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00篇
内科学   103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55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左旋精氨酸对正常人和肥胖者胰岛早期分泌相的兴奋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左旋精氨酸对正常人和肥胖者胰岛早期分泌相关的兴奋作用,为各种临床背景下胰岛细胞早期分泌功能变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92例健康者,其中肥胖者38例(BMI〉25),正常体重者54例,L-Arg5g快速静脉注射,观察注射前及注射后2分,4分,6分胰岛素(INS),C-肽(C-P)和胰升血糖素(GC)水平。结果:发现空腹INS,C-P和GC肥胖组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仙灵脾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胰岛素的影响。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将其随机分为单纯造模组、仙灵脾组及二甲双胍组,并设置正常对照组。治疗8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的一般状况、检测大鼠血糖、总胆固醇(TG)、甘油三脂(TG)、血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仙灵脾可改善糖尿病大鼠基本状况,治疗组与单纯造模组比较,血糖、TC、TG、空腹胰岛素明显降低(P〈0.05),ISI明显提高,二甲双胍组血糖下降、ISI提高优于仙灵脾组(P〈0.05),胰岛素及血脂改善程度两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仙灵脾对糖尿病大鼠具有降糖、改善血脂、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其疗效与二甲双胍相似。  相似文献   
83.
胰岛素泵在住院糖尿病病人强化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慢性病之一,在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格控制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水平能降低视网膜、周围神经病变等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强化治疗主要副作用是低血糖反应,且55%发生在夜间睡眠过程中。胰岛素泵是根据病人血糖变化规律,个体化地设定一个持续的基础输注量及餐前剂量,模拟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它的应用既能控制好血糖,又能减少低血糖发生机会。我科自1998年开始应用胰岛素泵对住院糖尿病病人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4.
甲状腺癌相关基因的检测对甲状腺癌早期诊治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发现,ras基因的点突变在甲状腺肿瘤中发生率可高达40%;ret基因重排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密切相关;抑癌基因p53的失活与甲状腺癌有关;erbB-2基因突变亦可在甲状腺癌中检测到,但其在甲状腺癌中的作用还不十分明了。甲状腺癌中检测到BRAF基因第15外显子-1 796位点T/A转换,且突变率可高达40%左右,国内尚无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499例甲状腺结节手术切除患者术前血清TSH、甲状腺B超,手术记录、术后病理诊断报告。根据术后病理报告判定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分析术前血清TSH水平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不同分布。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前血清TSH水平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组(2.179±2.017vsl.259±0.884)μIU/ml,P〈0.001;在DTC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较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期较Ⅰ、Ⅱ期以及肿瘤直径≥1eHl较〈1cm的患者术前血清TSH明显升高(均P〈0.001)。结论:术前血清TSH水平是预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6.
背景:白藜芦醇联合间充质干细胞是否能够进一步改善高糖诱导内皮细胞产生的不良记忆目前鲜有报道。 目的:验证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联合间充质干细胞对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代谢记忆效应的保护作用。 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10组:正常对照组、甘露醇对照组、高糖组、白藜芦醇低剂量组(0.1 μmol/L)、白藜芦醇中剂量组(1 μmol/L)、白藜芦醇高剂量组(10 μmol/L)、干细胞组、白藜芦醇低剂量+干细胞组、白藜芦醇中剂量+干细胞组及白藜芦醇高剂量+干细胞组。分别于5.5 mmol/L葡萄糖培养第1,4,6天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提取细胞核蛋白,应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的表达水平,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核因子κB的蛋白水平。 结果与结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可诱导内皮细胞核因子κB表达上调,同时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水平升高,且在糖浓度恢复正常后仍持续上升。与高糖组相比,白藜芦醇及其联合干细胞干预后可以使内皮细胞核因子κB表达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水平呈白藜芦醇剂量依赖性降低。干细胞组上述指标与高糖组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甘露醇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提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核因子κB通路降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水平,改善高糖代谢记忆效应介导的内皮细胞损伤。而间充质干细胞发挥内皮细胞保护作用可能不仅有赖于核因子κB通路。  相似文献   
87.
