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勇  徐骏  贾飞  李妮娟  陈万明  胡力  陈南 《中国药业》2014,(17):116-117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自愿接受无痛分娩的健康、单胎及足月的初产妇286例,依镇痛用药的不同分为罗哌卡因组152例,左旋布比卡因组134例。观察镇痛效果、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0.1%罗哌卡因与0.06%左旋布比卡因分别复合0.2μg/mL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相似,产程时间无显著差异;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的比较、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苏芬太尼,在常用临床剂量下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相似,对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徐骏  唐勇  贾飞  尹智  肖继和 《四川医学》2009,30(6):935-937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用于产科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对哺乳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160例产妇随机分成舒芬太尼组(A组)、芬太尼组(B组)观察镇痛效果、产妇自评效果和哺乳新生儿的NBNA评分。结果A组镇痛效果和产妇自评效果高于B组,两组新生儿的NBN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用于产科术后镇痛效果佳,满意度高,对哺乳新生儿NBNA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例ASAⅠ级拟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每组100例,观察麻醉和术中丙泊酚用量、生命体征、体动、呼吸抑制和术后苏醒时间、腹痛情况等。结果术中丙泊酚的总用量芬太尼组>瑞芬太尼组,芬太尼组血压下降明显。术后恢复时间瑞芬太尼组快;术中呼吸抑制瑞芬太尼组明显低于芬太尼组;芬太尼组与瑞芬太尼组在术后腹痛的发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麻醉比芬太尼更适用于无痛人流术,但仍需注意术中的呼吸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CSEA)与一点法的比较,评价两点法穿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及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70例下腹部手术,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上述方法(CSEA两点法或一点法穿刺),比较他们的麻醉剂量及术后硬膜外镇痛(VAS评分)。结果两点法硬膜外用药量明显比一点法用药量少,术后镇痛效果优于一点法,但对循环干扰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避免了一点法穿刺的风险,提高了用药安全度,减少了局麻醉药中毒的风险,提高了术后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在腹部超声介入下减轻人流术中因置导尿管后所致的尿路刺激症,提高围术期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于术前排空小便后,于静脉全麻下插尿管后手术。观察组将利多卡因5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灌注膀胱,对照组单纯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灌注膀胱,记录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和术毕患者清醒后尿路刺激程度。结果两组术中生命体征均平稳,而观察组术后尿路刺激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利多卡因可安全用于腹部超声介入下人流术中减轻尿路刺激症状,提高围术期安全舒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硬膜外分娩镇痛时间对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麻醉方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2020年6月于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并中转剖宫产的孕妇临床资料,根据剖宫产麻醉方式分组:硬膜外导管位置正确且镇痛良好则行硬膜外麻醉(硬膜外组),脊髓麻醉在麻醉医生综合判断后实施(脊髓组),即刻剖宫产以及硬膜外麻醉或脊髓麻醉失败选择全身麻醉(全麻组)。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用于寻找影响中转剖宫产麻醉方式的风险因素。使用镇痛时间构建受试者工作曲线,通过Youden指数确定镇痛时间临界值,按临界值将孕妇分为两组,利用交叉表计算各组的相对危险度。结果 研究共纳入820例孕妇,其中硬膜外组615例(75.0%)、脊髓组186例(22.7%)、全麻组19例(2.3%)均为即刻剖宫产,无硬膜外麻醉或脊髓麻醉失败改为全身麻醉病例。硬膜外组镇痛时间8.2±4.7 h,脊髓组镇痛时间10.6±5.1 h,全麻组镇痛时间6.7±5.2 h。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镇痛时间每延长1 h(OR=1.094,95% CI 1.057~1.132,P<0.001)、术前宫口每开大1 cm(OR=1.066,95% CI 1.011~1.124,P=0.017)是硬膜外麻醉失败的独立风险因素。镇痛时间临界值为9.5 h,镇痛时间超过临界值的孕妇接受脊髓麻醉的相对风险度为1.204(95% CI 1.103~2.341,P<0.001)。结论 镇痛时间延长会增加硬膜外麻醉失败的风险,对镇痛时间超过9.5 h的非即刻剖宫产建议选择脊髓麻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行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7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25例,A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B组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C组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比较3组患者麻醉后阻滞产生的显效时间,参照Bromage方法对其阻滞效果进行评估,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值;比较3组产妇的并发症出血情况,以及新生儿胎盘早剥率、早产率、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情况。结果 A组麻醉起效快,阻滞效果好,均优于B组和C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235、6.018,均P<0.05);B组和C组的MAP均低于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9,P<0.05)。A组产妇肺部感染以及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171、6.348,均P<0.05)。A组新生儿胎盘早剥率、早产率、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均明显低于B组和C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875、6.390、6.288、6.492,均P<0.05)。结论对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麻醉,效果较好,且对母亲和婴儿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产时发热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
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行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2 276例作为训练集,年龄≥18岁,BMI 18.5~40.0 kg/m2,ASA Ⅰ或Ⅱ级,根据产妇是否出现产时发热(体温≥38.0 ℃)分为两组:发热组与未发热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产时发热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选择2022年1—3月于同一医院行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568例作为验证集,纳入标准与训练集相同,通过R语言进行模型的外部验证。
结果:本研究训练集中有197例(8.7%)产妇出现产时发热;验证集中有46例(8.1%)产妇出现产时发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训练集中初产妇、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贫血及预估新生儿体重增加是产时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体表面积增大和分娩镇痛前宫口增大是产时发热的保护因素。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建立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产时发热的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98(95%CI 0.660~0.732),敏感性为83.2%,特异性为47.9%。验证集中通过R语言进行外部验证,预测模型的AUC为0.703(95%CI 0.634~0.772),敏感性为65.2%,特异性为71.3%。
结论:初产妇、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贫血及预估新生儿体重增加是产时发热的危险因素,体表面积增大和分娩镇痛前宫口增大是保护性因素,基于这些指标构建的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在分娩镇痛前预测产时发热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选择不同穿刺点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拟行剖宫产孕妇3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0例。观察组采取L2-3间隙为穿刺点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取L3-4间隙为穿刺点,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起效时间、硬膜外利多卡因用量、低血压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起效时间、硬膜外利多卡因用量分别为96.67%、(3.43±1.02)min、(3.40±0.32)mL,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67%、(8.96±2.67)min、(7.56±1.18)mL(P〈0.05);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33%、60.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56%、32.78%(P〈0.05)。结论应结合患者个体差异及病情等因素合理选择行剖宫产的腰硬联合麻醉穿刺点。  相似文献   
10.
唐勇  徐骏 《西部医学》2011,23(1):114-115,118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或氯胺酮用于无病人流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门诊ASAⅠ-Ⅱ级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的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S组为舒芬太尼0.1vg/kg加丙泊酚;K组为氯胺酮0.5mg/kg加丙泊酚。观察并记录两组的麻醉诱导前、意识消失后、麻醉苏醒时的HR、BP、RR和SP02变化,以及术中术后镇痛效果、丙泊酚总用量、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结果S组术中术后镇痛效果均优于K组(P〈0.05),且麻醉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也明显短于K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麻醉安全有效,优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