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9篇
  免费   494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79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9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30篇
内科学   102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199篇
综合类   1152篇
预防医学   307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254篇
  5篇
中国医学   196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325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284篇
  2015年   282篇
  2014年   503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和多发疾病,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以急性鼻咽炎为主要表现的普通感冒、急性鼻窦炎、扁桃体炎、喉炎、咽炎、会厌炎等;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肺炎,其中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包括病毒、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由于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不同,病原微生物学检验非常重要。为确保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准确,保证检验全过程的规范非常关键。标本选择、采集和运输这些检验前阶段对于病原微生物检验是十分重要的,临床上选择和采集标本的人员大多是医生和护士,由于对具体的要求缺乏了解,这个环节常成为整个检验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此外,随着呼吸道病原微生物检验手段的不断发展,临床医生也需要对常用的病原微生物检验方法和临床价值有进一步的了解,为此,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呼吸道感染协作组和《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儿科、临床检验等领域的专家撰写了《儿童呼吸道感染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转运与检测建议》,以期为儿科医护人员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本期发表的分别是病毒篇和细菌篇。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MIF是否促进体外培养肾系膜细胞增殖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系膜细胞(Ms C),用不同浓度的重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r MIF(0μg/L、50μg/L、100μg/L)刺激Ms C。CCK8法检测Ms C的增殖情况,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50μg/L、100μg/L的r MIF刺激Ms C 24 h及48 h后,A45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 MIF刺激Ms C 48 h后,其Cyclin-D1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MIF可能通过诱导Cyclin-D1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高,从而促进体外培养肾系膜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心胸外科手术后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2月36例心胸外科手术后获得性肺炎的治疗情况,分析其手术时间、手术类型以及病原菌,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胸外科患者手术后发生获得性肺炎感染的影响因素为一秒用力呼气容积70%~80%、手术时间20~179min、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及发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别占69.45%、55.56%、47.22%和44.45%;铜绿假单胞菌术后5~7d发生感染的占61.11%,且>50.00%的患者均为中重度感染,病死率达5.56%。结论对于心胸外科患者手术后进行围手术期预防与治疗,可有效避免获得性肺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探究低氧诱导bFGF表达的神经干细胞对新生儿裸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MBP的表达影响。方法将40只7日龄新生裸鼠均行左侧颈总动脉结扎并缺氧(8%氧气浓度)2h制作HIBD模型。随后将40只HIBD裸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组分别进行0,12,24,48小时低氧处理。各组小鼠均于14日龄处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中bFGF和MBP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未经低氧诱导处理的A组患鼠bFGF和MBP表达均处于较低水平,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bFGF的表达明显增加,同时,MBP的表达也随之有明显的升高。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P0.05)。结论低氧诱导bFGF表达的神经干细胞能够正向调控HIBD新生儿裸鼠脑内MBP的表达。  相似文献   
26.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慢性疼痛综合征之一,大量文献研究显示神经病理性疼痛与神经胶质细胞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神经胶质细胞通过释放各种神经活性物质,发挥信号转导通路功能,在疼痛的产生和维持中起作用,电针刺激可通过抑制神经胶质细胞活化参与镇痛效应。本文就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国内外最新文献研究,对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关系及其参与电针镇痛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7.