背景:胰岛素受体底物1的丝氨酸307位点磷酸化程度的增加参与了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骨骼肌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的含量及其丝氨酸307位点磷酸化程度的变化。 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给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胰岛素皮下注射,并配以高脂饮食,构建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正常饲料喂养。 结果与结论:干预6周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骨骼肌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表达量显著下降(P < 0.05),而其丝氨酸307位点磷酸化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 < 0.05)。结果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骨骼肌细胞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蛋白表达下调及其丝氨酸307位点磷酸化蛋白表达上调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观察应用二甲双胍的2型糖尿病患者(T2DM)水化疗法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放射科行碘造影检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造影前是否应用二甲双胍,分为二甲双胍组(n=30)和非二甲双胍组(n=30)。采用水化疗法,所有患者造影后6h内在日常饮水量基础上多饮水1000mL。检测造影前,后第3、7、30天肌酐(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尿酸(UA)等指标的变化,计算肾小球率过滤(GFR)。结果 二甲双胍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3.33%(1/30),非二甲双胍组为6.67%(2/30)。两组造影前后Cr、GFR和差值变化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后3d二甲双胍组TC、LDL及非二甲双胍组TC较造影前下降(P<0.05)。造影后7d二甲双胍组UA、LDL较造影前下降(P<0.05)。结论 对于未合并严重肾功能不全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水化疗法及严密监测肾功能的基础上,造影前应用二甲双胍是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基于肿瘤^18F-FDG摄取的MTV在肠型胃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NAC前后均行^18F-FDGPET/CT检查的41例肠型胃癌患者(男28例,女13例),根据术后病理分级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对化疗前后的原发灶SUVmax减少率、MTV减少率与病理分级的关系进行Spearman分析,利用ROC曲线分析比较MTV减少率、SUVmax减少率预测病理学反应的效能。同时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利用x^2检验比较以传统影像学为基础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0与PET/CTMTV减少率预测NAC后病理学反应的准确性。结果41例患者中,有效组20例,无效组21例。化疗前后SUVmax减少率、MTV减少率与病理分级的r分别为0.434和0.763(均P〈0.01),预测病理学反应的AUC分别为0.789和0.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14,P〈0.05)。以MTV减少率49.4%为评价化疗有效的阈值,其预测病理学反应灵敏度为90.0%(18/20),特异性为90.5%(19/21),准确性高于RECIST1.0[90.2%(37/41)和80.5%(33/41);x^2=7.14,P〈0.05]。结论在FDG摄取的胃癌患者中,^18F-FDGPET/CT可用于NAC治疗反应的评价。MTV可作为评价治疗反应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比较非诺贝特和苯溴马隆联合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45例B超检查泌尿系统无尿酸结石、伴或不伴有高三酰甘油血症的高尿酸血症病人,按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原则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各15例),甲组给予非诺贝特200 mg,乙组给予苯溴马隆50 mg,丙组为两种药物联合,均每日1次,治疗10 d.各组均同时加用碳酸氢钠1.0 g,每日3次碱化体液,均要求低脂低嘌呤饮食.治疗前后检测血尿酸(UA)、三酰甘油、24 h尿UA及肝肾功能,治疗结束后行泌尿系统B超检查.结果 3组治疗后血U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t=1.86~2.75,P<0.05);治疗后乙组血UA水平低于甲组,丙组低于甲、乙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F=3.42,q=5.85~6.98,P<0.01).3组治疗后24 h尿尿酸定量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t=1.96~2.89,P<0.05);治疗后3组间24 h尿尿酸定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3.14,q=5.97~7.16,P<0.05).3组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未出现关节炎及尿酸结石.结论 非诺贝特降尿酸效果略低于苯溴马隆,二者联用降尿酸效果明显高于各药单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