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围生结局。方法:对我院2014年9月—2015年4月就诊的197例瘢痕子宫分娩的产妇及新生儿结局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197例瘢痕子宫的产妇中147例剖宫产分娩(剖宫产率为74.62%),其中选择性重复剖宫产(elective repeat cesarean delivery,ERCD)129例;6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previous cesarean delivery,TOLAC),其中成功经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delivery,VBAC)50例,成功率73.53%。②ERCD组手术指征:患者意愿41例(31.78%),巨大儿21例(16.28%),高龄9例(6.98%),漏斗骨盆9例(6.98%),中央型前置胎盘6例(4.65%),其他因素43例(33.33%)。③VBAC组胎儿估计体质量较小、产后出血量多、骨盆出口直径宽、宫颈评分高、住院天数少、新生儿转儿科率高,与ER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比较VBAC与TOLAC失败转剖宫产2组,此次分娩距上次剖宫产时间VBAC组较短,自然临产率稍高,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的年龄、孕周、产后出血率、新生儿体质量及转儿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⑤VBAC组第一产程(6.37±2.12)h,第二产程(26.95±15.00)min,第三产程(5.17±1.41)min,均在正常产程范围内。结论:严格选择适应证,充分的沟通,产程中严密的监测和做好手术准备,瘢痕子宫产妇阴道试产是可行且安全的,自然临产及宫颈评分高的患者更容易阴道分娩成功,且产程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102.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全世界每年约有46万的新发病例,在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状况的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着显著的差别.现已公认,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子宫颈癌的主要病因.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可引起子宫颈癌前期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与宫颈癌.  相似文献   
103.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虽然低于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但由于卵巢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又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约2/3患者诊断时已为晚期。目前卵巢癌的治疗,仍采用以手术为主,辅以多疗程化疗的治疗方法,但是对于FIGOⅢ-Ⅳ期即晚期癌的患者,虽经广泛的手术和高强度的化疗,多数仍于2年内复发,患者5年生存率在近20年来一直徘徊在约15%~30%,明显低于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美国每年因卵巢癌死亡的人数甚至超过了其他所有妇科肿瘤所引起的死亡人数的总和。  相似文献   
104.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临床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在老年人中发病情况以及早期诊断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的意义。方法 总结2002年7月~2004年6月在我院社区腰背疼痛老年病人90例及入院老年骨折病人38例。共128例,其中女性103例,男性25例;手术患者女性27例,男性11例。所有病例均经X线脊椎正、侧片检查,除外其他骨科疾病,并判断其是否存在有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并分析误、漏诊率。结果 128例患者中56.25%发现有一个或多个椎体骨折(72例),72例骨折患者中17例存在两个椎体骨折(13.28%,17/128),5例存在两个以椎体骨折(5/128,3.9l%)。72例骨折患者中有4例患者从未就诊,68例平均有1~10次病历就诊史。在有就诊史的68例患者中,51.47%存在明显的漏、误诊(35例)。结论 正确诊断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对于及时治疗骨质疏松症是极为重要;首次非暴力脊柱骨骨折的正确诊断为预防再次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5.
一、总论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最终增加骨折发病率的一种全身性骨病。骨量的诊断至今仍是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危险因素,以及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的HPV亚型分布情况。方法前瞻性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阴道镜室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进行宫颈活检后病理组织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患者,共计300例,收集患者的年龄、吸烟史、有无宫颈糜烂及阴道炎、初次性生活的年龄及孕产史的情况,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SIL的危险因素。结果 HPV16亚型感染以及宫颈糜烂是HSIL的显著高危因素(P<0.05),OR值分别为3.143、2.138。在300例患者中,HPV总感染率前5位的亚型依次为HPV16(24.7%)、52(9.3%)、58(5.7%)、18(4.0%)、51(2.7%)。具体到不同CIN级别中,HPV的感染率又有所差别,在CIN I中,HPV感染率排名前5位的亚型依次为HPV16、52、58、18、56。在CIN II中,HPV感染率排名前5位的亚型依次为HPV16、58、52、51、18;在CIN III中HPV感染率排名前5位的亚型依次为HPV 16、52、58、18、51。HSIL与HPV感染种类无关(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中,感染HPV亚型前5位分别为HPV 16、52、58、18、51。HPV16亚型感染以及宫颈糜烂是HSIL的独立危险因素。HSIL与HPV感染种类无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在早期无痛人工流产中宫腔观察吸引手术系统的手术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计划生育门诊就诊且自愿要求行早期人工流产手术的妇女1 309例,其中自愿要求使用宫腔观察吸引手术系统行早期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妇女659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要求使用传统负压吸引装置行早期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妇女6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情况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手术时间(4. 63±0. 32 min vs. 4. 65±0. 33 min)、术中出血情况(12. 78±2. 38 ml vs. 12. 92±2. 10 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术后月经恢复时间(33. 4±2. 27 d)及月经量减少发生率(8. 04%)明显低于对照组(34. 1±2. 21 d,12.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人工流产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研究组人工流产不全的发生率(0. 91%)明显低于对照组(3. 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两组在其他并发症包括人工流产综合征、子宫穿孔、漏吸、闭经、感染、宫颈粘连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传统负压吸引人工流产相比,使用宫腔观察吸引手术系统进行人工流产更具有安全、直观等特点,术后月经恢复时间短,宫腔残留等并发症及二次清宫的发生率低,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08.
109.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增加是目前和将来一段时间内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识别并评价每个个体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并预防性用药是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基因疾病,其中遗传因素在骨质疏松的发生中占70%~80%,因此,目前大量研究的目的 是检测哪种基因变异会导致骨质疏松发病率增加.OPG-RANKL-RANK系统作为调节破骨细胞分化成熟的关键环节,理所当然的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但其作为骨质疏松侯选基因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还有待阐明,利用这些基因的SNP筛查绝经后骨质疏松易感人群,对这部分人群进行预防性用药可以更有效的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0.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多数发生在年龄30 ~ 50岁妇女(70%~80%).1病因关于子宫肌瘤的病因目前不确切,其发生可能与女性性激素相关.研究认为肌瘤组织局部对雌激素的高敏感性是肌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孕激素有促进肌瘤有丝分裂活动、刺激肌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