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ED)术中保留腰椎黄韧带的方法、技巧、影响因素和初步疗效评价。方法选择单节段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78例试行术中保留椎板间黄韧带,按是否成功实施保留黄韧带分组(A组:保留组;B组:放弃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病理分型、椎板间隙大小、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进行比较,总结手术方法及技巧,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及腰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定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及椎板间隙大小经t检验存在显著差异。而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分型经卡方检验无差异。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经t检验无显著差异。VAS及ODI评定结果显示患者手术前后的VAS及ODI分值改变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CT显示硬脊膜囊及神经根粘连轻微。结论年龄小、病程短及椎板间隙大的患者行MED时易于术中保留椎板间黄韧带,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分型与能否成功保留黄韧带无相关性,保留黄韧带与否不影响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提倡MED尽量保留黄韧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I在辅助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中的价值。方法采用MRI辅助PKP术前计划,对24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进行了手术治疗。结果本组获随访24~36个月,VAS评定结果显示手术前后的VAS分值改变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RI辅助PKP术前计划非常必要,可以帮助确定病变椎体。  相似文献   
13.
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2002年8月~2004年8月采用显微内窥镜下自动经皮穿刺切吸术(APLD)治疗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LDH)2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白明  银和平 《中国临床康复》2011,(16):2937-2940
背景:近几年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获得很好临床疗效,但其使用的传统填充物骨水泥有诸多缺点,而可注射硫酸钙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有效的骨替代材料,作为充填强化的方法,弥补了骨水泥的不足。目的:分析和总结1975年以来骨水泥与可注射硫酸钙在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应用研究,寻求适合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理想新型充填材料。方法:分别以"骨质疏松症,椎体后凸成形术,硫酸钙,骨水泥","Osteoporosis、percutaueous kyphoplasty(PKP)、calcium sulfate cement(CSC)、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1975-01/2009-12有关文章。纳入有关椎体后凸成形术填充材料的文献,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和内容重复者,保留25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目前骨水泥(PMMA)仍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椎体成形材料,适合应用于严重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治疗,但还存在骨水泥的渗漏等诸多缺点。可注射硫酸钙作为填充物生物相容性好,是安全有效的骨替代材料,其抗压强度相当于松质骨,可用于负重,无聚热反应(〈30℃),即使渗漏对周围组织及神经的损害很小,可完全被生物降解吸收,具有良好的微孔性,作为支架材料可吸附干细胞、成骨细胞、生物因子或化疗药物,但也存在可注射性差,止痛效果不如骨水泥明显等不足。因此研究开发出一种理想填充材料,供临床使用是今后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同轴显微内镜下切吸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同轴显微内镜下切吸加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入路方法、操作要点、注意事项和疗效.方法 自2005年2月~2007年2月,对8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同轴显微内镜下切吸加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5~55 min,平均35 min;出血量小于5 ml;术中、术后均无任何并发症发生.随防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按照Macnab标准进行床I临疗效评定:优48例,良33例,可4例,差2例.结论 应用同轴显微内镜下切吸加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电视监视下操作、创伤小、不出血、不干扰椎管内环境、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背景:近几年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获得很好临床疗效,但其使用的传统填充物骨水泥有诸多缺点,而可注射硫酸钙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有效的骨替代材料,作为充填强化的方法,弥补了骨水泥的不足。 目的:分析和总结1975年以来骨水泥与可注射硫酸钙在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应用研究,寻求适合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理想新型充填材料。 方法:分别以“骨质疏松症,椎体后凸成形术,硫酸钙,骨水泥”,“Osteoporosis、percutaueous kyphoplasty(PKP)、calcium sulfate cement(CSC)、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及PubMed 数据库1975-01/2009-12有关文章。纳入有关椎体后凸成形术填充材料的文献,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和内容重复者,保留25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 结果与结论:目前骨水泥(PMMA)仍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椎体成形材料,适合应用于严重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治疗,但还存在骨水泥的渗漏等诸多缺点。可注射硫酸钙作为填充物生物相容性好,是安全有效的骨替代材料,其抗压强度相当于松质骨,可用于负重,无聚热反应(< 30 ℃),即使渗漏对周围组织及神经的损害很小,可完全被生物降解吸收,具有良好的微孔性,作为支架材料可吸附干细胞、成骨细胞、生物因子或化疗药物,但也存在可注射性差,止痛效果不如骨水泥明显等不足。因此研究开发出一种理想填充材料,供临床使用是今后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