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14篇
  1篇
肿瘤学   1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背景与目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生长缓慢,无典型临床症状,常伴有肺转移、脑转移或骨转移等远处转移。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ASPS的临床特点,评估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8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心的15例ASP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女性9例,男性6例)、年龄(≤30岁8例,>30岁7例)、肿瘤大小(直径>5 cm 11例,≤5 cm 4例)、肿瘤原发部位(软组织12例,骨骼3例)、有无远处转移(6例未见转移,9例有肺、骨或脑转移)、术后局部复发情况(2例)、术后是否接受放疗(9例接受放疗,6例未接受放疗)及术后是否接受化疗(11例接受化疗,4例未接受化疗,方案MAID:多柔比星,氮唏米胺,异环磷酰胺)等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随访。结果:患者性别、年龄对预后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小、部位及有无远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15例患者随访时间为7~76个月,接受广泛或边缘切除后只有2例局部复发,但远处转移率较高。患者预后较差,其中无瘤生存6例,带瘤生存4例,死亡5例,中位生存时间为42.0个月,5年生存率为41.7%。在本研究中,患者并没有从术后放化疗中受益。结论:ASPS是高度恶性软组织肿瘤。患者预后较差,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远低于整体生存率。但由于本研究病例较少,还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2.
Guo W  Tang XD  Tang S  Yang Y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2):805-808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成骨肉瘤、尤文肉瘤的可行性。方法自2002年12月至2005年6月,32例转移性成骨肉瘤、尤文肉瘤患者接受了以三氧化二砷为主的二线化疗方案。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7~32岁。成骨肉瘤27例,尤文肉瘤5例;肿瘤转移部位包括肺转移25例,多发骨转移7例。所有病例均为手术后患者,术前及术后共接受过4~6周期的规范化疗。化疗方案:三氧化二砷、VP-16、紫杉醇。化疗2个周期28例,3个周期4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0个月。经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2个疗程后,5例完全缓解(15.6%),转移病灶消失,无新发病灶出现;6例部分缓解(18.8%);13例稳定(40.6%),转移病灶无明显缩小,但出现明显钙化,其中完全钙化2例,部分钙化11例;8例进展(25%),肿瘤体积增大或转移数目增多。21例治疗前碱性磷酸酶或乳酸脱氢酶增高的病例,9例(42.9%)明显下降。32例患者中病情持续稳定,肿瘤得到控制者24例,病情加重5例,死亡3例。结论三氧化二砷是一种低毒、有效的化疗药物,对于Ⅲ期成骨肉瘤、尤文肉瘤患者有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3.
手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多发性脊柱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ang XD  Guo W  Yang RL  Li DS  Yang Y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4):225-228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多发性脊柱肿瘤的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01年2月至2003年11月,采用手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包括转移瘤、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等在内的多发性脊柱肿瘤患者20例,男性13例,女性7例。病变累及2个脊椎节段者5例,3~4个节段者11例,5个或以上节段者4例。所有患者均存在神经系统损害和严重疼痛,术前Tomita评分,平均7.2分(3~9分)。结果20例患者中17例(85%)术后疼痛得到缓解,12例有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中,10例术后麻痹症状改善。术前Frankel分级为B级的患者1例术后改善为C级;1例术前Frankel A级的患者术后无明显变化。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主要与骨水泥渗漏有关:硬膜外少量渗漏2例3椎,椎旁渗漏2例2椎,沿椎旁静脉渗漏和椎问盘内渗漏各1例。结论选择适当病例,对多发性脊柱肿瘤病例采用外科手术联合椎体成形术以及综合其他治疗方法,可以更好的缓解疼痛,改善神经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4.
