠、乳糖酸红霉素相近,表明其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且具有一定临床疗效,为其进一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8.
功能性胃肠病(FGID)是指具有腹胀、腹痛、腹泻及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但缺乏器质性疾病(如胃炎、肠炎等)或其他证据的一组疾病。从中医学角度研究探讨情志因素在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生、发展、治疗、调养等方面的作用,为预防功能性胃肠病提供中医情志疏导。  相似文献   
39.
目的:考察不同促透剂对蛇床子素微乳经皮渗透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以离体小鼠皮肤为透皮屏障,生理盐水为接受介质,分别配制含不同促透剂的蛇床子素微乳,用HPLC法测定蛇床子素的经皮渗透量。结果:几种促透剂对蛇床子素微乳透皮速率均有明显促进作用,以0.5%冰片的促透作用最好。结论:0.5%冰片为蛇床子素微乳体外透皮制剂的最佳促透剂。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并分析温针灸配合当归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的82例已被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美洛昔康加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加当归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和膝关节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75.6%(31/4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膝关节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配合当归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