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8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44篇
内科学   114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185篇
预防医学   8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29篇
  6篇
中国医学   95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杨静  杨芳 《安徽医药》2020,24(7):1313-1316
目的调查青岛市学龄前(年龄范围 3~6岁)儿童龋病的发生情况,分析与其相关的社会及生物学因素,为儿童龋病干预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7年 9月至 2018年 9月青岛市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年龄范围 3~6岁,年龄( 4.9±1.2)岁,调查其患龋情况。根据是否患龋病,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将其分为患龋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基本信息、行为习惯、唾液指标等,分析影响因素,构建 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发放 60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 569份,回收率 94.83%,剔除未完成检查的儿童,最后共纳入 528名受试者,其中 280名儿童有龋齿,患龋率 53.03%。年龄较大[(4.24±1.65)比( 3.67±0.73)岁]、饮料摄入频率高[(3.58±0.79)比( 2.42±1.20)分]、睡前摄入甜品[(2.17±0.27)比( 1.22±0.34)分]、刷牙时长短[(2.91±1.23)比( 2.03±1.67)分]、刷牙次数少[(3.24±1.22)比( 1.35±0.62)分]、口腔健康知识了解程度低[(3.25±1.42)比( 1.98±0.92)分]、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A含量低[(0.12±0.06)比( 0.32±0.21)mg/m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2含量高[(149.28±19.32)比( 105.43±20.95)mmol/L]可能是影响龋齿发生的重要因素,其 OR(95%CI)分别为 1.240(1.013?1.678)、 3.473(2.435?5.672)、 11.012(2.783?27.002)、 3.145(1.226?5.965)、 2.889(1.305?4.516)、 10.870(5.137?23.724)、 0.100(0.092?0.653)、 2.173(1.473?4.522)。结论学龄前儿童的口腔龋齿发病率较高,需通过培养儿童健康刷牙习惯、饮食习惯,知识宣教,定期监测唾液情况等进行干预和改善。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了解2015—2017年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5—2017年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和药品排序比(B/A)以及不合理使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7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总金额呈逐年下降趋势;理血剂的销售金额连续3年排名第1位;注射用血栓通的销售金额和DDDs一直位列第1位,呈逐年下降趋势;大部分中药注射剂的DDC基本稳定,排序完全不变。大部分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越来越合理,B/A不断接近1.0。结论 2015—2017年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中药注射剂使用率大幅下降,合理使用率明显提高,专项点评效果显著,但仍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需要进一步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3.
1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胸痛发作初始Holter记录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V2~V4导联ST段呈下斜型抬高,继而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及阵发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明显异常。此例可能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冠状动脉痉挛,局部代谢产物作用于房室结,导致胸痛时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究HRCT肺纯磨玻璃结节影像表现与肺腺癌病理新分类的相关性,评估HRCT对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病理新分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两院2015年12月~2018年4月收治的123例肺纯磨玻璃结节患者,对其进行HRCT扫描,对不同分类的患者分叶征、毛刺征、支气管气相、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形状和密度、肿瘤边缘和分界等进行分析。探讨HRCT肺纯磨玻璃结节影像表现与肺腺癌病理新分类的相关性。结果 4种新分型在分叶征、毛刺征、边缘规整、支气管气相、胸膜凹陷征、密度均匀、形状规则、肿瘤分界、血管集束上,IA组MIA组AIS组AAH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最大截面面积、头足方向径线、实际平均密度及相对平均密度等4个描述病灶大小与密度的连续计数变量与病理新分类分组显著相关(P0.05)。结论纯磨玻璃结节的HRCT表现与新分类有良好相关性,最大截面面积、头足方向径线、实际平均密度及相对平均密度是判断纯磨玻璃结节新分型重要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hrHPV E6/E7 mRNA在宫颈癌联合筛查中的准确性,探索其用于宫颈癌联合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和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妇科门诊行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女性共6223例。根据宫颈筛查方法分组: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LBC)+HC2组(LBC+HC2组);LBC+HPV分型组;LBC+hrHPV E6/E7 mRNA(LBC+E6E7组)。比较3种HPV+细胞学联检策略和细胞学单独筛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阴道镜转诊率、CIN2+/CIN3+检出率及曲线下面积(AUC)。结果:LBC+E6E7联检CIN2+的灵敏度、特异度、PPV、NPV、阴道镜转诊率、CIN2+/CIN3+检出率分别为91.28%、95.50%、56.07%、99.43%、9.64%和5.40%;CIN3+分别为93.10%、92.06%、19.29%、99.85%、9.64%和1.86%。3种联合筛查策略之间比较,上述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BC+E6E7联检CIN2+/CIN3+的AUC分别为0.969和0.973,大于LBC单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HPV E6/E7 mRNA与细胞学联合筛查的准确性与HC2、HPV分型+LBC联检无明显差异,可作为HPV-DNA的替代用于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联检方案。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在临床用药中的相关做法,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60例在2016年9月—2017年11月本院临床用药患者,回顾性分析他们的用药情况,并在临床用药中有效运用护理安全管理,综合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安全管理实施前,用药差错事故发生率(2.50%)明显高于安全管理措施实施后(0.63%),(P0.05);实施前护理满意度评分(92.15±12.60)分明显低于实施后满意度评分(80.62±8.06)分,(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在临床用药中的应用价值较为显著,能够明显降低差错事故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评分,具有推广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桐皮杜仲泥联合红光综合治疗老年性颈椎病的可行性。方法将中药桐皮杜仲泥外敷于颈部,利用红光治疗仪局部照射治疗老年性颈椎病100例。结果本组临床愈合61例,显效28例,改善8例,无效3例。有效率97%,明显愈合率89%。结论桐皮杜仲泥联合红光综合治疗老年性颈椎病效果显著,特别是在基层医院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我院通过进行经尿道输尿管钬激光治疗122例输尿管患者的手术前后期的护理。结果在122例输尿管患者中,2例患者水流将尿输管上段结石冲回肾中,在手术之后通过ESWL进行治疗。1例患者伴有输尿管穿孔后,在手术后进行改开放取石术。通过经尿道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患者成功率为97.5%。对全部患者均顺利放置双J管,没有患者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输尿管患者进行充分精心的手术前准备,心理护理以及手术后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麻醉患者心理、生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4例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手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PSS)评价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采用血压及心率评定干预前后的生理状况。结果术前1 d及术后7 d,观察组SAS评分、CPSS评分均较术前3 d显著降低;术前1 d,观察组SAS评分、CP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前1 d的收缩压及心率均较术前3 d显著降低;术前1 d,观察组的以上生理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前心理干预能够缓解麻醉患者的焦虑状况,减轻心理压力,维持正常的血压和心率,使机体处于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