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通过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颈椎外伤患者行"C3椎板切除、C7上半椎板切除、C4~6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探讨颈椎病的创新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84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颈椎外伤患者进行颈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椎管造影、CT、CTM、MRI等检查,明确诊断,确定有手术指征后,行"C3椎板切除、C7上半椎板切除、C4~6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结果本组83例获得3~24个月的随访,平均14.7个月,患者均有比较满意的功能恢复,术前平均JOA评分7.05分,术后平均9.1分,末次复查时平均JOA评分10.38分。植入人工骨位置理想,愈合满意。出现C5神经根牵拉、轴性疼痛等并发症,经处理后逐渐恢复。结论 "C3椎板切除、C7上半椎板切除、C4~6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方法简便,适于掌握,手术时间短、出血少,预后好,患者恢复快,是一种术式合理并方便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腰痛或下腰痛是指一组以下背、腰骶和臀部疼痛和不适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腰痛非常普遍,美国成人一生中70%~85%发生过腰痛.根据美国一项抽样调查(10404例)结果显示,在非工业人口中腰痛的发生率为14.5%,其中单纯腰痛持续2周以上者为13.0%,腰痛伴坐骨神经痛者为1.5%.据统计90%的腰痛在6周内自行缓解,但复发率较高.据估计全部腰痛患者中约7%~11%可转为慢性腰痛,持续疼痛时间超过12周.在发达国家,慢性腰痛(持续6个月以上)的年发生率约为5%,终生流行率通常为50%~70%.腰痛是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成为影响工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主要特征是: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没有明显的神经体征,脊柱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或退变程度较轻,不足以解释全部症状.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约占全部慢性腰痛患者的70%,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并消耗大量医疗资源.康复治疗是慢性非特异性腰痛主要的治疗方法,但临床经常因误诊而采用手术治疗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Yuan Q  Tian W  Cheng XG  Qü H  Liu B  Li Q  Hu L  Li ZY  He D  Xing YG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1):2166-2170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造影及间盘造影后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D)在腰椎间盘疾患的诊治中的应用并与磁共振显像(MRI)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患者298例间盘造影及CTD的结果并与MRI结果进行比较,其中男177例,女79例,年龄(39±16)岁,均有腰腿痛病史。根据间盘造影及CTD的表现将间盘分为7种类型。237例患者(257间盘)有完整MRI资料,也按MRI结果进行分型并与前面的分型进行分组对比。结果245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术中可直视的间盘共247个,238例(96.4%)间盘造影及CTD准确提示了间盘异常的情况。CTD与MRI的分组对比中,两种诊断方法判断间盘结构改变的阳性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RI对间盘阴性间盘造影结果的预测能力有限。结论腰椎间盘造影术是一个有效、可靠和安全的辅助诊断方法。加上造影术后的CT平扫,可以获得一些其他的方法所不能获得的有关间盘情况的临床资料。多组对比研究表明MRI与CTD之间不能相互替代。MRI可作为间盘病变诊断的筛选方法,但是,MRI对间盘病变的阴性预测能力有限,对脊柱内固定融合术前相邻间盘结构是否完整的判断仍需采用椎间盘造影及CTD。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腰大肌指数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保守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门急诊接受保守治疗的63例OVCF患者,根据L3椎体中间层面的腰大肌指数,分为低骨骼肌质量组和非低骨骼肌质量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基础信息,以及两组患者在骨折时、骨折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椎体塌陷率和腰背部疼痛程度,分析骨骼肌质量与OVCF患者保守治疗的预后相关性。结果 低骨骼肌质量组与非低骨骼肌质量组在性别、年龄、BMI、骨密度以及骨折节段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骨骼肌质量组的患者保守治疗后1个月(P=0.006)、3个月(P <0.001)和6个月(P <0.001)的椎体塌陷率的组比非低骨骼肌质量组更严重,保守治疗6个月(P <0.001)后的腰背痛恢复效果更差。