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对规范开展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临床试验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脊髓损伤后再生修复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成果。目前,除继续致力于基础研究之外.一些研究者开始进行一些新的干预策略的临床试验,而细胞移植是其中较为活跃的方向。在此方面,国内部分研究者或医疗机构做了大量的工作,单纯从接受治疗的病例数量上看,可以说走到了国际的前列。但由于涉及到严格临床试验的某些原则,加之作为一种复杂疾患及非药物临床试验的特殊性,对这些工作目前也存在一些争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后长期培养的可行性。方法:自成人红骨髓分离培养BMSCs,通过克隆培养、成骨分化、成脂肪分化鉴定其特性,取第3代细胞重新接种,经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预诱导及β-巯基乙醇诱导后,换维持培养液维持培养,观察其分化及生长情况。结果:成神经元诱导分化0.5h后,多数细胞即开始呈现出神经元样外观,5h后绝大多数细胞表现出典型的神经元样外观,维持培养1周后,大多数细胞继续维持神经元样外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65%±3.3%的细胞微管相关蛋白-2染色阳性,43%±2.1%的细胞神经微丝-160染色阳性。结论:成人BMSCs经诱导后半数左右的细胞可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在优化的培养体系中,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可存活1周以上。  相似文献   
3.
外固定器结合软组织移植治疗指骨间关节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型外固定器结合一期软组织移植治疗开放性指骨间关节周围骨折脱位的优缺点.方法 对开放性手部指骨间关节骨折脱位12例(13指),采用微型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固定固定骨折,修复损伤的韧带和掌板,修复或桥接修复损伤的血管神经,皮瓣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结果 随访6个月~2年,所有指体全部存活,皮瓣顺利成活,外固定架平均固定37 d,骨折均愈合.手指感觉恢复达S3+~S4;关节活动度:近指骨间关节活动范围25°~90°;远指骨问关节活动范围5°~20°.结论 微型外固定器结合一期软组织移植治疗开放性指骨间关节骨折脱位,利于保持骨折和关节位置,利于软组织损伤修复,是治疗复杂手外伤的可靠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山羊腰椎间盘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蛋白基因产物9.5(protein gene product 9.5,PGP9.5)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神经纤维在损伤椎间盘内的分布,探讨山羊椎间盘损伤后是否出现神经内生长。方法:15只6月龄山羊,用直径1.2mm的穿刺针刀刺伤L5/6椎间盘前纤维环全层和L6/7椎间盘后部纤维环内层,L4/5椎间盘作为对照椎间盘。在造模后3周、3个月、6个月各取5只动物处死,取目标椎间盘光镜下观察椎间盘后部纤维环的组织学改变,检测PGP9.5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并用半定量方法进行评分。结果:在观察期间L6/7椎间盘后部损伤纤维环未愈合,L4/5椎间盘在各个时间点均未出现裂隙,L5/6椎间盘仅在6个月时有1个椎间盘出现多个裂隙。损伤后3、6个月,在L6/7椎间盘右后1/4区很容易检测到PGP9.5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沿穿刺道及周围组织向内生长。L4/5和L5/6椎间盘相同区域未检测到相关免疫阳性反应神经纤维。在髓核中没发现PGP9.5免疫染色阳性神经纤维。结论:山羊经椎间盘前方损伤后部纤维环内层后,纤维环内层很难愈合,并出现PGP9.5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分布,说明椎间盘后部纤维环内层损伤可发生神经内生长。  相似文献   
5.
<正>腰痛是一个严重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对腰痛患者治疗结果的评估是临床治疗的一个基本要素。临床医师主要用客观方式评估,通过检查患者腰部活动范围,直腿抬高试验和肌肉力量来评估腰痛患者功能和治疗结果。然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