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综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心脏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背景骨质疏松性脊椎骨折是绝经后妇女和老年女性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优选哪类药物及治疗处方对其治疗会产生最优效果和最小副作用正在研究中.目的观察钙三醇、依替膦酸二钠、枸橼酸钙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椎骨折临床效果及副作用.设计自身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2001-01/2003~04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中诊断骨质疏松性脊椎骨折患者25例,男4例,女21例;年龄59~98岁,平均(74±10)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20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5例.干预给予钙三醇0.5μg,1次/d口服,枸橼酸钙3片,3次/d口服,两药连续应用10~11周;依替膦酸二钠0.2 g,2次/d两餐之间口服,连用2周.3种药共用12~13周(3个月)为1个周期.主要观察指标①用药前后骨痛缓解情况.②骨密度值.③其他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服药1个月临床骨痛症状开始缓解,3个月大部分患者骨痛明显缓解,半年后骨痛症状基本消失.骨密度测定,用药半年后,全部患者L2~4骨量均有升高,均值骨密度升高0.098 g/cm2,未出现新骨折,患者对药物耐量性好无明显副作用.结论钙三醇、依替膦酸二钠、枸橼酸钙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疗效好,效果肯定,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依从性好,可做为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椎骨折的首选治疗处方.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脑的广泛神经细胞脱落、神经细胞外老年斑(senile plague,SP)沉积和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VT)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神经退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精神状态衰变,包括记忆、智力、定向、判断能力、情感障碍和行为失常甚至发生意识模糊等。AD严重地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老龄化社会的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4.
背景:骨质疏松性脊椎骨折是绝经后妇女和老年女性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优选哪类药物及治疗处方对其治疗会产生最优效果和最小副作用正在研究中。目的:观察钙三醇、依替膦酸二钠、枸橼酸钙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椎骨折临床效果及副作用。设计:自身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2001-01/2003-04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中诊断骨质疏松性脊椎骨折患者25例,男4例,女21例;年龄59-98岁,平均(74&;#177;10)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20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5例。干预:给予钙三醇0.5μg,1次/d口服,枸橼酸钙3片,3次/d口服,两药连续应用10-11周;依替膦酸二钠0.2g,2次/d两餐之间口服,连用2周。3种药共用12-13周(3个月)为1个周期。主要观察指标:①用药前后骨痛缓解情况。②骨密度值。③其他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服药1个月临床骨痛症状开始缓解,3个月大部分患者骨痛明显缓解,半年后骨痛症状基本消失。骨密度测定,用药半年后,全部患者L2-4骨量均有升高,均值骨密度升高0.098g/cm^2,未出现新骨折,患者对药物耐量性好无明显副作用。结论:钙三醇、依替膦酸二钠、枸橼酸钙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疗效好,效果肯定,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依从性好,可做为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椎骨折的首选治疗处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中β淀粉蛋白(Aβ)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凝聚态Aβ 1-40注射入大鼠双侧海马CA1区建立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脑脊液及脑组织的IGF-1、Aβ1-40水平.结果 模型组血清中IGF-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脑组织及脑脊液中IGF-1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D大鼠脑内IGF-1水平异常,且IGF-1水平与Aβ1-40水平有相关性,为临床合理应用IGF-1治疗AD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L-17A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侵袭、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结肠癌SW480细胞,分为实验组(IL-17A50 ng/ml)及对照组(空白组).通过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MMP-2/9蛋白及PI3k/AKT/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经50 ng/ml的IL-17A处理后,(1)SW480细胞的迁移距离及穿膜细胞数目均明显增加[(2.49±0.18) vs (1.54±0.21) mm及(262.00±24.60)vs (92.00 ±31.16)个,均P<0.05];(2) SW480细胞MMP-2/9蛋白水平明显上调[(0.41 ±0.05) vs (0.23 ±0.03)及(0.76±0.09) vs (0.25±0.04),均P<0.05];(3) SW480细胞AKT磷酸化水平表达增加[(0.72±0.1)vs(0.28±0.04),P<0.05],P65和P5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0.78 ±0.10) vs (0.35 ±0.04)和(0.85±0.15) vs (0.44±0.06),均P<0.05],而c-Rel、ReLB和P52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IL-17A诱导结肠癌SW480细胞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NF-κB转导通路、调节MMP-2/9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AD)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多,但由于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对于该病目前缺乏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老龄化社会发展,AD的发生与糖尿病存在紧密联系。并有证据表明,胰岛素治疗对AD有效,这为AD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本文综述了糖尿病与AD的相关性以及胰岛素对AD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急性老年人吸入性肺炎临床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院自1986年至1994年共诊治老年吸入性肺炎44例,与同年龄组同期老年人细菌性肺炎做比较,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有关问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工作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介绍近年来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如高危人群的筛查、骨折危险度的确定、预测骨折的客观指标和骨折阈值以及对骨折进行预防性治疗的指征。并且探讨了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有更深刻的了解,对11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认识到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因此加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措施,预防骨折发生,是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存质量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