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71.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外周血中滤泡辅助性T(T follicular helper, Tfh)淋巴细胞亚型以及效应型滤泡辅助性T(T follicular helper effector memory, Tfhem)细胞的表达,并探讨二者作为活动性RA患者血液标志物的价值。方法: 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41例RA患者和32例健康受试者的外周血中Tfh(CD3+CD4+CXCR5+CD45RA-)细胞亚型 Tfh1(CXCR3+CCR6-Tfh)、Tfh2(CXCR3-CCR6-Tfh)、Tfh17(CXCR3-CCR6+Tfh)和Tfhem (CD4+CXCR5+CCR7lowPD-1high)的水平。收集入组R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分析上述细胞亚型表达水平与RA疾病活动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ELISA)检测相关血清细胞因子。结果: RA患者外周血中Tfhem细胞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8%±5.7% vs. 8.7%±2.0%, P=0.001)。Tfhem细胞表达水平与RA患者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 28 joints, DAS28)及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存在显著相关性(r(DAS28)=0.205, r(ESR)=0.141,P<0.05),与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 antibody,AKA)、抗核周因子(anti-perinuclear factor, APF)及IgM型类风湿因子(immunoglobulin M rheumatoid factors,IgM-RF)、IgA、IgM及IgG等临床指标则无明显相关性。Tfh2表达水平在RA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002%±0.408% vs. 1.730%± 0.160%, P=0.013)。Tfh2-high组RA患者的IgA[(3.045±0.261)g/L vs.(3.963±0.815) g/L,P=0.172]、IgG[(13.800±0.862)g/L vs.(16.980±0.224) g/L,P=0.161]和IgM[(1.135±0.083)g/L vs.(1.731±0.380) g/L,P=0.140]高于Tfh2 low组,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fh低表达组相比,Tfh2高表达组血清中IL-4[(2.322±0.214)ng/L vs. (3.994±0.751) ng/L, P=0.056]和IL 10[(1.898±0.105) ng/L vs. (3.125±0.880) ng/L, P=0.140]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fhem细胞的表达与RA患者病情活动有关,可能在RA的发病过程中有预警作用,并可能成为将来治疗RA的靶细胞;Tfh2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RA患者中明显增加,可能参与了RA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纤维蛋白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心内科符合纳入标准且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予以丹红注射液治疗,共治疗1周为1个疗程,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记录心功能状况,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1(ET-1)含量降低,血浆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升高,血清TNF-α、IL-6、IL-1β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含量降低,血浆FG、D-D含量降低,左室收缩末内径(LV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舒张末期内径(LVD)水平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浆ET-1含量较低,血浆NO、CGRP含量较高,TNF-α、IL-6、IL-1β及NF-κB含量较低,血浆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含量较低,LVSD、LVDD及LVD水平较低,LVEF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研究组总有效率90.4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能降低纤维蛋白原、TNF-α和IL-6指标,提高心功能。  相似文献   
73.
目的:调查新疆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人群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方法: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吐鲁番地区3 982例(男性1 745例,女性2 237例)14岁以上维吾尔族居民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情况。结果: (1)吐鲁番健康维吾尔族人群男性血尿酸平均为(284.33±88.81)μmol/L;女性为(201.04±66.30)μmol/L。(2)高尿酸血症总患病率3.97%(158/3 982),男性为6.36%(111/1 745),女性为2.10%(47/2 237)。痛风总患病率为0.025%(1/3 982),1例痛风为男性,男性患病率为0.06%(1/1 745)。结论:与同时期国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比较,新疆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74.
