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8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61.
目的探讨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 AChR)激动剂PNU282987对骨水泥微粒刺激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粒刺激后,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RT-PCR检测细胞TNF-α、IL-1β和IL-6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p65、p65、p-JAK2、JAK2、p-STAT3、STAT3及β-actin的表达;ELISA检测NF-κB DNA结合活力。结果单核细胞经PMMA微粒刺激后,上清液中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明显增高(P0.05);细胞TNF-α、IL-1β和IL-6 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5);p65、JAK2和STAT3磷酸化明显增强(P0.05);NF-κB DNA结合活力明显增高(P0.05)。不同浓度PNU282987作用后,上清液中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呈浓度依耐性下降(P0.05);细胞TNF-α、IL-1β和IL-6 mRNA表达呈浓度依耐性下降(P0.05);总p65、JAK2和STAT3的表达不变;p-p65、p-JAK2和p-STAT3的表达呈浓度依耐性下降(P0.05);NF-κB DNA结合活力也呈浓度依耐性下降(P0.05)。结论α7n AChR激动剂PNU282987能显著抑制PMMA骨水泥微粒所诱导的小鼠血单核细胞炎性反应因子的分泌。  相似文献   
62.
刘伟  陈世荣 《中国临床康复》2011,(38):7181-7184
背景:前交叉韧带是连接于股骨和胫骨之间的致密结缔组织,是能维持膝关节前向稳定性的重要结构,前交叉韧带损伤会导致膝关节前向不稳,若不及时治疗,将继发软骨、半月板等结构损伤。目的:综述间充质干细胞与不同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韧带在前交叉韧带损伤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50-01/2010-11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ACL,stemcells,MSC,tendon,ligament"。共检索到文献103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5篇。结果与结论:应用间充质干细胞和支架构成的组织工程韧带目前已成功在动物实验中应用,间充质干细胞能明显加快韧带损伤修复,加强组织愈合的生物力学性能,但是再生组织的生物力学性能仍未达到正常肌腱水平。同时,间充质干细胞能促进移植物与骨的愈合,防止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不愈合导致的失败。选择合适的间充质干细胞,支架,适当的机械刺激和必要的细胞因子是构建良好组织工程韧带的关键。随着组织工程科学及支架材料工程学的发展,应用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韧带不久将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3.
背景:临床研究表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生物活性较差,不太适合单独用于经皮椎体成形。目的:探索一种能满足经皮椎体成形填充材料理化要求的具备生物活性的多孔复合材料。方法:将碳酸氢钠、硫酸钙-脱钙骨基质颗粒粉末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按不同质量比例(1:40:60,0:40:60,1:0:100)混合构成A、B、C3种复合材料。检测各种复合物凝固时间、聚合温度、抗稀散性及成型材料的抗压性,以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与结论:A、B组与C组材料的凝固时间、聚合温度、抗压强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但均符合经皮椎体成形填充材料基本要求,抗稀散性均良好。扫描电镜示A组结合较B、C组材料疏松,材料内部孔隙较多。提示复合材料A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能满足作为经皮椎体成形填充材料的基本条件,且具备较好的孔隙结构,可以进一步研究其组织相容性、可降解性、骨传导性及骨诱导性等生物学性能。  相似文献   
64.
背景:已有实验报道部分骨形态发生蛋白能够诱导间充质干细胞等向成骨细胞的分化。 目的:评估骨形态发生蛋白9定向诱导骨骼肌源性干细胞成骨分化的能力。 方法:采用Ⅰ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二步消化法提取兔骨骼肌源性干细胞,用重组腺病毒的方法将骨形态发生蛋白9导入细胞,通过碱性磷酸酶定量测定、钙盐沉积实验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9对于骨骼肌源性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定向诱导作用。 结果与结论:成功分离培养兔骨骼肌源性干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80%以上的细胞呈Sca-1 阳性。骨形态发生蛋白9能诱导骨骼肌源性干细胞碱性磷酸酶的表达,且能够促进细胞的钙盐沉积。提示,骨形态发生蛋白9具有定向诱导骨骼肌源性干细胞分化成骨的能力。  相似文献   
65.
背景:低频脉冲超声已应用于多种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目的:制造大鼠跟腱病模型,观察低频脉冲超声治疗效果,并与激素封闭相比较。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抽签分为空白对照组(n=10)及造模组(n=50),后者用电击跳跃法造模8周制备跟腱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进行低频超声、局部封闭或单纯休息处理4周,记录其跳跃次数,行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天狼星染色及Tunel法细胞凋亡检测。结果与结论:造模过程中大鼠跳跃能力先增强后下降,造模成功后大鼠跟腱潮线上涨、Ⅰ/Ⅲ型胶原比例倒置、肌腱细胞凋亡增多;低频超声治疗组大鼠跟腱胶原比例明显恢复,凋亡细胞减少,而激素封闭组和休息组未见明显改善;说明低频脉冲超声可用于治疗跟腱病,对跟腱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