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8篇
  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静注乌司他丁降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效果。方法将择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 组,n =30)和对照组(C 组,n=30)。两组麻醉方法相同,U 组于麻醉诱导前及术后第1~3天将乌司他丁溶于100 mL 生理盐水中静滴,20~30 min内静滴完毕,C 组给予相同容量生理盐水静滴。分别于术前1天(T0)和术后第1天(T1)、第3天(T2)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中 TNF-α、IL-6浓度。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两组在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行认知功能评分,评价患者 POCD 的发生情况。结果U 组 T1血浆 IL-6、TNF-α水平较 T0明显升高(P <0.05),T2基本达到 T0水平,且 T1、T2血浆 TNF-α、IL-6水平升高幅度明显低于 C 组(P <0.05);C 组 T1、T2血浆 TNF-α、IL-6水平较 T0均明显升高(P <0.05);U 组术后 POCD 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 C 组(16.7%,P <0.05);C 组MMSE 评分较术前显著下降(P <0.05),而 U 组术前术后 MMS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MMSE 评分与血浆 TNF-α、IL-6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 =0.527、0.453,P <0.01)。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老年人髋关节术后 TNF-α、IL-6等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降低 POCD 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前肝功能状态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13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连续收治的157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夹层组),其中急性期患者91例,亚急性期患者41例,慢性期夹层患者25例。选取同期年龄和性别匹配的体检健康者95例为对照组。入选者采集空腹12 h以上静脉血,采用罗氏模块式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测定血清肝功能,指标包括胆碱酯酶(CHE)、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GGT)、谷氨酰转肽酶(ALP)。采用东芝Aquilion ONE 320排CT行全主动脉CTA,测定夹层原发破口,剥离范围。飞利浦5500型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诊断仪行心彩超检查,评估主动脉瓣返流情况。结果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组术前肝功能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CHE:(9.31±3.02)KU/L比(8.28±1.78)KU/L;TBIL:(34.59±16.64)μmol/L比(13.22±6.59)μmol/L;DBIL:(7.07±3.53)μmol/L比(4.70±1.47)μmol/L;IBIL:(14.43±6.75)μmol/L比(6.93±3.39)μmol/L;TP:(65.16±8.33)g/L比(70.64±6.12)g/L;ALB:(38.63±6.40)g/L比(43.39±4.55)g/L;ALT:(0.04±0.02)U/L比(0.05±0.02)U/L;AST:(0.04±0.02)U/L比(0.06±0.02)U/L;GGT:(51.94±25.29)U/L比(35.56±16.24)U/L;ALP:(82.13±40.99)U/L比(71.25±24.21)U/L]。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之间部分肝功能指标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相关分析显示CHE与性别和夹层分型呈正相关(r=0.18,P=0.03;r=0.34,P=0.00);TBIL与主动脉夹层分期和患者年龄呈负相关(r=-0.22,P=0.01;r=-0.24,P=0.00);IBIL与主动脉夹层分期呈负相关,与?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确定复合异丙酚时瑞芬太尼抑制维吾尔族患者气管插管及切皮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EC50).方法 择期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维吾尔族患者3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0~60岁,体重指数18~ 30 kg/m2.静脉输注异丙酚维持BIS值40~ 50时,TCI瑞芬太尼,初始Cp 6.0ng/ml,待Ce与Cp达平衡后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2 min后行气管插管.患者气管插管后初始Cp为6.0 ng/ml,待Ce与Cp达平衡后开始切皮.发生气管插管反应和(或)切皮反应,则下一例患者采用高一级浓度,否则采用低一级浓度,浓度梯度为0.5 ng/ml.发生气管插管反应和(或)切皮反应的标准:收缩压升高超过基础值15%和(或)心率>90次/min且持续时间>15s.计算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及切皮反应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 复合异丙酚维持BIS值40 ~ 50时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及切皮反应的EC50及其95% CI分别为3.4(2.3 ~ 4.5) ng/ml和3.8(2.8~4.9) ng/ml.结论 复合异丙酚维持BIS值40~50时瑞芬太尼抑制维吾尔族患者气管插管及切皮反应的EC50分别为3.4和3.8 ng/ml.  相似文献   
34.
