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气管内插管引起的严重循环系统反应 ,同样存在于气管拔管时 ,这种不良反应可给病人造成一定的危险 ,本文通过对 4 8例病人临床对照观察 ,旨在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 4 8例ASAI~II级 ,心肺功能正常的全麻成年病人 ,拔管前随机分为 3组 ,即对照组 ,美托洛尔组和利多卡因组 ,每组 1 6例 ,三组年龄、性别、体重及病种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1 .2 方法 均于术前 30分钟肌注鲁米那 0 .1g,阿托品 0 .5mg。入手术室后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ECG、心率 (HR)、收缩压 (SBP)、舒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电解质注射液容量治疗对肾移植患者凝血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肾移植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行肾移植手术前均给予容量治疗,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或葡萄糖进行液体容量替代治疗,研究组采用羟乙基淀粉电解质液体容量替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及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肾功能及凝血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UN、Sc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lt、PT、INR及APT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移植患者采用羟乙基淀粉电解质注射液容量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肾功能,且对其凝血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Flotrac/Vigileo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肾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肾移植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Flotrac/Vigileo指导,B组为常规中心静脉压( CVP)指导。记录患者术前(T0)、肾动脉开放时(T1)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CVP、心输出指数(CI)、每搏变异度(SVV),统计患者术中出入量;监测患者术前、手术结束时的乳酸,采集静脉血标本测定患者术前及术后3d的肾功能指标———肌酐。结果肾动脉开放时(T1)A组MAP、CVP、CI高于B组,SVV低于B组(P<0.05)。术毕乳酸A组低于B组(P<0.05)。 A、B两组术后肌酐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第2、3天A组肌酐改善优于B组(P<0.05)。结论在肾移植术中应用Flotrac/Vigileo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显著增加肾的灌注,加速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廖小卒  李斌飞  程周  张志刚 《医学信息》2010,23(15):3051-3053
癌症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解除癌症疼痛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有意义,了解癌性疼痛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对治好癌症疼痛起着基础作用。本文就癌痛的发生机制,癌痛治疗的方法和药物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斜颈三联术包括:颈脊神经1~6后支切断、颈部副神经切断及肌切断。由于斜颈三联术的特殊要求及术中体位的改变,造成病人循环、呼吸的变化,麻醉管理上有一定特殊性,现对我院今年行斜颈三联术的30例麻醉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痉挛性斜颈病人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7~45岁,体质量42~67kg。ASA分级Ⅰ-Ⅱ级,各项化验基本正常,手术时间210~320min。1.2麻醉方法所有患者均行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麻,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脑膜瘤切除手术患者应用术前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H)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减少输入异体血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脑膜瘤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I组血液稀释组(n=20)和II组对照组(n=20),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麻醉方法全麻气管插管,I组术前进行高容血液稀释。比较两组患者输异体血量和术后血红蛋白变化。结果血液稀释组12例患者未输异体血,8例输异体血200~400ml,对照组每例患者均需异体血输入,输血量400~800ml,两组患者异体血输入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可使脑膜瘤切除术患者明显减少异体输血或不输异体血。  相似文献   
7.
陈勇  张志刚  李斌飞 《吉林医学》2010,31(21):3536-3537
目的:探讨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晚期癌症所致上腹部顽固性疼痛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9例上腹部顽固性癌痛的患者,在CT导引下实施经后路腹腔动脉层面腹腔神经丛阻滞。结果:介入治疗后完全缓解11例,无需继续使用止痛药物,部分缓解7例,患者仅口服或肌内注射曲马多即能止痛,有效率为94.7%。本组无一例有严重并发症。结论:CT导引下行腹腔神经丛阻滞定位精确,并发症少,对晚期癌症所致上腹部顽固性疼痛是一种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影响手术室周转的护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人民医院60例行甲状腺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因素,包括手术巡回、器械护士的性别、年龄、学历、体重、性格类型、工作经验。先通过组间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手术室周转的护理因素,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术室周转的护理因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围手术期巡回护士的性格类型、体重、工作经验,巡回护士的工作经验等4个因素是影响手术室周转护理方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良好的护理能加快手术进程,提高手术室周转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患者麻醉期间突发急性肺栓塞(APE)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2012年60例行骨科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患者麻醉期间均突发APE,记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0例骨科手术未发生APE患者的资料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麻醉方式、手术因素、生化指标、基础疾病等方面。结果麻醉期间发生APE与患者基本情况、基础疾病、麻醉方式、长骨骨折手术、凝血指标等明显相关。结论麻醉期间发生APE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术前要积极预防,一旦发生要正确处理,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影响全麻患儿家长对麻醉安全认知的因素,提高全麻患儿家长的麻醉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意识。方法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士,采用自制全麻患儿家长安全知识问卷对200名全麻患儿家长的家庭基本情况及麻醉安全知识进行调查,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全麻患儿家长受教育程度、职业、年龄等因素影响,患儿家长所具有的麻醉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参差不齐。结论应加强全麻患儿家长麻醉安全知识的教育,以提高全麻患儿家长麻醉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