抗Clq抗体是近年来研究出现在增殖性狼疮肾炎、低补体荨麻疹性血管炎综合征较为常见的一种新的抗体.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As患者接受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前后的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ACA)的变化。方法:对20例As患者均使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每次5mg/kg静脉注射,于第0、2、6周用药1次,此后每隔6周用药1次。于用药前及治疗第6、12、24周时检测患者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及ELISA]及ACA(ELISA)的情况。结果:①抗核抗体:用药前有1例患者抗核抗体水平处于临界高值,用药后第6周该患者抗核抗体未检出;其余19例患者用药前抗核抗体均阴性,其中1例患者于用药后第12周检测抗核抗体阳性。②抗dsDNA抗体(IIF):用药前后均阴性。③抗dsDNA抗体(ELISA):有2例用药前轻度升高,用药第6周、12周抗体水平变化不大,第24周时1例患者抗体水平降至正常范围(正常参考值〈20U/ml),另1例患者抗体水平持续升高(119.2U/ml);其余18例患者用药前阴性,用药后有2例于第6周轻度升高,于第12周恢复正常。④ACA:20例AS患者在用药前抗体均阴性,用药后1例出现阳性,其余18例均阴性。⑤20例AS患者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缓解,未出现狼疮样临床表现。结论:AS患者应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后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及ACA的出现与药物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76.
目的了解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腔注射中临床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3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测定关节功能、X线分期.关节压痛和肿胀数、关节晨僵时间,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CCP等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随机分组12例RA患者关节腔注射肿瘤坏死因子(TNF)-a拮抗剂(益塞普),25例RA患者关节腔注射复方倍他米松针剂(德宝松),两者经治疗后关节压痛和肿胀数,关节晨僵时间,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CCP等各项指标明显下降,疗效认可。结论近年来,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对以RA为主的炎性关节病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证实,并且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并且未发现不良反应,耐受性好。但目前观察病列数及时间有限,随着观察例数的增加及时间的延长,统计将更有意义。对评价TNF-α拮抗剂长期的安全性和耐药性,尚需进一步的研究观察。  相似文献   
77.
78.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 jioren syndrome,PSS)是一种主要影响外分泌腺的慢性系统性炎症性疾病,在一般人群的发病率约0.1%[1],多发生于女性。PSS主要特征是淋巴细胞浸润唾液腺及腮腺产生口干及眼干症状,淋巴细胞可同样地侵犯支气管和肺组织。由于检测方法(病理、临床、肺功能及影像学表现)的不同,PSS肺部受累的发生率为9%~75%[2]。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为监测、预防和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SLE患者合并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患者105例,其中女性96例,男性9例,性别构成、年龄、体重指数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组55例。收集两组人口统计学信息、合并疾病、用药史、生化检查和骨密度测定的结果,男性和绝经后≥50岁的女性使用T值评分,男性和绝经前<50岁的女性使用Z值评分。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对象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果 SLE组高脂血症、高血压、股骨头坏死、骨折史比例均高于HC组(P <0.05)。SLE组有糖皮质激素用药史103人,平均激素用量(11.1±10.1)mg/d。有免疫抑制剂用药史98人。SLE组血清C3、C4较HC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骨代谢指标方面:SLE组血钙、25羟维生素D明显低于HC组,骨形成标志物骨钙素SLE组明显低于H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骨吸收标志物PINP、β-CTX二组无明显差异(P> 0.05)。根据T值评分的人群中,SLE组腰椎BMD低于HC...  相似文献   
80.
岳朝宏  李正芳  武丽君 《新疆医学》2023,(3):265-267+278
目的 回顾性分析131例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类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的特点,增加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2010年10月-2022年07月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确诊SSc患者131例;收集包括性别、年龄、病程、SSc分型、临床表现、自身抗体、改良Rodnan皮肤评分(m RSS)、治疗等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7.0统计软件,通过方差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男19例,女112例,男女比例1∶5.9,皮肤受累99.23%,雷诺现象74.81%;肺受累67.18%;心脏受累44.27%;消化道受累22.14%。关节肌肉受累32.06%;肾脏受累13.74%。85.42%抗Scl-70抗体阳性患者伴有间质性肺病;抗Scl-70抗体阳性患者出现ILD明显高于抗Scl-70抗体阴性患者。ILD患者KL-6明显升高。结论 SSc伴发肺受累多见,抗Scl-70抗体、KL-6以及肺功能监测对SSC伴发ILD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