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和总结老年胃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4例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胃癌患者病程长,中晚期病例多(87.4%),合并症多(51.5%),术后并发症多(18.7%),肿瘤切除率84.3%,围术期死亡率4.6%。结论:老年胃癌患者常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手术切除是目前老年胃癌患者最好的治疗方法,合理的手术方式及加强围术期处理是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确定维生素K2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患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我们对22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了荟萃分析。方法 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和三个中文数据库(CBM、CNKI和万方)检索了2020年6月1日之前发布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以维生素K2与安慰剂或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预防和治疗PMOP进行比较。使用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风险比(RR)、平均值(MD)和95%置信区间(CI)。结果 包括7 154名绝经女性参与的22项随机对照试验符合纳入标准。补充维生素K2 12个月后改善绝经后女性腰椎骨密度优于对照组(P = 0.03),PMOP亚组腰椎骨密度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3)。补充维生素K2预防绝经后女性椎体骨折发生率优于对照组(RR = 0.52, 95 % CI: 0.36~0.74, P = 0.003),PMOP亚组椎体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06)。补充维生素K2显著降低低羧化骨钙素(ucOC)(P <0.001)。补充维生素K2药物不良反应略高于对照组(RR=1.29, 95 % CI:1.03~1.63, P = 0.03)。结论 补充维生素K2 12个月后有效改善绝经后女性腰椎骨密度,预防椎体骨折,降低ucOC,PMOP患者获益更大。口服维生素K2被认为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临床检验杂志》刊用论文对实验动物描述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分析仪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快速而准确地检测血液中多个参数的特点,是医院检验科最常用的仪器之一。现将迈瑞BC一3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常见报警及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具有把生化分析中的取样、加试剂、混合、反应、检测、结果处理等过程自动操作的仪器,大大提高了生化检验的准确性、精密度和工作效率,是医院检验科最常用的仪器之一.现将我们在工作中对迈瑞B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介绍如下,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5.
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134例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依胆囊大小及壁厚程度进行分组,对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腹腔引流、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Ⅰ组(B超壁厚<5mm,胆囊>100mm)45min,Ⅱ组(壁厚>5mm,胆囊<100mm)80min;出血量:Ⅰ组平均40ml,Ⅱ组平均80ml;腹腔引流:Ⅰ组7例平均引流量40ml,Ⅱ组16例平均引流量65ml;平均住院时间Ⅰ组3.5天,Ⅱ组4.5天;Ⅰ组迟发性总胆管电凝伤1例,无中转,Ⅱ组中转5例。结论:准确掌握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腹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张健  王凤力 《右江医学》2007,35(3):299-300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种发生于消化道的少见的肿瘤,所占比例不足1%,发病率约2/10万,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质细胞肿瘤,其中小肠间质瘤占胃肠道间质瘤的第2位,约占20%~30%。小肠肿瘤少见,小肠间质细胞瘤更为罕见,由于小肠的解剖结构、位置及生理功能的特性,早期的临床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小肠的检查手段又有限,容易导致诊治延误。现将我院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间27例小肠间质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47岁,体重60kg。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术前ECG、BP、HR、SpO2、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12岁共266例临床拟诊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进行腹腔扫查.结果 224例患儿腹腔内均可探及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CDFI示肿大淋巴结内均可显示血流信号.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临床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爱敏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8):904-905
目的分析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度的麻醉性镇痛药处方,统计药名、剂型、规格、用法、用量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661张处方,我院使用麻醉镇痛药最多的为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结论我院使用麻醉镇痛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周氏克金岩方中6种黄酮指标成分的快速UV在线检测方法。方法:用HPLC测定39批周氏方提取液中儿茶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苷、槲皮素6种黄酮指标成分含量;同时将这39批提取液在200~500 nm进行UV全波长扫描,取每隔1 nm的紫外吸光度。分别将HPLC测得各提取液6指标成分含量与其301个紫外吸光度进行逐步回归,建立6种指标成分含量的UV预测方程,另取8批周氏方提取液分别用HPLC和UV预测法测定其实际含量和预测含量,检验预测结果的可靠性。结果:6种指标成分UV预测方程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935,0.963,0.911,0.956,0.926,0.890。8批验证提取液中各指标成分的实际含量与预测含量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6 5,0.976 5,0.907 9,0.981 9,0.911 4,0.896 2;两组值间偏差小;经t检验,两组数据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UV预测法结果可靠、准确,方法快速、方便,可用于周氏方生产过程中6种黄酮指标成分的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