伍湘伊  张立 《新疆医学》2005,35(5):103-104
随着内腔镜技术的发展,内腔镜在临床的应用已不再局限于疾病的诊断,在内腔镜下施行外科手术的机会日益增多。我院自2001年12月至今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75例。麻醉处理有其一定特点,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5.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minim ally Invaisve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MI- OPCAB)是近年来心脏外科开展的新技术。手术期间虽然不采用体外循环 (CPB) ,保持心脏跳动 ,减少了对病人的生理干扰 ,但是手术麻醉要使病人心脏保证氧供与氧耗的平衡 ,防止心肌缺血。我院1998年 2月~ 2 0 0 2年 2月共对 14 0例患者行 MI- OPCAB手术。本文对手术麻醉管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4 0例患者中男性 98例 ,女性 4 2例 ,年龄4 2~ 82岁 ,平均 6 4岁。稳定性心绞痛 10 8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  相似文献   
36.
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心内直视手术后出血是ECC术后常见并发症[1],其中50%的患者是由于凝血机制障碍所致.本文回顾汉族与维吾尔族患者ECC术后出血量的差异,对比观察了ECC对汉族患者与维吾尔族患者凝血机制的差异,为减少术后并发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究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产妇全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硫喷妥钠+司克林,观察组给予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观察两组不同时间段血液动力学变化及产妇苏醒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各时间段的血液动力学波动较平稳,而对照组的波动较大,两组对比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产妇苏醒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min、5min、10min的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药联合应用于剖宫产产妇全麻,可有效平稳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利于术后苏醒,且对新生儿是安全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8.
赵晓亮  张立 《中国医药》2013,8(10):1445-1446
目的比较应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的维吾尔族和汉族妇科患者开腹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血清浓度。方法60例行全身麻醉下择期妇科开腹手术的患者,按民族分为维吾尔族组和汉族组,各30例。麻醉诱导前30min均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分别记录2组患者术前(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6h(T2)、术后12h(T3)和术后24h(T4)血清IL-6和IL-10的浓度以及2组患者T1、T2、T3和T4的视觉模拟评分(VAN)。结果与汉族组相比,维吾尔族组在T1时点IL-6浓度明显降低[(35.4±10.1)ng/L比(38.7±8.9)ng/L](P〈0.01),IL-10浓度明显增高[(35.7±2.8)ng/L比(28.1±4.3)ng/L](P〈0.01);在T2时点,IL-6浓度降低[(30.6±8.2)ng/L比(34.7±7.6)ng/L](P〈0.05)。维吾尔族组在T1、T2时点VAS评分[分别为(2.8±2.1),(5.8±2.5)分]低于汉族组[(4.9±3.3)、(6.3±2.1)分](P〈0.05)。结论术前30min使用帕瑞昔布钠40mg,维吾尔族患者与汉族相比在术后6h内可有效缓解疼痛,减少炎症介质IL-6的释放,适用于疼痛刺激较剧烈的中型手术。  相似文献   
39.
目的对比分析维吾尔族与汉族食管裂孔疝患者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中丙泊酚的用量。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食管裂孔疝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民族特征分为维吾尔族组(n=22)与汉族组(n=21)。两组诱导和术中维持均采用丙泊酚血浆靶控给药,术中通过调节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在45.00±5.00,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基础值±20%的范围内。记录麻醉诱导时(T0)、气腹即刻时(T1)、气腹后1~20 min(T2)、气腹后21~40 min(T3)、气腹后41~60 min(T4)、气腹后61~80 min(T5)、气腹后81~100 min(T6)、气腹后101~120 min(T7)、气腹后121~140 min(T8)、气腹后141 min~气腹停止(T9)各时段丙泊酚用量、CSI、MAP、HR。 结果维吾尔族组与汉族组T0丙泊酚用量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维吾尔族组T1~T9各时段丙泊酚用量以及总用量高于汉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组与汉族组T1~T9时段CSI、MAP以及HR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维吾尔族患者丙泊酚的用量明显高于汉族患者,其机制考虑与代谢酶基因遗传多态性有关。  相似文献   
40.
赵莉  杨飞  徐桂萍 《新疆医学》2011,41(9):29-31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年龄60~75岁,随机分为3组,A组于术前30min注入帕瑞昔布钠40mg(4ml)、B组于缝合切口时注入帕瑞昔布钠40mg(4ml)、C组于缝合切口时注入0.9%氯化钠4ml,术毕连接舒芬太尼静脉镇痛泵。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分别评估术后0、4、8、12、24和48h的疼痛程度和镇静程度;记录术后镇痛药补救的量;评价术后48h内的并发症的情况;评价患者的麻醉满意度;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术后疼痛的VAS评分比较:在术后0,4,8,12,24和48hA组和B组的VAS评分均小于c组,且A组和B组在术后4h的VAS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Ramsay镇静评分与c组在术后4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内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呼吸抑制、头晕、恶心、呕吐和排尿困难)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c组较A组利B组术后追加镇痛药的患者例数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联合舒芬太尼能有效抑制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但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