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3 毫秒
2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良好的血糖控制虽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及预后,但其慢性并发症并未因此而停止进展。这种"高血糖记忆现象"可能与糖尿病患者体内高水平的糖基化终产物有关。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是目前在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中被最广泛研究并得到肯定,本文简要概述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各自的特点以及靶向药物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22.
探讨不同手指组合和多指抓取不同质心的抓握装置过程中手指力量的控制。选取30名健康受试者使用3种手指组合进行抓握:一是拇指与食指双指抓握,二是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抓握,三是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四指抓握。随机在抓握装置底座的中部、近端、远端、尺侧、桡侧各增加一额定砝码,产生不同方向的偏转力矩,改变抓握装置的重心位置,使用六维力-力矩传感器记录各手指的力与力矩。以握力的均值(mean)、标准差(SD)与平均功率频率(MPF)为参数,分析抓握过程中抓握力的大小变化。结果表明,仅双指抓握时抓握力的MN与SD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三指抓握与四指抓握时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当额定砝码位于远端时,双指抓握的拇指与食指的抓握力的MN和SD均显著大于砝码位于其他位置时的数值(P<0.05),这表明手部运动控制对于左右方向上的扰动相比前后向上的扰动有更高的鲁棒性。另外,在所有实验中,拇指抓握力的MN显著大于其他手指的值(P<0.05),且SD与MPF显著小于其他手指的值(P<0.05)。结果表明,拇指在抓握过程中主要起稳定作用,其他手指有更强的灵活性,主要起调控作用。该研究为功能性的多指抓握过程中手指力的控制能力的量化评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3.
国外有资料显示,老年急性胰腺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老年急性复发性胰腺炎亦会随之升高。鉴于老年急性复发性胰腺炎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较高的病死率,研究老年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切实可行的根治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4.
2000年6月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的完成,标志着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其重心从揭示生命的所有遗传信息转移到对生命功能的整体性研究上,蛋白质组学这一新兴学科应运而生。蛋白质组概念是由澳大利亚学者Wilkins等于1995年首先提出的,其含义为一个基因组、一个细胞或组织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冠心病患者大动脉弹性指数(C1)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2)的变化,探讨C1、C2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病变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 方法 入选160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患者,分为3组:冠状动脉正常组(正常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硬化组)和冠心病组。应用桡动脉舒张期脉搏波形分析仪测定入选者的动脉弹性,得到C1和C2;冠状动脉造影后对所有入选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应用Gensini积分法进行定量评定;分别对硬化组和冠心病组的C1、C2与Gensini积分间的相关性进行直线相关分析。 结果 硬化组的C2低于正常组(P<0.01),冠心病组的C2低于硬化组(P<0.05),3组间的C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硬化组和冠心病组患者Gensini积分分别为(5.4±2.6)分与(51.3±32.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574,P<0.01);冠状动脉狭窄病变Gensini积分均与C2呈负相关,与C1无相关性。 结论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这一亚临床阶段,C2已开始下降,并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降低,测定C2有助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室性心律失常(VA)的疗效及安全性,初步分析其量效作用。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病人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病人均接受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观察A组应用低剂量rh-BNP,1.5μg/kg小剂量静脉冲击后,0.007 5μg/(kg·min)连续静脉输注,观察B组应用高剂量rh-BNP,剂量在观察A组基础上增倍。rh-BNP治疗持续72 h,常规抗VA治疗持续4周。治疗72 h后,比较3组心电图、血电解质、心肌酶谱变化情况,疗程结束后,对比3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心电图、血电解质、心肌酶谱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3组心率明显下降、QT间期明显延长、血肌酸磷酸激酶(CK)及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明显下降,观察A组、观察B组血清钠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观察A组、观察B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B组QT间期明显短于观察A组、对照组,观察A组QT间期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B组血清钠明显低于观察A组及对照组,观察A组血清钠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A组CK及CK-MB均明显低于观察B组、对照组,观察B组Ck及Ck-M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A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低剂量rh-BNP对提升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有可靠价值,且安全性较高;应用高剂量rh-BNP的疗效提升效果并不确切,且可能导致更多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近年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SABI)发生率、菌株耐药性、抗菌药物治疗及预后转归的变化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入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并发生SABI的患者资料(分别为17、32例,作为甲组、乙组),采集病原学、实验室及临床指标,计算SABI发生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II(APACHEⅡ)评分和序贯脏器衰竭评分(SOFA),比较不同年度SABI的发生率、菌株耐药率、抗菌药物治疗情况、病情转归和28d病死率。 结果 与2009至2010年相比,2015至2016年SABI发生率(1.5 vs 1.1)、28 d病死率(29.1% vs 18.8%)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科室分布、基础疾病)、住院花费、原发感染灶和病情严重程度(机械通气、肾脏替代治疗比例、感染性休克发生率及APACHE II、SOFA评分)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2009至2010年相比,2015至2016年SABI患者所分离的致病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所占比例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青霉素、环丙沙星、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的耐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株出现;在目标性抗菌治疗中,糖肽类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提高(χ2=5.244,P=0.022),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下降(χ2=4.895,P=0.027)。 结论 近8年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SABI的发生率和28 d病死率呈下降趋势,但MRSA分离率升高,糖肽类抗菌药物使用愈加普及。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内皮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A)、高脂模型(B)、GSPE预防干预(C)组,分别饲喂标准、标准+1%胆固醇、标准+1%胆固醇+1%GSPE的颗粒饲料。于实验开始前1d和实验后第1、2、4、8、12周末取空腹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用EIA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①IL-6水平:与B组比较,C组IL-6吸光度在8周时明显降低(P<0.05),12周时差异更加明显(P<0.0001);②CRP水平:与B组比较,C组CRP含量在l周末明显降低(P<0.0001)并维持至实验结束;③效应与时间的关系:B组IL-6与时间呈高度相关性(r=0.70314,P<0.0001),C组IL-6与时间无相关关系(P=0.2513)。B组、C组CRP与时间均呈高度相关性(r=0.99047,P<0.0001;r=0.74777,P<0.0001)。结论:GSPE具有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兔内皮炎症因子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抓握的精确力量控制是实现各种复杂精细手功能的关键.在人体进行精确抓握力量控制时,力量变化的速度、力量的上升与下降是否由不同的脑功能网络支配尚不得而知,其潜在的感知运动控制机制仍不清楚.探讨视觉-精确抓握力量跟踪任务下,握力的变化速度和握力上升及下降时脑网络的拓扑变化.研究中招募11名健康受试者,首先测量其抓握的最大自主...  相似文献   
30.
葡萄籽原花青素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近几年来国外对葡萄籽原花青素在抗氧化、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压、多器官保护以及抗癌等方面药理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