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邵安民  张代玲 《中国医药》2013,8(9):1282-1283
目的 比较地佐辛与吗啡分别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60例,年龄60~78岁,体重50~72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将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地佐辛组和吗啡组,各3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地佐辛组患者给予地佐辛5 mg+罗哌卡因175 mg+ 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 ml镇痛泵镇痛;吗啡组给予吗啡5 mg+罗哌卡因175 mg+ 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 ml.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后疼痛程度,记录术后48 h内膀胱痉挛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发生情况.结果 地佐辛组与吗啡组术后2、6、12、24、48 h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0.1)分比(0.5±0.3)分,(1.1±0.3)分比(1.0±0.5)分,(1.6±0.4)分比(1.4±0.5)分,(1.8±0.8)分比(1.9±0.7)分,(1.4±0.5)分比(1.6±0.4)分,均P>0.05];术后48 h内膀胱痉挛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6.7%(8/30)和30.0%(9/30),P>0.05];地佐辛组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低于吗啡组[6.7% (2/20)比26.7%(8/20),3.3% (1/20)比20.0%(6/20),0.0%比16.7%(5/20),均P< 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9号皮针引导下25G细针腰麻穿刺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下肢、会阴及盆腹腔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和皮针引导细针组(实验组)。观察细腰针脊麻穿刺成功率、黄韧带和硬脊膜突破感知率、腰穿后脑脊液流出率及术后穿刺点和腰痛发生率。结果脊麻注药完成以后,两组感觉阻滞平面、T10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穿刺时间(71.18±13.2)s,长于对照组的(55.10±15.8)s,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细针腰麻成功率93.3%优于联合麻醉组的76.7%;实验组腰穿成功后脑脊液流出通畅,优于联合麻醉组(P<0.05);术后穿刺点和腰痛发生率17.9%低于联合麻醉组的36.7%;两组细腰针突破硬脊膜时均有确切的纸质破裂感或阻力落空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9号皮针引导25G细针腰穿可以确切感知突破硬脊膜,脑脊液流出通畅,腰麻麻醉效果确切,减少术后穿刺点及腰痛发生,相对于联合麻醉,并不增加穿刺过程中引起的神经损伤,适用于年轻患者的下肢、会阴及盆腹腔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3.
伏针法提高桡动脉穿刺置管成功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规的桡动脉穿刺,针干与皮肤呈45°角进针,作动脉采血,有较高的成功率。但在置管时,由于套管与动脉有较大成角,成功率明显降低。改行小于30°角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剂量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中的疗效。方法按入室顺序随机将105例ASAⅠ级无痛人流手术患者分为A、B、C三组,分别静脉注射地佐辛0.033 mg/kg、0.05 mg/kg和生理盐水5 ml;3 min后,以100 mg/min缓慢注射丙泊酚2.2 mg/kg,根据宫颈钳夹和扩宫时患者的反应追加注射丙泊酚。观察并比较诱导前(T_0)、首剂量丙泊酚注射后(T_1)、扩宫后(T_2)和苏醒时(T_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指脉搏氧饱和度(SpO_2),手术时间(宫颈消毒始)、苏醒时间(首剂丙泊酚推注后至唤醒睁眼),术中丙泊酚用药总量,呼吸抑制(SpO_2≤93%)情况,术后5 min VAS评分,观察术中有无体动、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等。对术前阴道双合诊检查耐受程度、苏醒5 min后患者转运时的意识及动作协调性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三组手术完成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三组T1、T2时SBP、DBP和SpO_2均较T_0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T_2、T_3时与T_0时比较,HR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0、2.46,均P<0.05)。T_2、T_3时C组与B组比较,SBP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3和4.09,均P<0.05)。丙泊酚总量A组152.7 mg、B组137.6 mg、C组157.7 mg,A组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2、11.58,P<0.01)。B组术后5 min VAS评分、术中躁动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A组和C组低,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B组双合诊阴道检查的耐受性评分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Ⅱ级无痛人流手术患者分为A、B、C三组,分别静脉注射地佐辛0.033 mg/kg、0.05 mg/kg和生理盐水5 ml;3 min后,以100 mg/min缓慢注射丙泊酚2.2 mg/kg,根据宫颈钳夹和扩宫时患者的反应追加注射丙泊酚。观察并比较诱导前(T_0)、首剂量丙泊酚注射后(T_1)、扩宫后(T_2)和苏醒时(T_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指脉搏氧饱和度(SpO_2),手术时间(宫颈消毒始)、苏醒时间(首剂丙泊酚推注后至唤醒睁眼),术中丙泊酚用药总量,呼吸抑制(SpO_2≤93%)情况,术后5 min VAS评分,观察术中有无体动、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等。对术前阴道双合诊检查耐受程度、苏醒5 min后患者转运时的意识及动作协调性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三组手术完成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三组T1、T2时SBP、DBP和SpO_2均较T_0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T_2、T_3时与T_0时比较,HR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0、2.46,均P<0.05)。