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13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361.
目的 应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高血压患者心尖形态及动力学变化。方法 将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128例根据LVEF分为EH-A组(LVEF>65%),EH-B组(LVEF 50%~65%)及EH-C组(LVEF<50%),以正常血压的健康体检者52人为对照组。应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观察左心室心尖顶角(θAP)和角度变化率(ΔθAP-R),心尖局部射血速度(VAP)。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ΔθAP-R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LVEF降低的判断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EH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增大(P<0.05);θAP在EH-A、B组减小,EH-C组增大(均P<0.05);ΔθAP-R在EH各组逐渐降低[EH-A(28.58±10.19)%比EH-B(22.54±8.98)%比EH-C(17.20±11.52)%,F=7....  相似文献   
362.
目的探讨超声在血清学阴性的类风湿关节炎(SNRA)与骨性关节炎(OA)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以膝、肘、腕或近端指间关节疼痛为主诉的70例SNRA患者(SNRA组)和75例OA患者(OA组)的超声检查资料,比较两组骨侵蚀、滑膜增厚、滑膜血流信号等超声指标的差异。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计算超声特征对RA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纳入145例患者,共检查425个关节,其中OA组检查关节194个,SNRA组检查关节231个。两组间0~1级骨侵蚀中滑膜增厚程度、滑膜血流信号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以临床随访6个月的诊断结果为标准,2~3级骨侵蚀判断RA的特异性为93.33%,敏感性为41.82%。结论应用超声识别骨侵蚀、滑膜炎等对鉴别SNRA与OA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3.
364.
365.
目的 探讨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灌注加权成像(PWI)特征对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XA)的BRAF V600E基因的突变状态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0例WHO 2级PXA及14例WHO 3级PXA的MRI、DWI及PWI资料,WHO 2级PXA中BRAF V600E突变型5例,野生型5例,WHO 3级PXA中BRAF V600E突变型8例,野生型6例,分别比较WHO 2级PXA及WHO 3级PXA突变型及野生型组间的常规MRI特点、最小ADC值(ADCmin)、相对ADCmin(rADCmin)及相对最大脑血容量(rCBVmax)。结果 WHO 2级PXA BRAF V600E野生组比突变组具有更大的病灶直径,更明显的瘤周水肿,更低的ADCmin、rADCmin及更大的rCBVmax(P<0.05)。结论 常规MRI、DWI及PWI有助于预测2级PXA的BRAF V600E基...  相似文献   
366.
目的:研究分析在超急性期脑梗塞患者中采用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诊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68例超急性期脑梗塞患者,依据诊断方法进行分组,对34例采取常规磁共振成像(MRI)的患者归为对照组,另对34例采取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检测的患者归为观察组,分析2组诊断的临床效果。结果:组间漏诊率无意义(P>0.05);观察组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误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超急性期患者患侧ADC值低于急性期,而健侧ADC值高于急性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DWI显示,脑实质病变的B值1000以高信号为主,ADC图以低信号为主,扩散有限;MRI T1WI为低信号,T2WI、T2Flair均为高信号,扩散受限。结论: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测超急性期的脑梗塞患者效果明显,有效提高诊断检出率,明确弥散系数,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367.
目的 观察临床-影像学融合列线图评估肝细胞癌(HCC)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表达的价值。方法 纳入119例经术后病理确诊HCC患者,其中GPC3阳性89例、阴性30例;按7 ∶ 3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84)和验证集(n=35)。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基于临床及MRI筛选HCC表达GPC3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临床-影像学融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分析其评估HCC表达GPC3的价值。结果 血清甲胎蛋白(AFP)、谷草转氨酶(GOT)、肿瘤最大径及最小表观弥散系数(ADCmin)为HCC表达GPC3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此建立的临床-影像学融合模型评估训练集HCC表达GPC3的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82、82.14%、84.13%及76.19%,在验证集分别为0.78、77.14%、84.62%及55.56%;其AUC大于AFP、肿瘤最大径及ADCmin(P均<0.05),虽与GOT的AUC无明显差异(P=0.055),但综合判别改善指数显示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临床-影像学融合列线图可于术前较好地评估HCC表达GPC3状态。  相似文献   
368.
目的 观察3.0T高分辨率MR血管壁成像(HRMR-VWI)评估他汀类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效果的价值。方法 回顾47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共64个斑块)规范他汀类药物治疗前及治疗后随访(104~486天)期间头部3.0T HRMR-VWI,根据斑块特征有无变化分为治疗有效组(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无效组),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 有效组45个、无效组19个斑块,组间斑块出血及强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斑块强化为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OR=13.500,P=0.003)。37个前循环斑块中,28个治疗有效、9个治疗无效,其间管腔正性重构、斑块出血及强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斑块强化为前循环斑块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OR=20.00,P=0.018)。结论 3.0T HRMR-VWI可用于评估他汀类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硬化斑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