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16篇
  免费   4076篇
  国内免费   358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14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75篇
内科学   229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科学   331篇
综合类   4759篇
预防医学   12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638篇
  2篇
中国医学   11384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273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522篇
  2018年   295篇
  2017年   778篇
  2016年   874篇
  2015年   699篇
  2014年   1308篇
  2013年   1488篇
  2012年   1721篇
  2011年   1533篇
  2010年   1496篇
  2009年   1208篇
  2008年   1199篇
  2007年   1256篇
  2006年   952篇
  2005年   791篇
  2004年   623篇
  2003年   606篇
  2002年   556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236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高脂血症是由于体内脂质代谢紊乱而形成的血浆脂质中一种或多种成分的浓度超过正常高限(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单项或双项异常升高)的一种病症.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地增加.  相似文献   
22.
针刺治疗偏头痛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涛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6):515-515
偏头痛为血管性头痛之一种类型,由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引起.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偏侧或双侧头痛,发作时常伴恶心、呕吐、畏光及烦躁不安,典型发作常伴有先兆症状,部分患者有家族史.经 CT或 MRI检查未见明显脑部器质病变.目前西医对本病治疗大多采用对症处理,应用镇静、止痛药物副作用大,疗效亦不稳定.我们 2001年以来采用针刺治疗偏头痛 3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肝脂康颗粒的成分是由枳棋子、丹参、泽泻、郁金、木香等12味中药组成,是用于治疗脂肪肝[1]的一种新药,枳棋子为君药,目前化学成分不清楚,又无对照品[2],故选用臣药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3]作为本品的定量指标,用薄层扫描法对丹参酮ⅡA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快捷,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测定肝脂康颗粒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24.
探讨中国古代兵法36计中的借刀杀人,反客为主,调虎离山,指桑骂槐等8个计谋与中医辨证思维的关系,认为中医治病与军事打仗有相同的道理,并附8个验案以说明之。  相似文献   
25.
乳增康治疗乳腺增生症12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临床资料120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已婚105例,未婚15例;年龄22~29岁25例;30~39岁85例,50岁以上10例;双侧发病76例,单侧发病44例。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乳癖”的诊断标准[1]。排除乳腺纤维瘤等其他乳腺疾病。2治疗方法给予中药乳增康治疗。药物组成:赤芍15  相似文献   
26.
糖尿病最易并发肌肤间的化脓性感染(中医称之为大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7.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坐骨神经痛在我国主要采取非手术治疗,传统针灸疗法是被广泛应用的非手术疗法之一.本文仅对近年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概况简单归纳整理,由于没有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还很难比较各治疗方法的优劣,但可总结出坐骨神经痛的针灸治疗呈现单纯针刺结合其它疗法综合治疗的模式.  相似文献   
28.
水沟,又名人中、鬼客厅、鬼宫、鬼市.因其穴在鼻下人中沟中,故名水沟.此名出于《针灸甲乙经》:“水沟,在鼻柱下人中,督脉手足阳明之会.“道家认为,闭口藏舌舌抵上颚,运送口中津液下行,滋润喉咙,通渗脏腑,为口水吞咽向上翻转之路,故名水沟.又因中医理论认为,天食人以五气,天气通于鼻;地食人以五味,地气通于口,该穴位于鼻之下口之上,故又名人中.人中穴的主治病症从古以来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29.
介绍了约旦、墨西哥、墨西哥和多米尼加等国家的民族草药。  相似文献   
30.
介绍了肯尼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与印度等国家的民族草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