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5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03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326篇
内科学   13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61篇
综合类   158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64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患者女,38岁。因“子宫肌瘤”入院。体检发现患者腹壁发育异常,腹白线增宽,自剑下至脐下腹壁局部膨隆。超声检查:上腹部横切面扫查时见腹直肌于腹中线处连续性中断,该处呈窄带样中强回声,厚约0.2cm(其后壁至表皮约0.4cm),宽约1.8cm(图1),与两侧的腹直肌鞘相延续,左右侧腹直肌对称;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比较脑循环治疗仪电刺激小脑顶核与其他物理因子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脑循环治疗组38例,显效28例,有效9例,头晕加重1例,显效率74%,总有效率97%,常规治疗组36例,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显效率47%,总有效率74%。结论:脑循环治疗能显著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头晕等症状。  相似文献   
83.
目的:评估p53蛋白、p21,CD44v,P-糖蛋白及常用临床病理指标对判断肺癌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1998-02/07收治的肺癌患者30例,所有患者在术前均未接受过化疗或放疗。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冻存的肺癌及10例相应远离肿瘤部位的正常肺组织中p21,CD44v,P-糖蛋白、p53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指标,与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及生存期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精确概率法进行检验,同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①肺癌组织中p53蛋白、p21,CD44v,P-糖蛋白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远癌肺组织(P<0.01)。②p53蛋白、CD44v,P-糖蛋白阳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P<0.05)。吸烟患者5年生存率亦明显低于不吸烟的患者(12%比62%,P<0.05)。随着病理分期的增加、肿瘤直径的增大和分化程度的降低,患者5年生存率亦呈下降趋势(P<0.01或0.05)。③单因素分析表明,影响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因素为p53蛋白、CD44v、P-糖蛋白的异常表达、患者是否吸烟及手术时p-TNM分期、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P<0.05或0.01)。④多因素分析则显示,仅p53的异常表达、患者是否吸烟及p-TNM分期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期的独立预后指标。结论:p53蛋白、CD44v、P-糖蛋白的异常表达、患者是否吸烟、p-TNM分期、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对肺癌预后有重要意义,其中p53蛋白的异常表达、患者是否吸烟和p-TNM分期可能是更有价值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84.
目的:评价外周静脉注射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对心内膜缘显像的增强作用。方法:分别在基础和非线性成像条件下,对30例患者注射声诺维,用二维超声进行观察心内膜缘显像的改善。结果:造影剂在右心腔显影后立即在左心腔显影,原来显示欠清的左、右室心内膜缘得到满意的显影,且对心电图、血压、心率、血象、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等均无影响,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声诺维是一安全的跨肺循环的的声学造影剂,可增强心内膜缘的显影。  相似文献   
85.
Nucleus直电极人工耳蜗植入对不同频率残余听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Nucleus直电极人工耳蜗植入对各频率残余听力的影响。探讨耳蜗直电极植入的听力学安全性及其创伤特点。方法:分析23例手术前后能够良好配合纯音听力检查,中耳内耳无明显改善,尚未接受人工耳蜗电刺激的单侧Nucleus直电极人工耳蜗植入的残余听力变化情况。结果:术前植入侧残余听力在术后有所保留占60%。将最大输出无反应时的听阈值计为最大输出加上5dB HL,经非参数检验:植入侧1kHz以下各频率的残余听力较术前平均损失约6dB HL,差别有极显性的意义(P值均<0.01);植入侧2kHz以上各频率及非植入侧各频率较术前平均损失<1dB HL,差别无显性的意义(P值均>0.05)。结论:Nucleus直电极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植入耳多数仍可保留部分残余听力,但其损失在1kHz以下频率重于2kHz以上频率。  相似文献   
86.
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调查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并与健康人作对照,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患者一般情况、多种生化检查结果及糖尿病相关问题。结果: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的得分显著低于健康人,生存质量各维度的得分有的与多种因素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结论: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显著降低,影响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是多样的。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与神经传导速度的关系。方法对172例DPN患者按气虚、阴虚、阳虚、血瘀、痰湿进行中医证候归类,5级记分法量化评分,并进行常规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测。结果中医证候出现频率阴虚、血瘀〉50%;高龄组阳虚证候比重及积分高于低龄组(P〈0.05);血瘀、阳虚证候积分随着病程的延长明显增高(P〈0.01)。神经系统症状、体征评分与阴虚、阳虚、血瘀积分呈正相关;空腹血糖(FBG)与气虚积分、脂蛋白a与阴虚积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阳虚积分呈正相关;NCV异常组中的阴虚、血瘀证候比例高于各自正常组,而气虚、痰湿证候反之,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血瘀积分越高,NCV异常越明显。病程、FBG、收缩压(SBP)、同时并发糖尿病肾病(D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神经系统体征评分是NCV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PN临床证候以阴虚、血瘀为主,阳虚、血瘀越明显,神经传导速度越慢;病程延长、FBG和SBP升高、合并DN和DR及神经系统体征评分增加是NCV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8.
目的评价1,6-二磷酸果糖注射液(FDP)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症状发生在72 h以内的颈内动脉系统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被随机分配至FDP或安慰剂2个治疗组,治疗10 d.除研究用药外,两组均同时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常用的药物.有效性终点为治疗11d及21 d时的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安全性及耐受性评价指标为实验室检查、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自2001年11月至2002年7月在4个中心共入选200例患者,FDP组101例,安慰剂组99例.治疗11d时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62).21 d时FDP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优于安慰剂组(P=0.0438).FDP组除5例发生注射部位相关的疼痛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初步研究结果显示:FDP治疗症状发生在72 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是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89.
胰岛细胞内分泌肿瘤,已知有6种:胰岛素瘤(Insulinoma)、胃泌素瘤(Gastrinoma)、胰高血糖索瘤(Glucagonoma)、生长激索释放抑制激素瘸(Somatostatinoma)、类癌(Carcinoid)、舒血管肠肽瘤(Vipoma)等,均能引起临床各种不同的症状。由于胰岛细胞的肿瘤很小,最有的超声检查可以发现,但也有的不能被发现。近年来,高分辨力、高频探头的应用,对胰岛细胞内分秘肿瘤,必将能早期发现,进行定位,通过手术切除、病人可完全治愈。  相似文献   
90.
目的本研究尝试由护士对住院患者开展简短的饮酒问题早期干预,观察干预对于患者饮酒状况改善的情况。方法对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019例住院内外科患者使用酒精依赖性疾患识别测验(AUDIT)进行饮酒状况的筛查,筛查出问题饮酒者,即危险饮酒者和有害饮酒者后,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即早期干预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护士有关饮酒问题的20min简短干预,1年后使用AUDIT随访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饮酒状况都有明显的改善(P<0.01),但实验组AUDIT总分下降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中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属于危险饮酒或有害饮酒。护士开展的简短干预对于患者改善饮酒状况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如何修订更符合文化背景的干预内容,寻找改善饮酒问题的有效成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