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胰腺癌作为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肿瘤,化疗是临床治疗主要手段之一,但是由于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现象,使胰腺癌化疗疗效不够理想,而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科学家们致力于研制出新型的治疗手段和解决耐药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有望为治疗胰腺癌提供全新的治疗方法,而研制成功到运用于临床仍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解决现阶段胰腺癌治疗难题,这就使得解决胰腺癌临床治疗耐药问题在现阶段十分必要。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国传统文化也越来受到人类的关注,近年来,国家对中医文化的重视度和推动力也大大提高,中医药作为中国人同疾病斗争的宝贵遗产,治疗肿瘤历史悠久,毒副作用相对较小,苦痛少,不会给患者家庭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而更容易被患者接受。近年来已有文献报道,多味中医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具有显著作用,甚至能逆转肿瘤细胞耐药,临床研究也观察发现中医药对肿瘤的治疗呈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目前为止,文献对近几年来中药逆转胰腺癌耐药的总结性研究较少,不能体现出科学家在相关领域所作出的研究现状。本文对胰腺癌耐药蛋白异常表达等方面的耐药机制,与汉防己甲素、大黄素、虾青素、姜黄素等中医药逆转肿瘤耐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2.
目的对白及遗传多样性进行ISSR分析。方法以全国50批不同产地来源的白及为实验材料,采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进行各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分析。结果 10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17个条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11.7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11条,平均多态性百分率为94.9%。通过聚类分析,50份白及样品在遗传系数0.57的水平上共聚类为2大类群。结论不同产地的白及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ISSR可有效应用于白及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33.
目的 通过比较健听青年颅顶慢反应(slow vertex response,SVR)阈和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toneb-urst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tb-ABR)阈与纯音听阈(pure tone audiometry,PTA)的关系,探讨SVR和tb-ABR用于听阈评估的价值.方法 对30例健听青年分别进行双耳0.5、1、2、4 kHz频率的tb-ABR、SVR反应阈及PTA测试,比较各频率SVR、tb-AB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差值及其相关性.结果 SVR反应阈与PTA在0.5 kHz频率处的差值最小,为3.59±7.32 dB,在1、2、4 kHz频率的差值分别为6.92±5.07、8.33±6.71、9.83±9.41 dB;tb-ABR反应阈与PTA在4 kHz频率处的差值最小,为14.58±7.24 dB,在0.5、1、2 kHz频率处的差值分别为29.42±6.83、23.25±7.47、16.50±6.43 dB;各频率SVR和tb-ABR反应阈与PT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VR与PTA在1、2 kHz处有较好相关性(分别为r=0.51,P<0.01和r=0.44,P<0.05);tb-ABR与PTA在4 kHz处有较好相关性(r=0.53,P<0.01).结论 在听力正常的青年人群中,SVR和tb-ABR反应阈均能较好地预估PT A,前者更接近PT A.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社区肿瘤康复干预对农村乳腺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46例农村社区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3例。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乳腺癌相关知识宣教,指导患者遵医嘱按时用药,并予适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指导和个别指导方式给予社区肿瘤康复干预,持续...  相似文献   
35.
