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硬膜外镇痛是将吗啡、杜冷丁、鸦片类镇痛药注入硬膜外腔而达到止痛目的的方法。具有镇痛效果好、作用时间长、给药量少、副作用少、成瘾机会少 ,且对感觉运动系统神经无干扰等优点 ,被医务人员、患者、家属所接受。现将我科对术后患者应用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护理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0例 ,男 35例 ,女 15例 ,年龄 18~70岁 ,平均 32岁。1 2 方法 :手术结束后硬膜外导管接上日本制造的全自动一次性微量连续输液器 ,输液器内注入吗啡 10mg ,布比卡因 2 0 0~ 2 2 0mg ,氟哌利多 5mg ,0 9%氯化钠溶液至 10…  相似文献   
22.
人骨肉瘤中抑癌基因P^16蛋白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了解P^16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患临床资料间的关系,研究P^16蛋白与骨肉瘤发生、发展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8例正常骨组织,52例骨肉瘤标本(其中27例有化疗前后配对标本),并作统计学对照处理。结果 P^16蛋白在骨肉瘤标本中的表达显高于正常骨组织(P〈0.01),与骨肉瘤转移、化疗、病理类型及生存率无关,而与肿瘤的直径大小有关。结论 P^16蛋白表达的改变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索联合使用甲状旁腺激素(PTH)和辛伐他汀(SIM)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方法 5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行假手术(Sham,N=10)和切除双侧卵巢(OVX,N=40)手术后,OVX大鼠随机的分成4组:OVX组、SIM组、PTH组、PTH+SIM组。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药物治疗,SIM组:SIM灌胃(剂量5 mg/kg,每天1次),PTH组:PTH皮下注射(剂量60μg/kg,每周3次),PTH+SIM组:SIM灌胃和PTH皮下注射,剂量和用药频率和SIM组、PTH组相同,直至手术后12周为止,12时所有大鼠处死取胫骨行Micro-CT检测。结果结果表明SIM组、PTH组、PTH+SIM组和OVX组相比,胫骨近端都有较高的BMD、BV/TV、Tb.Th、Tb.N、Conn.D和较低的Tb.Sp,其中PTH+SIM组大鼠胫骨近端有最高的BMD、BV/TV、Tb.Th、Tb.N、Conn.D和最低Tb.Sp。SIM和PTH单独使用的效果明显低于他们联合使用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结论联合使用甲状旁腺激素和辛伐他汀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有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24.
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踝上A型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临床应用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经验。方法:1997年12月-2000年12月应用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的方法治疗新鲜的股骨髁上骨折11例。结果:11例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4周。无内外翻畸形发生。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其中膝关节评分85-100分为优,70-84分为良好,60-69分为一般,小于60分为差。结果优8例,良2例,一般1例。差0例。优良率为90.91%/结论: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是一个理想的方法,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技术,更利于骨折愈合与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5.
自1982~1998年底,我院收治四肢长骨干骨折1867例,行内固定手术1423例,失败112例,占内固定病人8%,收治院外骨折病人内固定失败34例。为总结经验教训,对146例内固定失败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146例,男95例,女51例,年龄13~76岁。伤因:车祸伤82例,船网绞窄伤23例,坠落伤9例,压砸伤21例,爆炸伤6例,刀砍伤5例。伤后行急诊手术138例,8例行Ⅱ期固定。骨折部位:股骨颈23例,股骨粗隆20例,肌骨干36例,髌骨3例,胫骨平台7例,胫骨结节下方15例,肱骨干18例,肱…  相似文献   
2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免跟腱内源性愈合作用的量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多种生长因子在肌腱愈合过程中参与调控细胞的增生和基质合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组织愈合和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对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肌腱内源性愈合方面的研究尚不多.目的:观察兔跟腱局部硅胶管阻隔后,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跟腱内源性愈合作用的量效关系.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11/2008-04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家兔48只,体质量2.5~3.0 kg,随机均分成空白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00,50,10 ng组,每组12只,用于建立跟腱损伤模型.方法:切开家兔右侧跟腱表面皮肤、皮下组织,钝性分离跟腱的腓肠肌束支和比目鱼肌束支,于跟骨止点上方约2 cm处横行切断跟腱腓肠肌束支,将2 cm长硅胶管套入一侧断端,5-0缝合线改良Kessler法缝合跟腱,缝合后将硅胶管覆盖跟腱缝合处,空白组硅胶管内不加药,其他3组于手术当日及术后第7,14,21天往硅胶管内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00,50,10 ng.主要观察指标:术后2,4,6周,每组各取4只家兔行大体标本肉眼观察及组织学观测.结果:术后6周,各组硅胶管外与周围组织粘连较2,4周时减轻,需钝性或用手术刀分离一面,各组肌腱粘连程度分级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管内跟腱断端完全被牢固的新生跟腱纤维组织所连接,各组均愈合良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00,50,10 ng组较空白组愈合质量好(P<0.05).术后2,4,6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00,50 ng组成纤维细胞数较血管内皮生长因10 ng组多(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00,50 ng组成纤维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胶原水平无差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00,50,10 ng组成纤维细胞计数及胶原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不同剂量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均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成熟,增加胶原的分泌,促进胶原纤维的成熟,从而促进跟腱的内源性愈合.100,50 n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促进跟腱愈合效果要优于应用1 0 ng,100 ng与50 ng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7.
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巧云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5):92-92,9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入选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是否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分为干预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45例和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术后护理)45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手术观察指标情况。结果护理干预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而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其中护理干预组仅3例出现椎间隙感染,对照组6例出现硬脊膜囊撕裂脑脊液漏,2例出现椎间隙感染,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护理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开展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8.
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A型骨折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总结临床应用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经验.方法1997年12月~2000年12月应用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新鲜的股骨髁上骨折11例.结果11例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4周.无内外翻畸形发生.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其中膝关节评分85~100分为优,70~84分为良好,60~69分为一般,小于60分为差.结果优8例,良2例,一般1例.差0例.优良率为90.91%.结论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是一个理想的方法,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技术,更利于骨折愈合与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