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25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仍是外科手术切除,如患者有手术禁忌证或者拒绝手术,放疗则成为患者的另一选择.射波刀(cyberkife)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兼具有放射外科和放射治疗两种功能.其采用实时图像引导系统和呼吸追踪系统通过大剂量、高精度照射,在NSCLC的治疗中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2.
1资料与方法32例,年龄 16~ 64岁,女性28例,男性4例,右侧 26例,左侧 5例,双侧 1例。临床表现:拇、食、中指指端感觉障碍,正中神经支配区域疼痛,麻木异感,以中指为显著,疼痛在夜间加剧。拇短屈肌,拇对掌肌肌力减弱或麻痹,并大鱼际萎缩者占 24%。拇指内收外展试验均为阳性。屈腕试验(Phalen)阳性占 74%,神经传导时间测定,其传导时间延迟可长达 20ms,X线无阳性发现。方法:选择患侧腕,手掌向上,手指平伸,手掌根部桡侧屈腕长肌内侧缘 (相当天陵穴 )选用 6号细针头刺入。针尖斜向远端 30°角进针,有轻微突破感即为刺穿腕…  相似文献   
183.
目的 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性及SCCmec 基因分型,探讨临沂市人民 医院MRSA 菌株的流行趋势,为临床预防和有效治疗MRSA 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8 年2 月— 10 月临沂市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各类送检标本,从中分离得到MRSA 菌株47 株,剔除同一患者多次 分离得到的菌株,仅留取第1 次分离的菌株,采用VITEK-2 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收集的菌株进 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SCCmec 基因分型进行研究。结果 47 株MRSA 分离菌株 中SCCmec Ⅱ型9 株(19.15%),SCCmec Ⅳ a 型35 株(74.47%),另有3 株未分型(6.38%)。MRSA 分离 菌株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及头孢西丁等β-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全部耐药,对奎奴普汀/ 达福普汀、利奈唑 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呋喃妥因、利福平及庆大霉素敏感率为100% ;SCCmec Ⅱ型对环丙沙星、左氧氟 沙星及莫西沙星的耐药率高于SCCmec Ⅳ a 型(P <0.05)。SCCmec Ⅳ a 型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高于 SCCmec Ⅱ型(P >0.05)。结论 分离的MRSA 菌株以SCCmec Ⅳ a 型为主,不同SCCmec 基因型的耐药谱 有差异,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4.
目的:探讨术后第1天引流液中淀粉酶含量(DFA1)在预测胰瘘(PF)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及肥城矿业中心医院自2011年2月―2016年2月行胰腺切除的患者资料,选择其中有DFA1资料的患者,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FA1预测PF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并分析PF的危险因素。结果:共125例行胰腺切除术患者中67例(5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12例胰体尾切除术)有DFA1资料。此67例中发生PF 15例(22.39%),其中A级7例(10.45%),B级6例(8.96%),C级2例(2.99%)。ROC曲线分析发现DFA1对PF有明显的预测作用(P0.05),当截点值为342 U/L时,其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分别为100%、80.8%、60.0%、100.0%。单因素分析显示,DFA1、胰管直径≤3 mm及胰腺质地软为PF的危险因素(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DFA1为P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DFA1为PF的独立因素,对PF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当患者DFA1340 U/L时应积极预防PF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5.
孟姝丽  梁栋  李雪颖  姚梦真  孙铮 《新中医》2023,55(19):186-191
目的:观察督灸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督灸疗法干预。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干预前、干预后30 d、 90 d、 180 d Bath强直脊柱炎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实验室检查[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指标值的变化。结果:干预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BASDAI各项目评分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四个时间点的BASDAI各项目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干预后30 d、90 d、180 d BASDAI各项目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与组别存在交互效应(P<0.05)。2组BASFI指数的时间效应和组间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ASFI评分存在时间与组间因素的交互作用(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