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36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9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79篇
综合类   18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 毫秒
91.
随着社会经济与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由高能量损伤导致的深部组织以及皮肤、筋膜或肌肉等软组织损伤的情况频繁发生,这些损伤常常伴有大小不一的创面且多数不能一期愈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目前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最有效的方法,其应用范围可以贯穿于治疗的整个过程。掌握VSD在二期创面植皮修复中的相关要点,对早期闭合创面、提高植皮存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对VSD在创面游离皮片移植术中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2.
体外冲击波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最令人鼓舞的是冲击波在骨科领域的应用,体外冲击波对骨延迟愈合、骨不连、肩周炎、网球肘、跟骨痛、慢性腰肌劳损等骨科疾病的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该文从体外冲击波的物理性质、治疗骨科疾病的机制以及治疗骨科疾病的疗效、副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3.
黄思城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7,10(11):1110-1113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是一种渐进性破坏髋关节功能的疾病,早期股骨头坏死如得到有效治疗,将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在合适的微环境下对股骨头坏死局部有促进成骨和成血管作用,缓解或防止股骨头坏死的进一步恶化。近年来,BMSCs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该文就当前骨科临床中使用BMSCs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各种方式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股骨头坏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09~2016-03该院门诊就诊的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300例(300膝),按患者意愿随机分为三组,中药组100例予口服独活寄生汤治疗,冲击波组100例予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组100例予独活寄生汤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4周、6周、12周、24周后抽取患膝关节液,检测膝关节液中IL-1β、SOD和MMP-3表达情况。结果 (1)组内治疗前和治疗后IL-1β、SOD和MMP-3表达的比较:各组患者治疗2周、4周、6周、12周、2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三组均能下调KOA患者膝关节液中IL-1β和MMP-3表达,上调SOD表达。(2)组间各时间点IL-1β、SOD和MMP-3比较:治疗前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6周、12周、24周后,中药组与冲击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中药组、冲击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中药组和冲击波组下调膝关节液中IL-1β、MMP-3表达和上调SOD表达效果相当,联合组效果优于中药组和冲击波组。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KOA具有下调膝关节液中IL-β和MMP-3表达,上调SOD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日益升高,特别是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时有发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及较大的经济负担。因此,近年来逐渐引起了骨科医生的高度重视,而药物一直作为预防DVT的主要措施。该文旨在综合近几年来的最新研究,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药物预防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6.
欧阳龙  尹东  彭昊 《骨科》2015,6(3):152-155
目的 对比分析带粗隆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hemiarthroplasty with tuberositas component,HTC)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5例老年粗隆间粉碎性骨折(AO/OAT分型为A2.3或A3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HTC治疗的30例纳入HTC组,采用PFNA治疗的35例纳入PFNA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时间、负重行走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1、6、12个月的Harris评分.结果 PFNA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HT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TC组的下床时间和负重行走时间均早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TC组术后1个月的Harris评分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12个月的评分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TC与PFNA在老年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各有利弊,手术耐受力差的患者宜 ·使用PFNA;基础疾病少、手术耐受能力好的患者宜使用HTC.  相似文献   
97.
韦建勋  梁斌  丘德赞  韦敏克 《广西医学》2012,34(9):1226-1228
目的 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 对23例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患者采用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其中齿突骨折Ⅱ型19例,Ⅲ型4例.结果 23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X线透视23例患者寰枢关节基本复位,术后3 d戴颈托保护下床活动.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12个月23例复查X 线片显示寰枢椎后方融合良好,内固定位置好,无内置物松动、断裂,患者颈部活动满意.结论 应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固定牢固、融合效果好.  相似文献   
98.
韦建勋  梁斌  丘德赞  韦敏克 《广西医学》2012,34(8):1034-1035
目的 探讨应用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螺钉治疗C型骨盆骨折中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1例C型骨盆骨折中骶髂关节骨折脱位采用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及髂骨螺钉内固定术、前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随访6~24个月,平均11个月.11例病人骨折复位效果满意,固定牢固,骨盆形态基本恢复,下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髂骨螺钉结合椎弓根螺钉治疗C型骨盆骨折中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可获得坚强的复位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微创经皮螺丝钉内固定治疗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2007年2月在关节镜监视下经皮螺丝钉内固定治疗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18~68岁,平均36岁.按Schatzker分型:Ⅰ型16例,Ⅱ型12例,Ⅲ型8例.结果 36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患膝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优29例(80.5%),良4例(11.1%),可3例(8.4%),总体优良率91.6%.结论 关节镜监视下经皮螺丝钉内固定治疗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关节功能恢复快、恢复好,镜下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还能同时处理关节内并发伤及其他疾病,治疗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0.
王贤  孙可  林贞桦  梁斌 《重庆医学》2024,(8):1226-1230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79例接受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患者性别、骨质疏松程度、骨折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顶尖距(TAD)、术后髋内翻、外侧壁状态、骨折复位情况及螺旋刀片位置对内固定失败发生率的影响,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 179例患者中16例出现内固定失败,单因素分析显示AO/OTA分型、TAD、术后有无术后髋内翻、外侧壁状态、骨折复位效果、螺旋刀片位置与内固定失败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后髋内翻(OR=6.97,95%CI:2.24~21.68,P=0.001)与外侧壁断裂(OR=3.08,95%CI:1.03~9.22,P=0.045)是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结论 髋内翻和外侧壁断裂是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手术复位应避免出现髋内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