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颈椎外伤合并高位脊髓损伤伴截瘫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伤情常较严重而复杂,往往给患者造成致命的身心创伤甚至终生残疾,使患者丧失全部或部分生活自理能力,还会继发其他并发症。因此,护理工作显得特别重要。近年来我科收治颈椎骨折脱位并发高位截瘫患者3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股骨近端联合交锁髓内钉(InterTAN)内固定治疗效果的对比。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PFNA组(n=60,PFNA内固定治疗)和InterTAN组(n=40,InterTAN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对所有患者随访至少6个月,对比两组术后完全负重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髋伸屈活动度(ROM)、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VAS均明显小于InterTAN组(P<0.05);两组术后1、3、6个月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Harris评分比较:术后6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1个月(均P<0.05)。InterTAN组内固定和髋关节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PFNA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两种内固定方法均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PFN...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双向和单向两种加压固定方式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采集12对防腐成人尸体股骨上段标本,左右配对设计,按Pauwells50°角截骨造成股骨颈头颈型骨折模型,分别以松质骨空心螺钉和双螺纹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进行力学测试,记载载荷、位移、刚度等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造模后股骨近端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显著降低,但仍可承载约相当于3倍体重的许用载荷;两组骨-内固定物的许用载荷、轴向刚度及扭转刚度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双螺纹空心加压螺钉与松质骨空心螺钉内固定均是治疗PauwelsⅡ型股骨颈骨折的可靠方法,相比松质骨空心螺钉内固定而言,双螺纹空心加压螺钉不具备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5例(20个椎体).结果 15例穿刺均成功.有4例发生骨水泥渗漏,但均无临床症状,无严重并发症.VAS评分:术前为6~9(8.3±1.4)分,术后2周为1~4(2.2±1.2)分,术后1年为1~5(2.0±1.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VP手术操作简单、安全,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45°侧卧位排便对促进腰椎术后病人有效排便,减轻疼痛,减少便秘发生的效果.方法:将82例腰椎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取卧床病人常规排便方式即平卧位屈膝臀下放便盆法,观察组采取45°侧卧位臀下放便盆法排便.术后由专职护士进行排便情况的评估.结果:观察组术后便秘的发生及排便时切口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45°侧卧位排便能有效促进腰椎术后病人床上排便,减轻疼痛,减少便秘的发生,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6.
7.
《中成药》2016,(6)
目的观察精骨补肾颗粒(黄精、骨碎补、桑葚等)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 induced osteoporosis,GIOP)大鼠的骨密度(BM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碱性磷酸酶(ALP)、肌钙蛋白(Tn)、血清降钙素(CT)、雌二醇(E2)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仙灵骨葆胶囊),精骨补肾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每周2次肌肉注射地塞米松2.5 mg/kg,同时每日灌胃给药连续9周。实验结束后眼球取血,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Tn、TRAP、ALP、CT、E2指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大鼠离体股骨上1/3 BMD进行检测。结果 GIOP大鼠对照组的TRAP、ALP明显升高,BMD、Tn、CT、E2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精骨补肾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GIOP大鼠TRAP、ALP含有量,显著升高BMD、Tn、CT、E2值,且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精骨补肾颗粒对骨质疏松症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对21例年龄为80~95岁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所有病人均安全度过手术期,也均得到随访,随访5个月~3年,采用Harris功能评分,本组病例优8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85.7%。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 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获得完整随访的采用 PFNA 固定的 50 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随访 11~22 个月,平均(16.3±4.2) 个月。分析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内翻畸形发生率和末次随访髋关节评分,探讨围手术期的处理。结果:手术时间平均 (80.6±13.7)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70.8±20.6) mL,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5±0.7) 个月,术后髋内翻畸形发生率2%(1/50),末次随访髋关节评分平均 (91.8±3.6) 分。结论:PFNA 内固定术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术式,应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研究副神经移位膈神经与膈神经原位吻合后远端运动纤维通过率的变化特点,为副神经移位膈神经重建高位颈髓损伤后呼吸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50~270g。随机分成1、2、3、4、5、6月六个时间组。经颈前路正中切口显露右侧膈神经干于起始部切断,将右侧副神经在锁骨下水平发出内、外侧支之前切断,移位缝接膈神经。左侧膈神经平锁骨水平切断后原位吻合。术后第1、2、3、4、5、6月各组均取颈部正中切口显露两侧吻合的神经。分别于吻合口远、近端5mm处取材。用亚铁氰化铜法进行乙酰胆碱酯酶(AChE)组织化学染色。利用VIDS-Ⅲ型图像分析仪对运动纤维计数,远端与近端相除后得出远端运动纤维通过率。并将左、右两侧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神经吻合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两侧吻合口远端运动纤维通过率均逐渐增加。右侧第1个月的通过率为(43.86±5.21)%。第6个月为(97.55±6.93)%。左侧第1个月的通过率为(45.03±5.65)%。第6个月为(98.02±5.51)%。两侧间的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神经移位后吻合口远端运动纤维通过率的角度观察,副神经可作为动力神经缝接膈神经来重建高位颈髓损伤后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