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2.
何靖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7,33(11):1052-1052
<正>患者,女,48岁,因"右手外伤2h"入院,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右侧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青霉素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否认耳疾病病史,否认耳毒性药物使用史。术前检查:血常规提示轻度贫血,凝血常规正常,ECG正常,ASAⅡ级,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术前常规禁食8h,禁饮6h。手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和苯巴比妥钠0.1g。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HR、NIBP、SpO_2,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肺部超声技术与纤维支气管镜用于支气管封堵器定位方面的优劣。方法:择期经左侧开胸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5例。麻醉诱导后,经口插入7.5#加强型气管导管,之后采用盲法放置支气管封堵器至一侧支气管。2组患者分别采用肺部超声检查(L组)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B组)方法定位封堵器位置并判断肺隔离效果,确定套囊位置良好后,摆放右侧卧位,之后再次判断肺隔离情况。记录L组和B组2次判断肺隔离情况所需要的总时间、术中封堵器调整的次数、术中肺萎陷满意度评分以及患者2次定位前及定位过程中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心率(heart rate,HR)及气道峰值压(peak airway pressure,PAW)的水平。结果:L组和B组确定肺隔离时间、肺萎陷满意度评分术中套囊调整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L组2次判断肺隔离时的HR、MAP及PAW较判断前无明显变化(P > 0.05),B组2次判断肺隔离时的HR、MAP及PAW明显高于纤维支气管镜置入前(P < 0.05)。结论:肺部超声判断支气管封堵器肺隔离效果与纤维支气管镜相近,但肺部超声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于纤维支气管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LH)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应用氢吗啡酮联合纳布啡静脉自控镇痛(PCIA)控制疼痛的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LH手术,在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联合纳布啡用于术后PCIA,而在观察组给予氢吗啡酮联合纳布啡用于术后PICA。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后疼痛程度,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和NK细胞百分比。结果 在术后24 h,观察组静态VAS和动态VAS分别为(2.5±0.8)分和(3.7±1.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3±1.2)分和(5.8±1.7),P<0.05】,在术后72 h,静态VAS和动态VAS分别为(1.1±0.4)分和(3.2±0.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6±0.7)分和(5.1±1.3),P<0.05】;术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7 d,观察组外周血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和NK细胞百分比分别为(76.3±7.5)%、(36.8±4.9)%、(32.5±3.2)%和(16.3±2.9)%,与对照组【分别为(75.2±7.4)%、(37.6±4.4)%、(31.2±3.4)%和(17.4±2.6)%】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氢吗啡酮联合纳布啡用于LH后PCIA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老年患者下肢骨折的人数日渐增多。由于外科和麻醉技术的进步以及老年患者对生存质量要求的提高,更多的下肢骨折老年患者选择手术治疗。而老年患者往往并存多种疾病,加之此类手术常常创伤大、出血多、术后疼痛严重,因此老年患者行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常常合并多种并发症且术后死亡率较高。这是包括麻醉科医师在内的围术期相关专业医师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主要对老年下肢骨折术后转归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综述,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丙泊酚辅助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气腹体位对呼吸及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108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根据手术类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两组患者采取不同体位进行手术治疗,采集两组患者气腹前(T0)、气腹后10min(T1)、体位改变后15min(T2)、体位改变后30min(T3)及撤除气腹并恢复体位10min (T4)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PETCO2、气道峰压(Ppeak)并进行比较。结果 T1、T2、T3时点两组患者MAP、HR、Ppeak及PETCO2与T0期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T2、T3时点MAP、Ppeak、PETCO2明显高于对照组,T4时点观察组MAP及H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中体位是影响呼吸及循环功能的主要因素,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及手术操作选择最为适宜的体位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行下肢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2年内死亡的预测因素.方法 收集择期行下肢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2年内的生存状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2年内死亡的预测因素,再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中采用轻度过度通气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肩痛(PLSP)的影响。
方法:选择2023年1—9月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2例,年龄18~64岁,BMI 18.5~32.0 kg/m2,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术中观察组予轻度过度通气,维持PETCO2 30~33 mmHg;对照组予常规机械通气,维持PETCO2 35~40 mmHg。记录术后12、24、48、72 h及术后1周PLSP例数、PLSP的VAS疼痛评分。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后15 min、术毕即刻及术后24 h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记录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拔管时间、心动过缓(HR<50次/分)和低血压(SBP<90 mmHg)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后72 h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周内补救镇痛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12、24、48、72 h及术后1周PLSP发生率和PLSP的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气腹后15 min、术毕即刻PaCO2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拔管时间、术中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发生率、术后72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术后1周内补救镇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采用轻度过度通气,可有效降低术后1周PLSP发生率以及疼痛程度,且不增加术后72 h内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氢气吸入治疗是否能减轻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应激反应。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呼吸科ASA分级I~III级择期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患者。分为氢气组和氧气组,分别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3天持续鼻导管吸入氢氧混合气体(H2/O2:66.6%/33.3%)和低浓度氧气(O2:30%)6 h,观察纤支镜检查20 min内患者呛咳和体动情况,记录麻醉前(T1)、纤支镜达声门即刻(T2)、纤支镜达气管隆突即刻(T3)、检查完毕即刻(T4)、检查完毕10 min(T5)的生命体征(BP、HR、RR、SpO2),比较术中两组的麻醉药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随访两组的检查舒适满意度。结果 氢气组患者纤支镜检查术中呛咳和体动情况明显少于氧气组(P<0.05)。在T2和T3时间点,氢气组MAP、HR和RR上升的均值低于氧气组(P<0.05)。氢气组患者发生咳嗽和体动的次数低于氧气组(P<0.05),丙泊酚用量少于氧气组,拔除喉罩恢复自主呼吸的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