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5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69篇
基础医学   69篇
临床医学   246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52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75篇
中国医学   47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系统介绍周福生教授运用“三位一体”辨证模式来指导临床用药,周师临床用药的特色在于选药多符合“三位一体”辨证模式,一味药在组方中担任不同角色,运用“三位一体”辨证模式指导临床用药的另一个特点是临床辨证分期用药,根据“三位一体”辨证理论可知,每种模式均有三种临床分型。另外还就周师对正确书写处方用名、正确认识掌握用药禁忌(禁、忌、慎)、掌握剂量的准确性、掌握药物的毒性等方面做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汤及当归黄芪提取部位组合物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RAW264.7细胞中P38MAPK表达的影响,探讨当归补血汤及当归黄芪提取部位组合物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信号转导调控机制。方法用免疫印记法检测当归补血汤及当归黄芪提取部位组合物对ox-LDL激活RAW264.7细胞中P38MAPK表达的影响。结果当归补血汤及当归黄芪提取部位组合物能够抑制P38MAPK蛋白的表达,对磷酸化P38MAPK的活化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当归补血汤的抑制作用较当归黄芪提取部位组合物明显。结论当归补血汤可以通过下调P38MAPK的活性从而阻断该通路的级联作用来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背景:一些实验证明多糖在感染、炎症、细胞间黏附和信号传导、免疫识别、细胞增殖分化及维持细胞正常结构和功能生理、病理等方面均起重要作用。但植物多糖对胃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四君子汤总多糖对大鼠小肠上皮株IEC-6细胞增殖的影响。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广东省中医院中心实验室。材料:①细胞株:正常大鼠小肠上皮细胞株IEC-6(ATCCCatalogNo.RL-1592)由美国ATCC(AmericanTypeCultureCollection)购得,主要来源于小肠隐窝细胞。②试剂和药品:DMEM培养基,牛胰岛素,庆大霉素,胎牛血清,DPBS均为GIBCO公司产品;细胞增殖试剂盒(MTT)为Roche公司产品;消炎痛为Sigma公司产品。四君子汤总多糖按药典处方比例取党参,白术,茯苓和甘草适量,加水浸泡后,煮沸提取4h,重复1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高速离心除去不溶物,提取液置玻璃纸中逆向流水透析2h,再于提取液中加乙醇至浓度约80%,保存过夜后分取沉淀,合并所有沉淀,采用Sevag法除去粗多糖中的蛋白,冻干后得到的总多糖。方法:①将IEC-6细胞株于干冰中取出,迅速放入37℃水浴中解冻后,加入已装有DMEM培养液的T-150培养瓶后放入CO2培养箱中,于37℃,饱和湿度,体积分数为0.05的CO2环境下培养。细胞隔天换液1次,每5~7天进行传代,传代比例为1∶7。第15~20代细胞用于实验。②IEC-6细胞以1×104/孔的浓度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上,接种后6h,各培养孔内依次加入浓度为50,100,200mg/L四君子汤总多糖,即为四君子汤总多糖3个剂量组。每天定时取出1板,按试剂盒说明书以MTT法进行细胞增殖检测。以未加任何干预措施的IEC-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在相应时间点以MTT法进行细胞增殖检测。③将IEC-6细胞按1×104/孔的浓度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中,接种后次日更换以无血清培养液DMEM,24小时后,各培养板中分别加入消炎痛以及四君子汤总多糖,其中,消炎痛使用浓度为40mmol/L,即为消炎痛组。四君子汤总多糖使用3个剂量分别为50,100,200mg/L,即为四君子汤总多糖50,100,200mg/L组。药物作用20h后,按试剂盒使用说明书进行MTT法细胞增殖检测。以未加任何干预措施的IEC-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在各相应时间点以MTT法进行细胞增殖检测。主要观察指标:MTT法测定四君子汤总多糖不同作用时间对IEC-6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MTT法测定四君子汤总多糖对消炎痛所致的IEC-6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结果。结果:四君子汤总多糖不同剂量于不同的培养时间对IEC-6细胞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IEC-6细胞在给予消炎痛40mmol/L作用24h后,细胞增殖的吸光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17±0.02,0.31±0.03;P<0.01)。当四君子汤总多糖使用浓度为100mg/L时,IEC-6细胞的吸光度明显高于消炎痛组(0.25±0.04,0.17±0.02;P<0.01),虽然未达到正常IEC-6细胞吸光度的水平,但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四君子汤总糖具有促进IEC-6细胞增殖的作用,它可能通过对小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而发挥对肠道黏膜吸收和免疫功能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建发  林晓彬 《光明中医》2009,24(4):620-622