目的检测尤文肉瘤细胞A673和树突细胞(DC)融合构建的肿瘤疫苗对尤文肉瘤细胞株A673的杀伤作用。方法应用促融合剂PEG对尤文肉瘤A673细胞和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生的树突细胞进行融合。利用细胞因子hGMCSF和hIL4从PBMC诱生DC,并对其表型进行流式细胞仪(FCM)分析,红色荧光染料PKH26标记A673细胞,绿色荧光染料PKH67标记DC,应用促融合剂PEG融合后光镜及电镜观察DC细胞和融合细胞形态,FCM检测融合效率,通过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其免疫刺激活性。通过IFNγELISA法产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量,通过51Cr细胞杀伤试验检测融合细胞对A673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FCM检测出从PBMC成功诱生出CD83、CD80、CD86及HLADR高表达的成熟DC。DCs/A673融合细胞的融合效率达到23%,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显示DCs/A673融合细胞有很强的免疫刺激活性。IFNγ分泌检测显示DCs/A673融合细胞组较对照组产生CTL水平显著增高。51Cr释放法检测融合细胞体外诱导抗原特异的CTL,融合细胞激活的CTL对肿瘤细胞系A673细胞的杀伤作用强于DCA673混合组、DC组、A673组的CTL(P<0.05),作用较对照各组显著增强。结论DC与A673细胞融合体外致敏自体T淋巴细胞能生成抗原特异CTL对尤文肉瘤细胞A673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骨肉瘤患者治疗前SAP(serumalkalinephosphatase)值升高对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1 1 7例骨肉瘤患者 ( 1 9例在就诊时发现转移 ,98例未发现转移 )治疗前SAP值水平的测定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 1 )就诊时已经发生转移的患者中 ,SAP值显著升高的人数明显高于就诊时没有发生转移的SAP值显著升高的人数 ( 68 4%和 3 6 7% ;P <0 0 5 ) ,( 2 )经过治疗后 ,就诊时没有发生转移的患者中 ,SAP值水平增高的患者再次发生转移和复发的比例明显高于SAP值水平正常的患者 ( 3 3 8%和 1 1 1 % ;P <0 0 5 ) ,( 3 )就诊时SAP值水平高的患者中 ,其治疗后转移复发率高于SAP值水平正常的患者 ( 3 9%和1 3 3 % ;P <0 0 1 ) ,而且 ,治疗前SAP值越高 ,即使通过正规的治疗 ,其治疗后转移、复发率也越高 (≤ 1 9岁 ,P<0 0 1 ;≥ 2 0岁 ,P <0 0 5 )。 ( 4 )大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 (包括化疗、术前化疗和手术 ) ,SAP值有下降和恢复正常的趋势 ,并且化疗前后和手术前后SAP值有显著的统计学意 (P≤ 0 0 0 1 )。但是 ,手术后SAP值水平与肿瘤的转移、复发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P =0 42 2 )。结论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证明 :对于骨肉瘤患者来说 ,治疗前SAP值水平与患者的预后有相关性 ,对骨肉瘤患者治疗前S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辅助开放手术姑息性治疗脊柱转移癌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4月~2015年1月接受射频消融辅助开放手术姑息性治疗的30例脊柱转移癌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56±14岁(17~80岁);单纯胸椎17例,单纯腰椎9例,胸腰椎均受累4例;原发肿瘤包括肺癌6例,肾癌5例,肝癌、乳腺癌、多形性未分化肉瘤、前列腺癌、甲状腺癌各2例,其他脏器来源转移癌9例;患者均在后路开放手术过程中接受病灶射频消融。观测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肿瘤局部控制情况。结果: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1083±1193ml(250~5400ml),并发症包括脑脊液漏3例、无症状骨水泥渗漏2例、术后血肿形成1例、伤口感染1例,其中脑脊液漏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硬膜外血肿行急诊血肿清除后神经功能恢复,伤口感染经清创后痊愈。患者术前平均疼痛VAS评分4.3分,术后1个月时平均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4),共计26例(86.7%)患者术后获得疼痛缓解。所有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获得改善或保持稳定;平均随访10±8个月,随访期内3例患者脊柱原病灶部位出现进展。结论:射频消融辅助开放手术方式姑息性治疗脊柱转移癌,可以在手术创伤较小的前提下获得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良好的疼痛和神经功能改善及满意的肿瘤局部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7.