T_2、T_3时C组与B组比较,SBP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3和4.09,均P<0.05)。丙泊酚总量A组152.7 mg、B组137.6 mg、C组157.7 mg,A组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2、11.58,P<0.01)。B组术后5 min VAS评分、术中躁动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A组和C组低,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B组双合诊阴道检查的耐受性评分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3、7.66,均P<0.05)。B组苏醒后5 min意识恢复及肢体动作协调性优于C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3、7.66,均P<0.05)。B组苏醒后5 min意识恢复及肢体动作协调性优于C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75和4.88,均P<0.05)。结论地佐辛0.05 mg/kg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手术,镇痛效果确切,能有效缓解吸宫术后的子宫收缩性疼痛,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减少丙泊酚用量并加快患者无痛人流术后意识及定向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安全、有效使用普通喉罩的方法。方法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喉罩插入后以敷料填塞双侧颈项固定。试验组,诱导期面罩去氮吸氧就开始持续正压通气,观察气道压力并对气道顺应性做评估;喉罩插入后,分别在头颈保持正中后仰位和左、右侧偏转45°时测定气道密封压,并据此选择固定位置。结果对照组,二氧化碳气腹后喉罩通气漏气9例,试验组漏气2例。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面罩通气时气道压力维持在814 cmH2O,平均(12.51±1.69)cmH2O,与喉罩插入后[(14.65±2.24)cmH2O](Vt、RR未做调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试验组喉罩插入后气道密封压测定结果:正中后仰位占优势的13例(26%),左或右单侧占优势的12例(24%)。结论去氮吸氧时采用持续正压通气,观测气道压力,对患者肺及气道顺应性重新评估;喉罩插入后测定不同的头颈位置时气道密封压并以此选择最佳位置固定,可以减少气腹后持续正压通气时漏气率。  相似文献   
6.
<正>血流动力学监测是术中麻醉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使用手术麻醉信息系统实时采集麻醉机、监护仪等床旁设备所产生的数据,如实、准确反映患者生命体征参数的变化;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可以按需选择查看患者生命体征趋势曲线、压缩波形或实波形等图形,方便术中观察~([1]);实时记录患者用药、液体出入量以及不同操作步骤和处置后的循环呼吸改变,有利于及时调整麻醉深度或血管活性药物的剂量,甚至对患者的容量状态有初步的评估,实施积极的干预措施,避免不良循环事件发生。本文通过对5例俯卧位胸腰段后路椎体融合手术患者术中生命体征趋势曲线的分段、分层分析,从麻醉记录单提取特征性循环改变信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盐酸纳布啡与舒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静脉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将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行无痛人流的80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予以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行静脉麻醉,B组予以盐酸纳布啡复合丙泊酚行静脉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情况、生命体征、应激激素指标、致炎因子水平、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丙泊酚用量较A组低,苏醒时间较A组短(P<0.05);两组麻醉诱导前与手术结束时心率、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意识消失时、手术开始后5 min的DBP、SBP、SpO2均较T0时点降低,但B组该三项指标均较A组高(P<0.05);两组术后3 h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B组水平较A组低(P<0.05);B组苏醒5 min、30 min、60 min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较A组低(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A组低(P<0.05)。结论:无痛人流...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1(Ang-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ErbB1)和非受体酪氨酸激酶(c-Abl)在大鼠皮肤肌肉切口牵拉慢性术后痛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各20只,测定术后1、3、7、14、28d机械性刺激缩爪阈值;选取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术后第7天进行转录组学测序,检测脊髄中Ang-1、ErbB1和c-Abl表达及定位。结果:和术前比,模型组机械性刺激缩爪阈值(MWT)呈时间依赖性下降;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模型组各时点MWT降低。模型组术后第7天Ang-1表达降低,ErbB1、c-Abl表达增加,KEGG信号通路分析发现ErbB信号通路,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发现Ang-1、ErbB1和c-Abl存在关联。免疫荧光发现Ang-1与神经元标记物(NeuN)和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共定位,ErbB1与NeuN、GFAP共定位,c-Abl与GFAP、Iba1共定位。结论:Ang-1、ErbB1和c-Abl参与了慢性术后痛(CPSP)的发生发展,Ang-1通过ErbB信号通路调节c-Abl在CPSP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5岁。因胃小弯腺癌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根治术。术前心电图、胸透检查无异常。入室后,行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试穿多次均失败,改行同侧颈内静脉穿刺成功。听诊双侧肺尖呼吸音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