李卓远  张文新  林加锋 《浙江医学》2017,39(7):529-534,538
目的探讨形态心电图标准在心室流出道(VOT)室性心律失常(VA)中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成功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以下简称消融治疗),并经三维标测或X线影像证实起源于左心流出道(LVOT)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PVC/VT)的心电图资料进行观察(观察组),使用系统抽样法选取同期成功行消融治疗的155例右心室流出道(RVOT)起源的PVC/VT进行对照(对照组),再根据起源的位置不同将观察组分为3个亚组:左冠窦(LCS)组、右冠窦(RCS)组、左冠窦下(ILCS)组。观察各组V1、V2导联R波振幅及时限比值、胸导联移行指数、V2导联移行比、胸导联QRS波的移行情况,分析其对LVOT和RVOT及各亚组的PVC/VT鉴别价值,并计算各项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LVOT和RVOT的PVC/VT的V1、V2导联R波振幅以及R波时限比值及V2导联移行比、胸导联移行、胸前导联移行指数均有较为明显的差异。LVOT亚组分析显示:(1)符合胸导联移行指数<0,在LCS组、ILCS组及RCS组分别为92.39%(85/92)、90.91%(30/33)、90.00%(27/30)。(2)符合V1导联的R波振幅比值≥0.3及时限比值≥0.5,在上述3组分别89.13%(82/92)、93.94%(31/33)、76.67%(23/30)。(3)符合V2导联的R波振幅比值≥0.3及时限比值≥0.5,在上述3组分别为88.04%(81/92)、93.94%(31/33)、90.00%(27/30)。(4)V2导联移行比>0.6,在上述3组分别为89.13%(82/92)、93.94%(31/33)、83.33%(25/30)。(5)PVC的胸导联移行在ILCS组有93.39%(31/33)在V1导联之前,其余亚组均在V1导联之后。(6)I导联QRS波形态LCS组及ILCS组以负向波为主呈rs/rS型,分别为78.26%(72/92)及81.81%(27/33),RCS组以正向波为主呈R或r型76.67%(23/30)。结论在VOTPVC/VT的形态心电图鉴别标准中,胸导联移行指数对于鉴别LVOT与RVOT起源,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应被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老年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疗效及发生感染的特点,并总结预防措施,为老年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8-2012年102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对比治疗前后各相关指标,总结分析发生感染的主要类型,将52例发生感染的患者为感染组,50例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为未感染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相关因素,探究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肾衰竭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后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甘油三酯(TG)及甲状旁腺素(iPTH)等指标分别为(9.85±2.42)g/L、(37.84±5.41)g/L、(1.62±1.02)mol/L、(435.1±213.5)pg/L,治疗前分别为(8.37±1.31)g/L、(29.81±4.62)g/L、(2.61±1.15)mol/L、(816.7±324.2)pg/L,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例患者发生感染52例、68例次,感染率50.98%、例次感染率66.67%;其中呼吸道感染占44.12%、尿路感染占29.41%、消化道感染占10.29%、置管切口感染占10.29%;通过对感染与未感染组的各因素比较发现,患者平均年龄、血红蛋白指数、血清白蛋白指数、血透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治疗老年肾衰竭患者发生感染概率较高,以呼吸道及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最为常见,其中年龄、血红蛋白指数、血清白蛋白指数、血透时间等指标是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应根据以上因素减少患者的感染。  相似文献   
29.
目的描述变应性鼻炎儿童父母对疾病知识认知和健康需求现状,探讨变应性鼻炎儿童父母健康需求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某三甲医院的172例变应性鼻炎儿童父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变应性鼻炎疾病知识认知量表以及变应性鼻炎健康需求量表对资料进行收集。结果变应性鼻炎儿童父母疾病知识认知总分为(68.53±17.02)分,变应性鼻炎儿童父母健康需求总得分为(10.36±3.72)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儿年龄、父母文化程度、患儿病程、病情程度、有无临床用药、疾病知识是变应性鼻炎儿童父母健康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变应性鼻炎儿童父母疾病知识认知和健康需求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需要共同努力,改进针对变应性鼻炎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方式和策略,缓解变应性鼻炎儿童的症状,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0.
目的应用MSCT在无症状的成年人髋关节中测量FAI相关的形态学定量参数,确立这些参数的均值及参考区间,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注的240例有腹部或泌尿生殖系统病变患者,且所有患者均为行CT检查的年轻成年人,计算凸轮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a角及股骨头颈交界处偏心距;钳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髋臼前倾角、中心边缘角、髋臼交叉征;对上述影像学形态参数进行统计学数据定量分析。结果凸轮型撞击相关形态学参数,α角为51°(SD 9)和股骨头颈交界处偏心距为9mm(SD 2),钳型撞击相关形态学参数,髋臼前倾角为19°(SD 6),中心外侧角为32°(SD 6);凸轮型相关形态学参数均值及95%参考区间远远超出目前文献中界定异常阈值,而在钳型中超出程度略小。不同性别间参数在凸轮型中相近,而钳型中略有差异。结论无髋关节症状的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年轻成年人形态学测量值的95%参考区间超出异常范围阈值,形态学参数在成像时应该谨慎使用,特别是a角不是定义凸轮型FAI的合适参数,需要重新定义,这个参数似乎反映的是正常的解剖变异。FAI是一种临床诊断,无症状患者的预防性手术不应仅基于影像学征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