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5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分为早期干预组和对照组。早期干预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个性化早期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早期神经行为评分法(NBNA)、治疗3个月后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NBNA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早期干预组患儿治疗后7d和14d NBN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不同时期,早期干预组患儿MDI和PD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8个月后,早期干预组预后良好率(86.7%)显著高于对照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可改善患儿预后,促进患儿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拟行剖宫产手术的健康孕产妇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7例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57例给予单纯硬膜外麻醉,并对两组孕产妇实施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两组在实施不同麻醉方法后,SpO2、BP、HR、ECG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比较中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开始时间、麻醉效果总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阻滞效果完善等优势,值得在临床用应用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3.
唐勇  徐骏  贾飞  李妮娟  陈万明  胡力  陈南 《中国药业》2014,(17):116-117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自愿接受无痛分娩的健康、单胎及足月的初产妇286例,依镇痛用药的不同分为罗哌卡因组152例,左旋布比卡因组134例。观察镇痛效果、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0.1%罗哌卡因与0.06%左旋布比卡因分别复合0.2μg/mL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相似,产程时间无显著差异;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的比较、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苏芬太尼,在常用临床剂量下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相似,对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择期剖宫产的4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产妇采用了静脉全麻,28例产妇采用了硬膜外麻醉的方法,观察两组的产妇手术指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产妇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结果:两组孕妇在整个剖宫产的手术时间、切皮至娩出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基本相当(P>0.05),麻醉前、后两组产妇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均较平稳,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静脉复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与传统的硬膜外麻醉基本相同,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木犀草素调控视网膜母细胞瘤侵袭性和干样特性的机制。方法:正常培养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Y79、SO-RB50,以不同浓度木犀草素处理细胞24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选取后续给药剂量,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免疫荧光检测细胞中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显微镜下观察干细胞成球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干细胞标志物(SOX2、OCT4、CD44)、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p-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p-mTOR表达,构建裸鼠异位肿瘤模型,观察木犀草素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木犀草素干预后Y79、SO-RB50细胞活力明显降低,裸鼠瘤体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0.05),细胞侵袭能力下降,VEGF、Vimentin表达降低(P<0.05),干细胞克隆成球率和成球直径降低,SOX2、OCT4、CD44蛋白表达降低(P<0.05),且细胞中p-PI3K/PI3K、p-AKT/AKT及p-mTOR/mTOR水平也降低(P<0.05)。结论:木犀草素可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侵袭性和干样特性,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方法将60例行小儿扁桃体手术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以瑞芬太尼、丙泊酚为主的全凭静脉麻醉;B组采用以芬太尼、异氟醚为主的静吸复合麻醉。结果A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苏醒快,拔管时间短。结论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可控性强,苏醒迅速、彻底,是小儿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胡鹏 《求医问药》2014,(16):224-224
目的:探讨用罗哌卡因硬腰联合麻醉法对自然分娩产妇进行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单胎初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80例产妇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各有20例产妇。A组产妇、B组产妇、C组产妇为镇痛组产妇,D组产妇为非镇痛组产妇。对A组产妇、B组产妇、C组产妇使用罗哌卡因硬腰联合麻醉法进行镇痛,对D组产妇不使用麻醉方法进行镇痛。为A组产妇使用单次剂量为3ml的罗哌卡因在硬膜外进行输注,输注的速率为2ml/h。为B组产妇使用单次剂量为3ml的罗哌卡因在硬膜外进行输注,输注的速率为6ml/h。为C组产妇使用单次剂量为3ml的罗哌卡因在硬膜外进行输注,输注的速率为12ml/h。然后,比较四组产妇疼痛的程度及其VAS(视觉模拟评分)评分的情况。结果:这80例产妇,在第一产程中,A组产妇、B组产妇、C组产妇VAS的评分均低于D组产妇,镇痛组产妇与非镇痛组产妇VAS的评分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在第二产程中,A组产妇、B组产妇、C组产妇VAS的评分明显低于D组产妇,镇痛组产妇与非镇痛组产妇VAS的评分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组产妇、B组产妇、C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A组产妇和B组产妇在罗哌卡因的使用剂量上少于C组产妇(P<0.01),B组产妇在使用PCA(镇痛药给药装置)的次数上少于A组产妇(P<0.05)。结论:用罗哌卡因硬腰联合麻醉法对自然分娩产妇进行镇痛的效果显著,尤其是使用在硬膜外单次注射+持续输注的方式对其进行镇痛的效果更好。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美国麻醉师协会)I~II级自愿接受无痛人流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各30例,观察麻醉和手术中受术者的循环、呼吸、体动情况,丙泊酚用量,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和腹痛情况等。结果术中丙泊酚的总用量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P<0.05);与芬太尼麻醉诱导相比,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后SBP、DBP、MBP、HR均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呼吸抑制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均有发生,芬太尼组发生率高于舒芬太尼组;体动芬太尼组明显多于舒芬太尼组;芬太尼组术后腹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舒芬太尼组。结论芬太尼组与舒芬太尼组比较,以芬太尼组呼吸抑制、术中体动和术后腹痛发生率较高。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人流手术优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但仍需注意术中呼吸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阴道放置水囊对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的影响。方法分娩产妇60例根据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治疗组加用阴道放置水囊。结果所有产妇均分娩成功,治疗组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一产程与第三产程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组的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放置水囊应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可以明显缩短第二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尹恒 《中国医药指南》2013,(15):418-419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对预防妇科手术腰-硬联合麻醉(CSEA)后寒战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2012年70例行妇科手术治疗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手术均在CSEA下进行,观察组患者静脉应用布托啡诺,对照组患者注射哌替啶,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寒战发生率及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寒战反应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可有效预防妇科手术CSEA后寒战反应,对生命体征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