结论 在OVCF患者保守治疗6个月的随访期间,低腰大肌指数的患者具有更差的预后,椎体塌陷进展更快,残留腰背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采用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后方经肌肉间隙内固定治疗腰5椎体滑脱症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2019年7月至2022年4月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医院诊断腰5椎体滑脱症患者27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OLIF手术组10例和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transfor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手术组1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48h、引流量、下地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腰腿痛改善情况;测量两组术前及术后骶骨角、腰椎前凸角、矢状面躯干偏移水平评价脊柱-骨盆参数改变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48h引流量、下地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末次随访VAS评分、ODI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骨科手术机器人螺钉手工规划效率低下的问题,实现基于CT的脊柱椎弓根螺钉自动、高效、高质量规划。方法:采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对标注分割和螺钉的CT图像进行有监督的机器学习,实现脊柱椎弓根螺钉的自动规划;本实验使用44例腰椎CT共440枚螺钉作为训练集,使用11例CT生成110枚螺钉作为测试集,以手工规划作为对照组,通过盲法专家评价评估螺钉规划效果,并通过记录规划时间评估规划效率。结果:该自动规划方法生成的螺钉规划临床可用率为95.4%,自动规划时间与平均手工规划时间分别为68.8 s和177.6 s。结论:该自动规划方法可初步实现高效、高质量的脊柱椎弓根螺钉自动规划,但仍需临床医生监督复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具有代表性的小儿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为医院小儿骨科护理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4—7月, 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理论框架, 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 拟订条目池, 通过2轮德尔菲法专家函询, 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指标及其权重。结果 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20/20);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7和0.88;变异系数分别为0.00~0.27和0.00~0.24。2轮函询二、三级指标的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140、0.166和0.192、0.161(均P<0.05)。最终构建的小儿骨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83项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中, 过程质量指标权重最大为0.493 4, 其次为结果质量指标, 权重为0.310 8, 结构质量指标权重最小, 为0.195 8。在二级指标中, 肢体血循环评估标准的组合权重最大, 为0.099 8。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小儿骨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关键内容, 可操作性更强, 能更好地指导护理干预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的高精度工作区域,提高机器人辅助手术精度。方法 设置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光学导航系统位置,使其与精度测试模型所处实验平面垂直距离保持1.5 m,以精度测试模型所处位置为工作区域中心O,建立以O点为原点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缓慢移动精度测试模型,当其刚好不能被光学导航系统追踪时记为到达工作区域边界,记录边界范围。使用三坐标测量仪测量原点O与边界间不同位置点的机器人定位精度,并比较不同位置点间的精度差异。结果 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在光学导航系统距离手术区域1.5 m时的工作区域为长1 263 mm、宽878 mm的长方形。机器人在各象限中心点间的定位精度无统计学差异(P=0.13),但定位精度距离视野中心距离增加将导致定位精度降低(H=103.39,P<0.001),箱式图对比分析发现当操作位置距离视野中心距离大于400 mm时精度显著变差。结论 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工作区域为长方形,应尽量保持手术区域位于视野中心400 mm范围内,从而获得更稳定的手术精度。  相似文献   
20.
运动诱发电位与体感诱发电位的脊髓等电位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ian W  He D  Zhao LF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7):1525-1528
目的 研究体感诱发电位 (SEP)和运动诱发电位 (MEP)在脊髓横断面上传导通路的分布特点。为临床上应用复合脊髓诱发电位 ,提高监护水平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分别刺激Wistar大鼠的皮质感觉运动区和坐骨神经 ,用微电极在大鼠腰膨大记录SEP和MEP。采用不同刺激强度、频率观察它们对SEP和MEP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在半侧脊髓上分 4 0~ 6 0个点记录每点的SEP和MEP。根据SEP和MEP的波幅变化 ,制作大鼠腰膨大部位的等电位图。结果  ( 1)SEP的N1 P1波幅从脊髓腹侧至背侧逐渐增加 ,中央较外侧部显著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 2 )MEP的N2 P2的波幅从腹侧至背侧逐渐下降 ,中央较外侧明显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 1)证实了大鼠的SEP主要传导通路分布于后索 ,大鼠的MEP传导通路主要分布于前索。二者在脊髓横断面上各自有明显的代表区域 ,可以涵盖脊髓横断面的主要部分。 ( 2 )大鼠MEP的兴奋起源可能是锥体外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