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2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535篇
内科学   71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10篇
综合类   975篇
预防医学   492篇
药学   394篇
中国医学   335篇
肿瘤学   2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评价蛛网膜下腔阻滞加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6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成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组(Ⅰ组,n=30)和连续硬膜外麻醉(EA)组(Ⅱ组,n=30)。观察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对循环功能的影响。【结果】Ⅰ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Ⅱ组(P〈0.05);Ⅰ组SBP、DBP注药后各时间点均比麻醉前明显下降(P〈0.01);Ⅰ组麻醉后5min、15min、25minSBP、DBP比Ⅱ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Ⅰ组麻醉起效快,阻滞完善。但麻醉开始半小时内循环波动较Ⅱ组大,特别是阻滞平面高时,处理不及时存在心搏骤停的潜在危险,如果注意调控麻醉平面,备好血管活性药物及抢救设施。蛛网膜下腔阻滞加硬膜外麻醉联合可安全用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经皮加压钢板(PCC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IF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2例IF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所选治疗方法不同PFNA组与PCCP组,各61例,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等变化。结果 PCCP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PFN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PFNA组,术后Harris评分低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优良的率优于PCCP组(81.97%/6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CCP组(14.75%/2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适宜于各种类型的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血吸虫病腹部CT的征象,与慢性血吸虫病的病理进行对照研究,进一步提升对慢性血吸虫病的诊断准确度和治疗效果。方法对368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均进行腹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所有患者的手术标本和病理切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腹部CT结果显示,所选取的患者中肝脏钙化346例,所占比例为94.02%,主要表现为地图样钙化;肝硬化234例,所占比例为63.59%,CT表现征象有肝硬化、肝脏变小肝叶比例失常等特征,脾脏CT表现主要有脾脏增大302例,脾脏钙化42例,其所占比例分别为82.07%和11.41%,结肠CT表现主要有结肠壁钙化118例、结肠壁增厚69例和合并结肠癌33例,其所占比例分别为32.07%、18.75%和8.97%。结论慢性血吸虫病主要损伤腹部的脏器,其主要影像特征是不同形态出现钙化影,慢性血吸虫病腹部CT的病理性也有所改变。因此,慢性血吸虫病腹部CT结果比病理结果更明确,这显示了慢性血吸虫病腹部CT是诊断慢性血吸虫病是否对脏器病理产生损害,确定损伤程度的重要的影像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巩膜瓣下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以下简称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4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队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联合手术治疗。观察患者视力、眼压及前房角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0.5±0.3),眼压(17.2±5.0)及前房角(3.8±1.3);对照组患者术后视力(0.08±0.04),眼压(38.5±12.0),前房角(1.9±0.9);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患者,术后患者视力显著提高,眼压和前房角明显改善,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对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应用不可吸收缝合线“8”字进行复位和内固定的疗效。方法该院2010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56例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患者,随机行关节镜下应用双股MB66不可吸收缝合线对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区进行“8”字缝合捆绑,通过胫骨髁前置双隧道牵引复位,固定。结果术后X线片显示胫骨嵴撕脱骨折完全复位,56例均获随访,时间10~18个月,骨折完全愈合。术前Lysholm评分(71.4±9.6)分。术后 Lysholm评分为(94.4±1.4)分。术前与术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应用MB66不可吸收缝合线“8”字固定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可以对移位的撕脱骨折很好地复位,早期功能锻炼,创伤小,操作方便,固定可靠,可避免二次手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治疗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我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术治疗,治疗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在治疗的同时每日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观察组患者同样使用常规治疗,在治疗的同时每日口服阿托伐他汀80mg。结果治疗后发现,两组患者均比原先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血脂(除HDL-C外)、C反应蛋白、心肌缺血情况上均好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治疗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的降低血脂及C反应蛋白,防止心肌缺血的发生。且治疗效果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CT检查对活动性肺结核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86例,比较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CT征象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肺实变、磨玻璃影、空洞、树芽征、模糊结节等的检出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 CT检查对于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治疗以及转归观察具有指导意义,可作为临床疗效观察的影像学指标。  相似文献   
78.
助产行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具规模,我国助产行业发展有限,暂无本科学历教育,在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分类中附属于护理专业大类.由于没有规范的助产专业技能标准,助产专业学生只能选择护理专业课程进行学习.笔者针对现状,从4方面讨论对助产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气象因子对洞庭湖区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的影响,为控制和消灭钉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线性趋势和相关分析方法,分析钉螺的变化趋势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 1988-2012年洞庭湖区尚有钉螺总面积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增加速率为24 543.4 km2/10a,且以为垸外增加为主。近25年随着洞庭湖区气候变暖变干,尚有钉螺总面积有扩大的趋势。气候变暖导致钉螺和日本血吸虫在钉螺内生长发育季节均延长,生长发育期内积温呈增加趋势。暴雨洪涝和高洪水位导致钉螺扩散,面积增大。长时间连续性的极端干旱事件导致钉螺面积减小,而极端雨雪冰冻天气导致钉螺死亡率高。结论气象因子对洞庭湖区钉螺面积、生长发育等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脑瘫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的相关性。 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选取300例脑瘫患儿的主要照顾者进行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的调查。 结果 脑瘫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71.25±8.38)分,社会支持得分为(28.12±5.56)分,心理弹性得分为(62.98±4.22)分;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信息缺乏维度与社会支持总分及支持利用度维度,与心理弹性总分及乐观性维度均呈负相关(P<0.05)。 结论 脑瘫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在关注脑瘫患儿治疗和护理时,需评估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和心理弹性状况,引导其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降低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