总结潘金辉主任中医师治疗脾胃病的经验:1.重视舌诊,四诊合参。2.重在健脾,肝脾同治。3.注重调理气机,顺应脏腑习性。4.调理情志,注重饮食调复。5.重视现代检测手段。潘金辉主任中医师擅长于胃肠病的防治,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消化道出血、慢性结肠炎等消化道疾病的研究造诣颇深,临床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双相抑郁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根据双相抑郁及中医学特点,制订了双相抑郁临床病例观察表,观察了60例双相抑郁患者,对其中医证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双相抑郁患者证型中,肝郁脾虚证和痰气郁滞证的出现频数较高,其中肝郁脾虚证尤为突出,几乎占本次研究病例的一半。结论:双相抑郁的中医治疗,在理气的同时不忘健脾,标本同治,才能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对实验性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自由基生成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选用4-VO模型,用Morris水这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检测脑组织一氧化氮(NO)、一氧化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或活性。结果:模型大鼠表现出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在定位航行实验中,与假手术组相比,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在空间探索试验中,在原平台象限跨越平台次数明显高于其余3个象限。电针组能显著缩短逃避潜伏期,在原平台象限跨越平台次数显著多于其余3个象限,与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异。模型大鼠脑组织内NOS活性及NO、MDA含量明显升高,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与假手术组、电针组及尼莫通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或非常显著(P<0.01);这说明电针组与尼莫通组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脑组织中NOS、NO、MDA含量,提高了SOD、GSH-Px活性。结论:电针对自由基产生与清除的平衡有调控作用,能减轻缺血对脑神经细胞的损害,从而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7.
六君子汤治疗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栓塞综合征5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自2000年8月-2004年2月,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在进行经皮左锁骨下药盒肝动脉灌药并栓塞术治疗基础上,术后给予口服六君子汤治疗,对减少介入术后栓塞综合征的发生,收到理想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测定苍芷喷鼻液中丹皮酚、欧前胡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DivisionODSC18(150mm×4 6mm ,5μm ) ,流动相为甲醇 -水 (6∶4) ,检测波长为310nm ,流速为1 0ml/min ,室温操作。结果 :丹皮酚、欧前胡素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 4 % (RSD=0 69 % )、99 9 % (RSD=2 66 % )。结论 :本方法快速、准确 ,样品处理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9.
左琪 《中医杂志》2004,45(6):416-417,461
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系早期高血压或由于年老导致肾血管老化,缓慢发展为肾小动脉硬化,使肾脏产生缺血性改变.本病和原发高血压关系密切,常有肾脏小血管壁增厚,且肾血管改变的程度和高血压的严重性一致.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高血压病长期未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首发的临床症状为夜尿增多,蛋白尿,肾小管功能损害先于肾小球功能,随着病情的发展,肾小球功能逐渐受损,出现程度不等的氮质血症.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中医无相应病名,据其临床表现属中医学的"眩晕"、"水肿"、"关格"等病范畴.  相似文献   
10.
刘友章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硬化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海  周莲英 《中医杂志》2004,45(7):497-497
刘友章教授出身中医世家,师承岭南名老中医邓铁涛,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内二科(脾胃消化科,神经肌肉疾病科)主任.多发性硬化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病变为特点的自身免疫疾病,刘教授从事治疗该病多年,兹将其经验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