目的:为克服现有中文言语测听材料在成年耳蜗植入者中的天花板效应,依照英文AzBio句表的开发流程,开发一套更难的、更贴近现实生活的中文普通话语句测听表,并在成人耳蜗植入者验证其等价性。方法:选取成人日常生活口语素材,邀请2男2女播音专业学生在本底噪声低于20 dB(A)的隔声室内录音1 020句,以声码器技术仿真成5通道人工耳蜗的音效,编撰成51张表,以拉丁方设计在17名听力正常人中进行言语识别率测试,从均值±1标准差( xˉ±1s,61.9%至92.2%)的范围内挑选出同质性良好的600句(每个播音人150句,识别率均值78.0%),编撰成每表20句共30张CMnBio句表。另行招募30例使用年限12个月~12年不等的成年人工耳蜗植入者,在65 dBSPL声级下依序测试30张表的言语识别率。采用拉丁方设计方案,每张测试表都有同样的机会成为首张测试表,以避免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的干扰。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1)30例人工耳蜗植入者的言语识别率呈现出较大的个体间差异,但每例植入者对30张表的言语识别率相对稳定。(2)对言语识别率进行合理化的反正弦变换后,计算每例植入者每表识别率与其30张表平均识别率的差值;以30张CMnBio表作为考察对象,对30例植入者的上述差值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 F=3.503 1, P<0.001;进而采用 Post Hoc Tukey两两比较,除第4、5、10、29号表外,其余26张表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26张等价CMnBio句表在30例成年人工耳蜗植入者中的识别率为(65.4±13.3)%,呈良好的正态分布。(4)采用 n=65的二项分布模型可最好地反映表间的变异性。 结论:本研究建立了面向成年人工耳蜗植入者、具有良好等价性的26张普通话CMnBio句表,并提供了使用单张表和二张表时识别率得分95%置信度下的临界差值。为普通话成人人工耳蜗临床实践及开展跨语种成效对比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避免天花板效应的实用工具。  相似文献   
36.
目的 通过比较双侧中重度听力损失患者在单、双耳助听下的可接受噪声级(acceptable noise level,ANL),探讨ANL对助听器验配及预测助听效果的作用.方法 选取15例双侧中重度听力损失患者,分别测得双耳未助听、左耳助听、右耳助听和双耳助听状态下的最舒适响度级(most comfortable levels,MCL)、最大背景噪声级(background noise level,BNL),并计算得到ANL值(ANL=MCL-BNL),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例受试者双耳未助听、左耳助听、右耳助听及双耳助听四种状态下测得的ANL值分别为18.87±5.26、12.60±2.47、12.00±2.90、5.13±1.25 dB S/N;MCL值分别为80.40±9.28、63.73±5.15、62.27±5.36、61.80±6.05 dB HL;BNL值分别为61.67±6.14、51.13±3.94、50.27±4.50、56.67±5.16 dB HL;左耳助听与右耳助听下的ANL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双耳助听下与未助听的ANL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耳助听状态下ANL值显著低于单耳助听(P<0.05).结论 ANL值较低耳更利于助听器验配,佩戴助听器能有效提高听障患者对噪声的接受能力,并且双耳佩戴助听器的效果明显优于单耳.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初步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食道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59例食道癌患者,分为鳞癌组47例,腺癌组12例,另外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食道癌初诊患者组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为(10.33±5.72)%,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组(4.56±1.06)%(P〈0.01),而食道鳞癌组和食道腺癌组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没有明显差异。[结论]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食道癌初诊患者外周血中比例增加,可能是食道癌免疫抑制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8.
基于HL7的HIS信息交换解决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HL7基本数据格式和通信原理出发,分析了HIS之间信息交换的基本需求,讨论了HIS间信息交换的框架体系,提出了基于HL7标准的HIS接口引擎架构与设计方案,探讨医院异构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  相似文献   
39.
张枝倩  王娟  王伟 《浙江医学》2020,42(12):1338-1342
恶性肿瘤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一大顽疾,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逐年增长。近年来,靶向基因治疗肿瘤的研究已取得较大突破。其中,鸟苷酸结合蛋白4(GTPBP4)是最新发现的一种肿瘤相关基因,定位于细胞核,可表达为具有GTP水解酶活性的蛋白质,并与细胞生物核糖体合成、细胞增殖等生物学过程息息相关。研究发现GTPBP4过表达的恶性肿瘤患者往往预后较差,沉默GTPBP4基因则可降低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及增殖等能力。本文主要对GTPBP4在多种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运用GTPBP4靶向治疗肿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0.
剖析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中药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体措施,探索适合中医药院校培养中药学创新型人才的新方法和新思路,为同类院校培养中药类创新型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