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9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利塞膦酸钠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利塞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方法 212例绝经后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妇女,随机分成试验组105例和对照组107例。试验组患者每天服用利塞膦酸钠5mg+元素钙500mg+维生素D200IU;对照组每天服用安慰剂+元素钙500mg+维生素D200IU。治疗时间1年。观察内容:骨痛、尿N肽端交联Ⅰ型胶原(NTX/Cr)、血清骨钙素(BGP)、骨密度(BMD)、不良反应及椎体和椎体外新骨折。结果与用药前比较,试验组骨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骨代谢指标(NTx/Cr、BGP)均明显下降(P〈0.05),腰椎和髋部骨量均有显著上升(P〈O.05),L2-4骨密度上升6.667%,股骨颈骨密度上升3.412%,大转子骨密度上升4.13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各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利塞膦酸钠能有效地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骼在骨质疏松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病理性骨折,临床干预强调全程规范管理。管控要点包括:骨骼病变评估和与相关骨病的鉴别诊断;疼痛与急性骨丢失干预;骨折处理;骨折愈合促进;植入物松动预防;再骨折预防及抗骨质疏松治疗等关键点的管控。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骨量减少、骨微细结构破坏是骨质疏松症最重要的病理变化,这种病变最终将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骨折的发生。骨密度测定是临床骨质疏松诊断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性评估的重要基础指标。骨质疏松性骨折同样还受到年龄及衰老、脆性骨折史及骨折家族史、皮质激素应用、低体重指数、跌倒、饮食异常、吸烟、过量饮酒和某些疾病等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依赖或独立于骨密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不同类型双膦酸盐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 骨质疏松妇女360人,随机分成3组,所有患者每天在接受元素钙500 mg和维生素D200IU治疗的同时,分别接受羟乙膦酸钠、阿伦膦酸钠和利塞膦酸钠治疗,其中羟乙膦酸钠200 mg,bid,用2周,间歇11周后再次重复;阿伦膦酸钠10mg,qd;利塞膦酸钠5 mg,qd。3种药物治疗时间均为1年。观察内容包括:骨痛,尿N肽端交联Ⅰ型胶原,NTx和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P,骨密度,不良反应,脊柱新骨折。结果 3组患者经1年治疗,与用药前比较,骨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骨代谢指标N肽端交联Ⅰ型胶原和骨碱性磷酸酶均明显下降(P<0.01);腰椎和髋部骨量均有显著上升(P<0.01):其中阿伦膦酸钠治疗组骨密度腰椎L2-4上升5.51%,股骨颈上升2.66%,股骨粗隆上升4.37%,Ward’s区上升3.13%;利塞膦酸钠治疗组骨密度腰椎L2-4上升4.18%,股骨颈上升2.05%,股骨粗隆上升2.81%,Ward’s区上升3.08%;羟乙膦酸钠治疗组骨密度腰椎L2-4上升3.70%,股骨颈上升1.84%,股骨粗隆上升1.96%,Ward’s区上升1.50%;新骨折发生羟乙膦酸钠组4人,阿伦膦酸钠和利塞膦酸钠组均为1人;各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新型双膦酸盐阿伦膦酸钠和利塞膦酸钠更方便、高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健康管理体系中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高危人群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来自5个健康管理单位的229名慢病前期人员根据指标异常情况分为4组:血压异常组(67人);血糖异常组(38人);胆固醇异常组(71人)和骨量减少组(53人)。在1年中进行综合生活方式和行为干预,内容包括健康教育、有氧运动、平衡饮食、戒烟、补钙及日晒等。各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2个月时进行相关的血压、血糖、血脂和骨量测定。结果干预12个月后。各组的被管理者指标均取得显著改善:血压异常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下降了9.4mmHg/6.6mmHg(1mmHg=0.133kPa,t=5.93/8.29.P〈0.05);血糖异常组和血脂异常组的血糖和血脂分别下降了0.9mmol/L(t=3.69,P〈0.05)和0.5mmol/L(t=4.09,P〈0.05);而骨量减少组的腰椎骨密度上升了0.015g/cm^2(t=2.03,P〈0.05)。结论就慢病预防而言,1年的综合生活方式干预使被管理者在饮食、运动及生化学指标方面得到明显改善,这种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能有效的预防慢病的发生和发展,并应在健康管理体系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6.
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跌倒风险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与跌倒风险的关系.方法 回顾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我院门诊体检或就诊的60岁以上的绝经后老年女性共104例,根据骨密度(BMD)结果将其分为骨质疏松组53例及非骨质疏松组51例.两组的年龄、身高、体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进行平衡测定检查获知跌倒指数.结果 两组患者跌倒指数存在差异,骨质疏松组跌倒指数(49.8±3.938)高于非骨质疏松组(38.16±2.916)(t=2.376,P≤0.05).结论 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较非骨质疏松患者吏易跌倒,从而引起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应重视平衡训练,预防跌倒所致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量与血脂在利塞膦酸钠干预前后的变化.方法 12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利塞膦酸钠治疗组(利塞膦酸钠,5 mg/天,口服)和安慰剂对照组(安慰剂,每天1片),服用时间为早餐前30分钟与150 ml水同时服用,服药后30分钟内不能卧床;所有患者每天补充钙剂500 mg和维生素D200IU.腰椎和髋部骨量双能X骨密度测量和血脂检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时进行.结果 两组腰椎骨密度及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差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利塞膦酸钠治疗组腰椎骨密度上升值、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下降值均高于安慰剂组(P<0.05);股骨近端总骨密度、Ward三角骨密度及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经利塞膦酸钠干预1年,腰椎骨密度显著上升,血总胆固醇和血低密度脂蛋白显著性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口服利塞膦酸钠对绝经后妇女骨量变化的干预作用。方法223名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两组:A组(利塞膦酸钠,5mg/d,口服)和B组(安慰剂,每天1片),所有患者每天补充钙剂500mg和维生素D200IU,治疗1年。腰椎和髋部(包括股骨颈、转子间和Ward三角)骨量双能X骨密度测量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时进行。结果所有患者为骨量减少,治疗前患者的一般情况和骨量两组间无差异。治疗结束后,利塞膦酸钠组患者腰椎和股骨颈的骨量较安慰剂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结论口服利塞膦酸钠可显著提高腰椎和髋部骨量,有效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9.
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疼痛的疗效观察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疼痛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机理。方法102例骨质疏松骨痛患应用鲑鱼降钙素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3、4周及治疗后2周观察疼痛强度、疼痛缓解度。结果治疗4周、疼痛完全缓解率52.9%,明显缓解率30.4%,中度缓解率11.8%;镇痛总有效率95.1%,显效率83.3%,有效率11.8%。结论骨质疏松疼痛是多因素所致单因素改善无法根本缓解疼痛。降钙素既可能以体  相似文献   
20.
骨质疏松与退行性骨关节炎疼痛的鉴别与诊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林华 《中国医刊》2005,40(8):2-4
骨质疏松与退行性骨关节炎(又称骨质增生)是现代社会中老年人常见的运动系统疾病,它们的病因不同,病理改变亦有差异,但临床表现近似,均以疼痛为主要表现,并经常相伴,重叠发生,易造成诊断的混淆和遗漏.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探讨骨质疏松与退行性骨关节炎疼痛的病因、特点及诊断方法,提出各自的治疗措施,以期达到早期诊断、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