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结合健康查体资料分析,评价中老年人健康查体对Lev氏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近9年来40岁以上16089例中老年健康查体资料,符合:(1)心脏超声及X线有心脏/大血管钙化及僵硬;(2)心电图表现双侧束支阻滞并进行性加重,有向严重房室传导障碍方向发展的趋势;(3)无器质性心脏病临床证据条件者列为Lev氏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 (lipocalin 2,LCN2)、骨代谢指标与中年女性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253名汉族女性资料,通过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测量其腰椎和股骨颈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测量LCN2、I型胶原的羧基末端交联端肽(type I collage cross-linked-telopeptide, CTX)、骨钙蛋白(osteocalcin ,OCN)和肌酸酐(screatinine ,Scr)的血清水平。结果 LCN2与腰椎和股骨颈的BMD呈负相关。LCN2和CTX、OCN、年龄、Scr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调整年龄和Scr后,LCN2、BMDs和OCN之间的相关性消失,但LCN2仍与CTX呈正相关。LCN2的血清浓度在有和没有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受试者之间没有显示出显著差异。在多变量回归分析中,LCN2是血清CTX变化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结论 在中年女性中,血清LCN2水平、BMD和OCN之间的关系受到年龄和Scr的干扰。虽然LCN2与CTX呈正相关,但相关性非常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岛地区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人群患病情况及全身血管损伤情况。方法对青岛市30岁以上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血压、临床生化指标检测、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网膜中央动脉直径(CRAE)及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情况。结果 4 346名调查者中,正常高值血压1 165人(26.8%),高血压1 739例(40.0%),男性高血压患病率44.8%,女性36.8%,30~39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9.7%,40~49岁22.4%,50~59岁42.1%,60~69岁(63.2%),≥70岁74.6%。正常高值血压组与高血压组人群年龄、体重指数(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尿酸(UA)水平均高于正常血压组,高血压组均高于正常高值血压组(P<0.05)。高血压组合并3种及≥4种危险因素人数比例高于正常高值血压组及正常血压组(P<0.05)。高血压组UACR、ba PWV、CRAE异常率高于正常高值血压组及正常血压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均是UACR、ba PWV、CRA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青岛市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及高血压人群均合并有多种代谢异常及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且已经发生血管损伤,应加强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及高血压人群的健康教育,积极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该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行PCI、同时给予血栓抽吸治疗的65例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行直接PCI的65例急性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预后。结果在TIMI 3级、ST段回落50%、再灌注心律失常等近期预后指标上,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再住院率、死亡率、LVEF>50%例数等远期预后指标上,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LVEF>50%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给予急性STEMI患者行PCI的同时给予血栓抽吸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但是对再住院率、死亡率、LVEF值等远期预后的影响较小,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是体内唯一的合成激素。胰岛素具有促进脂肪的生成,减少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的生成,增加脂肪酸的转运;可以促进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胰岛素应用不足会导致胆囊炎患者发生胆囊坏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分析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986例,回溯性分析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应用Logistics多因素分析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986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38例,感染率为14%;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率最高,分别有33例和35例,占23.91%及25.36%;年龄≥70岁、住院天数>14d、探视过多过频、有ICU住院史、手术、住院期间外出检查、慢性基础疾病和意识障碍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Logistics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OR=10.235,P<0.05)、住院天数(OR=6.253,P<0.05)、探视过多过频(OR=5.241,P<0.05)、手术(OR=4.526,P<0.05)以及慢性基础疾病(OR=4.325,P<0.05)为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风险较高,临床应增强对相关影响因素的认识,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