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是利用人体自然腔道放置施源器达到肿瘤和靶组织附近的根治性放疗。近距离放疗治疗过程中,患者通常存在施源器不耐受、疼痛、长时间制动等不适。麻醉与镇痛对于改善近距离放射治疗舒适性至关重要。目前,宫颈癌近距离治疗的麻醉和镇痛领域尚不存在最佳共识。本综述旨在介绍国内外镇静镇痛在近距离放疗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为临床提供参考,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氯化钴环境下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G2/M期阻滞和抗辐射抵抗作用及其与HIF-1α和VEGF的关系。方法:Co Cl2诱导Hela细胞构建缺氧化学模型;结晶紫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辐射敏感性;荧光定量PCR检测HIF-1α和VEGF转录水平表达;免疫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HIF-1α和VEGF蛋白水平表达。结果:Co Cl2处理条件下丙泊酚抑制Hela细胞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Co Cl2处理诱导了G0/G1/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和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P<0.001),而丙泊酚处理后显著反转了此结果(P<0.001);在Co Cl2处理后的Hela细胞中,丙泊酚降低0、1、2、4Gy剂量辐射后Dq、SF2和D0值;机制上,丙泊酚处理恢复了Co Cl2处理诱导的HIF-1α和VEGF转录和翻译表达水平的下调(P<0.001)。结论:丙泊酚可通过下调宫颈癌Hela细胞HIF...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麻醉深度对幕上肿瘤切除术老年患者术中葡萄糖、乳酸及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在九〇三医院和四川省肿瘤医院行幕上脑肿瘤切除术的12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深度分为3组,脑电双频(BIS)指数监护仪监测麻醉深度,A组BIS指数30~39、B组BIS指数40~49、C组BIS指数50~59,每组40例。诱导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分离肿瘤时(T3)、切除肿瘤时(T4)、缝硬脑膜时(T5)同步采集颈内静脉球部和桡动脉血测定血糖和乳酸含量,并计算脑能量代谢指标葡萄糖摄取率(GluER)和脑乳酸生成率(LacPR)。术后第1、3、7天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另取3ml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2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A组和C组患者麻醉诱导后的各时间点与T1相比,GluER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B组患者GluER在诱导前后均无差异(均P>0.05);与T1相比,B组患者LacPR在T2~T5时逐渐降低(P<0.05),而A组和C组无差异(均P>0.05)。术后第1、3、7天时,与A组和C组相比,B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明显升高(均P<0.05),而血清S100β蛋白及NSE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BIS指数40~49的麻醉深度能够控制幕上肿瘤切除术中老年患者的脑代谢,维持血糖平衡,降低LacPR,从而改善术后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术前痛阈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慢性疼痛(CPSP)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拟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100例, 年龄18~75岁, ASA分级Ⅰ或Ⅱ级, 性别不限, BMI 18~35 kg/m2。术前1 d时采用Pain Vision知觉痛觉分析仪测量痛阈。术后3个月时, 电话随访使用疼痛问卷评估患者CPSP(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分≥1分)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筛选CPSP的危险因素,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术前痛阈预测CPSP的准确性。结果最终纳入94例患者, 其中有38例(40%)发生CPSP。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术前痛阈低是CPSP的独立危险因素(OR=0.899, 95%CI 0.854~0.946, 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82(95%CI 0.804~0.960), 约登指数为0.673, 灵敏度为0.816, 特异度为0.857。结论术前痛阈低是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CPSP的独立危险因素, 术前痛阈可预测CPSP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术前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 BNP)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预测价值。
方法 前瞻性收集行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174例,男118例,女56例,年龄≥65岁,ASA Ⅰ—Ⅲ级。于术前2 h测定静脉血中NT-pro BNP水平,采用全子集回归进行变量筛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AUC)面积和决策分析曲线评价术前NT-pro BNP对PPCs的预测价值。
结果 有22例(12.6%)患者发生PPCs。全子集回归分析筛选出最终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的变量为性别、ASA分级、胰腺手术、胃肠手术、泌尿手术、活动耐量、屏气试验分级、总输液量和术前NT-pro BNP。加入术前NT-pro BNP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由0.777增加至0.815(P<0.05)。决策分析曲线结果显示,在所有风险决策阈值下,加入术前NT-pro BNP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均可获得临床净获益。
结论 术前NT-pro BNP是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PPCs的独立预测因子,可显著改善模型的预测性能,获得临床净获益,实现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PPCs的早期精准预测及风险分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