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自愿接受无痛分娩的健康、单胎及足月的初产妇286例,依镇痛用药的不同分为罗哌卡因组152例,左旋布比卡因组134例。观察镇痛效果、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0.1%罗哌卡因与0.06%左旋布比卡因分别复合0.2μg/mL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相似,产程时间无显著差异;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的比较、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苏芬太尼,在常用临床剂量下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相似,对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拟行剖宫产手术的健康孕产妇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7例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57例给予单纯硬膜外麻醉,并对两组孕产妇实施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两组在实施不同麻醉方法后,SpO2、BP、HR、ECG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比较中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开始时间、麻醉效果总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阻滞效果完善等优势,值得在临床用应用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与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于双胎妊娠分娩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ASA为1级至2级的双胎产妇共50例,所有产妇均实行剖宫产术,随机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25例实施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25例单纯使用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新生儿评分、术中失血量、术后头痛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较对照组产妇而言,其麻醉起效速度更快,且麻醉程度更完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采取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非常显著,但两组产妇的新生儿评分与术后头痛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双胎妊娠分娩产妇实施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因此在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对预防妇科手术腰-硬联合麻醉(CSEA)后寒战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2012年70例行妇科手术治疗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手术均在CSEA下进行,观察组患者静脉应用布托啡诺,对照组患者注射哌替啶,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寒战发生率及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寒战反应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可有效预防妇科手术CSEA后寒战反应,对生命体征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木犀草素调控视网膜母细胞瘤侵袭性和干样特性的机制。方法:正常培养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Y79、SO-RB50,以不同浓度木犀草素处理细胞24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选取后续给药剂量,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免疫荧光检测细胞中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显微镜下观察干细胞成球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干细胞标志物(SOX2、OCT4、CD44)、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p-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p-mTOR表达,构建裸鼠异位肿瘤模型,观察木犀草素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木犀草素干预后Y79、SO-RB50细胞活力明显降低,裸鼠瘤体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0.05),细胞侵袭能力下降,VEGF、Vimentin表达降低(P<0.05),干细胞克隆成球率和成球直径降低,SOX2、OCT4、CD44蛋白表达降低(P<0.05),且细胞中p-PI3K/PI3K、p-AKT/AKT及p-mTOR/mTOR水平也降低(P<0.05)。结论:木犀草素可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侵袭性和干样特性,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双氯酚酸超前镇痛用于小儿日间手术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氯酚酸超前镇痛用于小儿日间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进行日间手术的患儿138例,其中男120例,女18例,年龄11个月至7岁,体重10~30kg。根据给药时间的不同,将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患儿苏醒时(P1)、苏醒后30min(P2)及60min(P3)分别进行疼痛评分并监测其生命体征。【结果】实验组患儿P1、P2时点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3时点两组疼痛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双氯酚酸超前镇痛能部分有效地抑制小儿日间手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阴道放置水囊对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的影响。方法分娩产妇60例根据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治疗组加用阴道放置水囊。结果所有产妇均分娩成功,治疗组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一产程与第三产程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组的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放置水囊应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可以明显缩短第二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计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联合喉罩通气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加速康复外科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1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89例,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93例。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TAP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喉罩通气,对照组行单纯气管内插管全麻,记录术后总住院时间、术后48 h内的镇痛需求、首次排气时间、麻醉药物及血管活性药物消耗量等术中一般情况。记录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T1)、手术结束(T2)和离开手术室时(T3)的血糖和乳酸水平;采用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及数字评定量表(NRS)评价两组患者早期恢复质量及手术切口疼痛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出血量、术后舒芬太尼消耗量、首次排气时间、输液量、七氟烷、瑞芬太尼、罗库溴铵、多巴酚丁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消耗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T1及T2时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2及T3时血清乳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2、6、24和48 h时,NR...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痉挛是围术期极易发生的并发症之一[1],但在全麻诱导期出现严重的支气管痉挛实属罕见。我院在2014年8月收治1例子宫肌瘤拟在全麻下行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诱导期出现严重的支气管痉挛。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42岁,ASAⅡ级,体重80kg,身高152cm。诊断为子宫肌瘤,拟在全麻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前询问病史近期无感冒,咳嗽,无哮喘史,无药物过敏史,无高血压,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妇科门诊短小手术中上、下午丙泊酚用量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5年5月妇科门诊手术患者1958例,年龄16~50岁,ASAⅠ或Ⅱ级,按手术时间分为上午组(8:30~11:30,n=1047)和下午组(14:00~17:00,n=911)。麻醉采用静脉注射芬太尼0.01μg/kg、丙泊酚2.5mg/kg。当清醒/镇静(OAA/S)评分达0分时,开始手术,如术中出现体动,停止手术操作,快速追加丙泊酚25mg,如体动10s后未消失,继续追加丙泊酚25mg,反复观察及追加,直至体动消失。记录患者年龄、身高、体重、BMI、麻醉前HR和BP;记录手术扩张宫颈次数、顺产史、丙泊酚总量、镇静时间。结果下午组丙泊酚用量为(152.23±63.79)mg,明显多于上午组的(135.32±35.95)mg(P0.05);两组镇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下午组追加丙泊酚的患者为387例(42.5%),明显高于上午组的199例(23.5%)(P0.05)。结论在妇科门诊小手术中,下午手术患者对丙泊酚的需要量明显多于上午患者,但不延长患者的镇静时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