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5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由于甲状腺功能检测技术的提高,临床上的亚临床甲减的检出率亦大大提高,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的进展,揭示亚临床甲减和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国内外对亚临床甲减的研究越来越多,对于其的治疗标准更是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本文就目前临床上关于亚临床甲减的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72.
目的 研究孕前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并进行潜在聚类,以识别出具有不同危险因素的孕前糖尿病患者中高风险的患者。方法 以孕前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选取高龄、妊娠期体质量增加过度、不良孕产个人史、糖尿病家族史、妊娠合并高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异常(≥6.5%)、早产、巨大儿、分娩方式9个新生儿低血糖危险因素作为显变量,进行潜在类别分析。结果 潜在类别分析将9个危险因素划分为两个潜在类别,分别为普通组和高危组。个体聚类后普通组与高危组孕前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为60.4%和2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5.769,P<0.001)。结论 根据潜在类别结果可筛选出孕前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高危人群,并为该类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3.
目的 确定太原地区健康妇女胫骨定量超声测量(QUS)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探讨用QUS艰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骨折阈值的界限。方法 采用QUS方法对1681例7 ̄92在住在太原地区的健康妇女和63例46 ̄91岁的骨折口才测定胫骨QUS值。结果 正常妇女胫骨QUS值在30岁以前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峰值在30 ̄40岁,50岁以后胫骨QUS值明显下降;胫骨QUS值与绝经时间呈负相关性(P〈0.01);以20 ̄4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新生期胰岛素干预对NOD鼠 1型糖尿病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NOD鼠作动物模型 ,新生期胰岛素干预后检测血糖、尿糖及糖尿病发病率 ,HE染色观察胰岛炎 ,用RT PCR法检测胰腺干扰素γ(IFN 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介素 10 (IL 10 ) ,免疫组化检测胰腺胰岛细胞Bcl 2和Bax表达。结果 :新生期胰岛素干预组糖尿病发病率为31 6 % ,明显低于对照组 (72 2 % ) (P <0 0 1) ,且胰岛炎严重程度也明显减轻 (P <0 0 1)。胰腺TNF α、IFN γ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1) ;IL 10mRNA的表达增强 (P <0 0 1)。胰腺胰岛Bcl 2表达明显增强 ,而Bax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弱。结论 :新生期胰岛素干预可以预防NOD鼠糖尿病的发生 ,其机制可能与纠正Th1型细胞因子与Th2型细胞因子比例失衡 ,进而上调胰岛β细胞Bcl 2和下调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5.
血清瘦素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Li M  Wu CY  Zhan ZW  Yang J  Zhang K  Li XG  Gan LH  Ji BH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2):1058-1061
目的 探讨瘦素、肥胖、胰岛素抵抗与血压的相互关系 ,评价瘦素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5 6 0名非糖尿病的成年男性 ,测定空腹血脂、瘦素、真胰岛素 (TI)浓度以及空腹和餐后 2h血糖。胰岛素敏感性以稳态模型抵抗指数 (HOMA R)评价。结果 空腹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 (BMI)、腰臀比 (WHR)、TI和HOMA R、血压以及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均显著相关 (均为P <0 0 1)。在调整年龄、BMI、WHR和HOMA R后 ,瘦素仍与收缩压呈正相关 (r=0 11,P <0 0 5 ) ,而且高血压者 (除外服用降压药者 )的瘦素水平也显著高于非高血压者 (几何均值 6 4 μg/L对 4 7μg/L ,P <0 0 0 1)。肥胖、胰岛素抵抗和高瘦素血症均能明显增加高血压的检出率。Logistic回归分析也显示瘦素水平的升高与高血压的发病密切相关。结论 瘦素与肥胖型高血压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76.
肥胖也是病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节奏的改变,我国肥胖人口比例正呈快速增长之势.孰不知,肥胖也是病.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用太原地区健康女性胫骨定量超声骨量(QUS)的健康参考值,探讨诊断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及骨折阈值。方法 对太原地区的健康女性1736例(9 ̄83岁)和骨质疏松女性187例(42 ̄80岁);其中骨折患67例,测定胫骨定量超声骨量值。结果 健康女性30岁以前胫骨SOS值年龄的增加而升高;30 ̄40岁达到峰值,40岁以后胫骨SOS值开始下降;绝经后胫骨SOS值明显降低,与绝经时间呈负相关(r=0  相似文献   
78.
氯沙坦加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氯沙坦加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 5 4例糖尿病肾病病人分为A和B两组。A组 3 0例 ,Scr正常 ,2 4h尿蛋白≥ 0 .5g ,分为A1、、A2 和A3组各 10例。B组 2 4例 ,Scr在 110~ 3 5 4 μmol/L ,分为B1、B2 和B3各 8例。A1和B1组给予氯沙坦 5 0mg和苯那普利 10mg ,A2 和B2 组给予氯沙坦 5 0~ 10 0mg ,A3和B3组给予苯那普利 10~ 2 0mg。观察治疗 3个月前后血压、2 4h尿蛋白、Scr和BUN变化。 结果 :单独用氯沙坦或苯那普利和联合用药可明显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降低Scr和BUN水平 (P≤ 0 .0 5orP <0 .0 1)。尽管各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但就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降低Scr和BUN的幅度以联合用药组最明显。结论 :氯沙坦和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 ,较单独应用这两种药物能更有效地降低血压、减少蛋白尿、降低Scr和BUN水平 ,阻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79.
<正>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标志性抗体。TGAb是特异性甲状腺自身抗体,是甲状腺滤泡胶质内的甲状腺球蛋白(TG)进入血液后产生的抗体。TPOAb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重要抗体,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的特异性诊断指标。TGAb和TPOAb与甲状腺的免疫损伤密切相关,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损伤可能导致机体低度  相似文献   
80.
2型糖尿病(T2DM)是与过度消费高热量食物,缺乏运动和肥胖有关的疾病。胰岛素抵抗就是组织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能力减低。研究发现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参与T2DM的发生发展,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可延缓胰岛素抵抗的进展。然而目前对其机制研究仍不明确,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