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目的:探讨后路动态稳定系统(Dynesys)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56例分为传统腰椎融合手术组(传统组)和 Dynesys 动态非融合组(Dynesys 组),每组28例。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与术后12个月、24个月的疗效、VAS 疼痛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变化。结果 Dynesys 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高于传统主组( P <0.05)。Dynesys 组和传统组术后12个月、24个月的 VAS、ODI 评分较术前组内比较均显著下降( P <0.05);Dynesys 组术后12个月、24个月的 VAS、ODI 评分较传统组下降更加明显( P <0.05)。Dynesys 组的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组( P <0.05),Dynesys 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传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后路动态稳定系统(Dynesys)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较传统方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效果更理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与闭合经皮克氏针固定两种方法对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及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月在我科就诊的76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资料,其中40例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36例采取闭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结果:经3~6个月随访,采用手术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的患者中,根据肘关节功能Cassebaum评分系统:32例分型为优,6例为良,2例为差。而采用闭合经皮克氏针固定的患者中,有33例分型为优,3例为良,其中1例出现了尺神经损伤。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的疗效较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但有发生尺神经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伴有脊髓高信号的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59例伴有脊髓高信号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手术治疗组30例(A组)和手术联合EPO治疗组29例(B组).B组术后当日给予EPO静脉注射80IU/kg,每周3次,每周监测HCT,并酌情适当增减EPO用量,使HCT维持在35%左右的理想水平,持续1个月.A组为空白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l周,术后1月,6月,12月和16月采用JOA评分体系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结果 术后12个月、16个月时B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O对于伴有脊髓高信号的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6.
胸腰椎骨折临床多见且呈上升趋势,其中有神经症状和脊柱不稳者需要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手术效果良好,但仍然有部分手术失败造成脊柱后突畸形,甚至严重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