目的:回顾性分析肢体长骨骨巨细胞瘤伴发病理性骨折病例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策略。方法:199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四肢长骨骨巨细胞瘤伴发病理性骨折病例,收集性别、年龄、骨折部位、外科治疗方式、术后并发症、肢体功能、肿瘤学随访(复发、转移)等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连续变量和二分类变量分别应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201例肢体长骨骨巨细胞瘤患者中发生病理性骨折33例(16.42%),男/女性别比为1.06,初诊中位年龄33岁(15~62岁)。病理性骨折发生部位以股骨远端最为常见(17例/81例,20.99%),以下依次为股骨近端(5例/13例,38.46%)、胫骨近端(5例/54例,9.26%)、肱骨近端(4例/13例,30.77%)和桡骨远端(2例/16例,12.50%)。9例病理性骨折累及关节面。11例患者接受扩大的囊内刮除手术,22例接受大块切除术。重建方式包括:人工假体重建20例,自体髂骨和人工骨混合植骨7例,骨水泥填充3例,自体腓骨移植2例,异体半关节移植1例。9例患者行二次手术(27.3%),主要原因包括局部复发和假体相关并发症。假体置换组患者术后平均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 MSTS)评分为81%,其他重建方式平均评分为82%。结论:扩大的囊内刮除和整块切除是骨巨细胞瘤伴发病理性骨折的两种常用手术方式。囊内刮除术后局部复发率较高,但瘤段截除术后的植入物相关并发症同样可能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格外谨慎。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高渗盐水灭活自体骨的愈合过程和生物力学强度的变化,以评价自体骨高渗盐水灭活再植手术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新西兰大白兔尺骨段高渗盐水灭活模型,以自身对侧尺骨段生理盐水浸泡后原位再植作为对照,分别于3、6、12、24周行X线检查、三点弯曲负荷实验检查和HE染色组织学检查,对两组间生物力学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X线片显示灭活骨于12周达到骨性愈合;观察组织切片,愈合过程中成骨细胞逐渐增多,分泌类骨质,新骨形成;最大破坏载荷逐渐升高,24周后达到最高[对照侧(206.25±16.64) N, 实验侧(196.88±8.24) N,P>0.05]。结论: 高渗盐水使灭活骨愈合过程减慢,但最终灭活骨通过膜内化骨和软骨内化骨达到愈合,其中以软骨内化骨为主,生物力学强度随时间的延长进行性的升高。  相似文献   
99.
肢体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的方法及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骨肿瘤的治疗已进入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新辅助化疗及广泛性切除的理念已得到广泛推广。保肢手术已成为治疗肢体恶性骨肿瘤的经典方法,新辅助化疗能早期消灭微小转移灶并能缩小原发肿瘤,有利于随后的保肢治疗,还可能通过评估肿瘤对化疗的反应,提供体内化疗敏感性试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构建尤文肉瘤融合基因EWS-FLI1重组腺病毒,利用此腺病毒感染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培养树突细胞(DC),检测感染后的DC致敏的淋巴细胞对尤文肉瘤细胞系的杀伤作用.方法:将质粒Pec1/ EWS-FLI1酶切,切出的EWS-FLI1 cDNA片段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的hCMV启动子下游.将穿梭质粒和骨架质粒共同转化大肠杆菌BJ5183菌株,获得同源重组后的腺病毒质粒pADeasy-1/ EWS-FLI1.将此质粒转染293细胞,包装产生腺病毒Ad EWS-FLI1.扩增、纯化产生高滴度的Ad EWS-FLI1.转染PBMC并经过鉴定后致敏淋巴细胞,4 h 51Cr释放试验测定致敏后的淋巴细胞对尤文肉瘤细胞系的杀伤作用.结果: 同源重组后产生的pADeasy-1/ EWS-FLI1经PCR鉴定构建成功,纯化后的滴度为4×1010/mL.转染PBMC后,RT-PCR证实有EWS-FLI1 mRNA的转录.致敏后的淋巴细胞对尤文肉瘤细胞系有明显的杀伤作用,效靶比在40:1时,对尤文肉瘤673细胞系的杀伤率为35.1800%±0.0128%,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重组腺病毒Ad EWS-FLI1构建成功,并能在PBMC中稳定有效地表达,Ad EWS-FLI1转染的DC可高效地诱发机体T细胞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