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98篇
  免费   562篇
  国内免费   208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797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1164篇
内科学   448篇
皮肤病学   50篇
神经病学   843篇
特种医学   252篇
外科学   452篇
综合类   5519篇
预防医学   1445篇
眼科学   102篇
药学   1749篇
  3篇
中国医学   2682篇
肿瘤学   339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443篇
  2021年   951篇
  2020年   918篇
  2019年   755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333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436篇
  2014年   1139篇
  2013年   1206篇
  2012年   973篇
  2011年   1156篇
  2010年   930篇
  2009年   896篇
  2008年   993篇
  2007年   989篇
  2006年   776篇
  2005年   701篇
  2004年   462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340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化学说课是一种教学研究和交流的活动形式。良好的说课可以优化课堂设计,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就如何说好化学课,阐述了说课教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2.
早期修剪新生儿脐带残端的临床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新生儿脐带残端的早期修剪时间与修剪效果之间的关系,判断脐带修剪在预防、治疗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900例健康新生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300例,分别于出生后24~48h内;48~72h内;72~96h内,以无菌器械,在常规消毒后,提起脐带残端,于脐根上方、脐带结扎处的下方,修剪掉脐带残端,使脐根部暴露、易于干燥清洁,并以修剪时有无出血及分泌物情况为观察指标,比较分析3组病例之间的差异。结果以48~72h内修剪组出血少、局部清洁、分泌物渗出少,是修剪脐带残端的适宜时间。结论新生儿脐带残端的早期修剪是一种改变传统脐部护理的先进方法。  相似文献   
93.
探讨大学生自杀原因及其心理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94.
目的 通过对16例脑膜瘤栓塞,探索脑膜瘤的术前栓塞效果。方法 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了解脑膜瘤血供.证实无颈内、外动脉“危险吻合”存在后,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脑膜瘤颈外供血动脉。结果 本组16例脑膜瘤DSA表现典型,栓塞术后除5例局部头皮痛外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4d均手术顺利切除。术中出血明显减少,与未行栓塞者对比平均每例减少出血约300ml,以Ⅱ型明显。结论 脑膜瘤术前供血动脉栓塞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5.
褥疮是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后引起的皮肤缺埙,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脑出血患者,长期限制性卧床,并多伴有肢体瘫痪,更易发生。我科自2001年2月 ̄2004年8月收治了8例脑出血并发大面积褥疮患者,经过我们的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例病人中,男3例,女5例,年龄63岁 ̄87岁,平均年龄68.4岁。共有褥疮22处。分期:1期6处,2期5处,3期8处,4期3处。面积:8cm以上3处,5 ̄7cm9处,3 ̄4cm6处,3cm以下4处。部位:骶尾8处,髋部9处,踝关节3处,足跟1处,肩岬1处。住院天数32 ̄18…  相似文献   
96.
冯东泽 《医学信息》2005,18(8):1006-1006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尿酸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24例多发性硬化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了血清尿酸测定。结果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进入稳定期尿酸水平有所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测定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有助于了解病情,判断病情活动性,尿酸对多发性硬化有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7.
98.
武跃明 《山东医药》2006,46(26):63-63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Skp2及p27在3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AL组)及10例良性血液病患者(对照组)血细胞中的表达。结果AL组Skp2表达高于对照组,p27表达低于对照组,P均〈0.05。认为Skp2高表达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应用其抑制剂可为多靶位治疗白血病提供理论及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9.
目的通过对南阳地区≤5岁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的检测,探讨近年儿童CAP病原菌构成和耐药谱的新特点。 方法选择2003 11—2005 12来自南阳地区各不同社区于南阳医专附院儿科就诊,符合肺炎诊断标准的儿童CAP住院患者1276例,用多平板不同条件对未抗菌治疗采得的标本进行接种培养,分离菌株采用Bio Merieux VITEK 2型全自动微生物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采用WHONET5软件分析处理,得出儿童CAP病原菌种分布构成比及主要致病菌种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结果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8.6%(297/433),其中前3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6种主要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头孢唑啉显示高抗药性,而对美洛培南、亚安培南高度敏感,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较敏感。4种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对利福平、氨苄西林/舒巴坦及左氧氟沙星较敏感。 结论儿童CAP病原菌构成在发生变迁,细菌的耐药性也在发生改变,且各地及不同时期存在差异,故应作好病原及药敏监测并改进检测方法,掌握本地区一定时期内儿童CAP的病原学情况。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特征,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应用症状自测量表(SCL-90)对30例乳腺癌患者,在术前2d、术后7d及出院前分别进行心理测试,并与国内青年常模进行对照。结果:术前2d患者焦虑和恐惧因子分,术后7d躯体化、强迫、抑郁、敌对及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出院前强迫、人际关系、敌对和偏执等因子分均高于常模(P<0.01)。结论:针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期进行心理干预,有利于患者身心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