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01篇
临床医学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 研究青少年拔牙矫治时颅面部硬组织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为青少年恒牙He,安氏Ⅰ类患者,25例需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治疗,25例无需拔牙治疗,用标准方丝弓技术矫治,共收集到完整病例43例,拔牙20例,非拔牙23例,利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比较拔牙与非拔牙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拔牙矫治与非拔牙矫治组都存在一定的颅面部骨骼的生长,但两者矫治前后改变无明显差别。拔牙矫治明显改变了前牙位置。结论 青少年拔牙矫治期间对颅面部骨骼的改变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浦江隐形正畸论坛",将于2017年3月28日至3月30日,在上海举行,诚邀国内外同行积极参加。本次学习班由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主办,旨在提高广大正畸医生对无托槽隐形矫治的理解,推进隐形矫治在中国的发展。学习班除邀请了全国各地知名正畸专家外,还邀请了北美2名隐适矫治技术的国际  相似文献   
3.
《口腔医学》2017,(3):240-244
目的探讨上海市大学生口腔保健意识、知识和行为,为大学生的口腔卫生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理论数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于2015年7—9月,随机调查350名在校大学生。结果对于刷牙、洗牙等口腔卫生保健行为和对于龋病、智齿等疾病的了解程度医学生显著优于非医学生,并更能做到定期进行口腔体检和及时就医。半数大学生在2周内有牙龈出血症状,多数大学生认为自己有龋齿,智齿萌出率高。大学生了解口腔知识的主要渠道是互联网。结论上海市大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口腔保健知识和意识薄弱,且非医学生的情况更严重,可以针对龋病、牙龈炎、智齿阻生等疾病和口腔清洁方式对大学生们进行卫生宣教。  相似文献   
4.
目的编制口腔种植专科无牙颌患者种植义齿修复术的临床护理路径文本,为实施规范的牙列缺失—种植义齿修复术整体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分析法和循证方法初步拟定牙列缺失—种植义齿修复的临床护理路径文本结构、各时间段表格样式、护理项目和健康指导,形成临床护理路径文本初稿,经咨询口腔种植专家、专科临床护士讨论及验证后定稿。结果形成的牙列缺失—种植义齿修复的临床护理路径文本包括评估、护理、健康指导等项目。结论牙列缺失—种植义齿修复术临床护理路径内容实际且全面,可用于种植义齿修复患者的护理,能提高种植专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运用锥形束CT(CBCT)研究下颌前牙的根管变异情况。方法收集250例患者的1352颗下颌前牙的CBCT资料,运用配套软件对牙齿的冠状面、矢状面以及横断面进行影像学分析,统计和分析牙根数目、根管数目、根管类型、对称性分布等。结果 下颌切牙均为单根,下颌尖牙双根发生率为1.45%。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双根管发生率分别为17.34%、34.08%、9.05%。双根管的发生呈对称性分布,一侧出现双根管时,对侧同名牙也为双根管的概率下颌侧切牙最高,为77.78%,中切牙次之,为72.97%,尖牙为64.00%。按照Vertucci根管分型,共观察到除Ⅳ型和Ⅷ型外的6种根管类型,其中以Ⅰ型为主,为80.00%,其次为Ⅲ型,为16.51%。结论下颌前牙根管系统复杂多变,其中下颌侧切牙双根管发生率最高,双根管以Vertucci Ⅲ型为主,锥形束CT是诊断下颌前牙根管变异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熊倩  吴珺华 《口腔医学》2021,41(7):608-613
目的 分析Ⅰ、Ⅱ、Ⅲ类颌骨关系患者面部软、硬组织标志点的差异,为咬合重建或无牙颌患者修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0年9月至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的患者,共计329例。根据ANB大小分为Ⅰ类(2°~5°)、Ⅱ类(>5°)和Ⅲ类患者(<2°);根据下颌平面角(FH MP)大小分为高角型(>32°)、均角型(22°~32°)和低角型(<22°)。对其进行面部软、硬组织高度、角度及比例的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①总人群中Ⅰ、Ⅱ、Ⅲ类患者共有22个测量值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前下面高(ANS Me)满足Ⅲ类患者>Ⅰ类患者>Ⅱ类患者。②在高角型、均角型和低角型中,Ⅰ、Ⅱ、Ⅲ类患者仍有11个测量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相关性分析显示ANS Me与其余测量值均具有相关性,其中患者关节点到髁顶点的距离(Ar Gn)与ANS Me的相关系数|r|Ⅰ=0.839,|r|Ⅱ=0.732,|r|Ⅲ=0.806,均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 Ⅰ、Ⅱ、Ⅲ类颌骨关系患者的面部测量值具有差异性,修复治疗时应该把颌骨关系作为考量之一。  相似文献   
7.
生物活性陶瓷已被广泛用于骨骼和牙齿的修复,文献回顾表明,一些离子能够诱导干细胞成骨分化,在骨再生医学中具有广阔的前景.鉴于这些离子从可生物降解的陶瓷材料中释放出来,与生长因子相比,更易实现控释.在生物陶瓷中添加生物活性离子,成为开发具有促血管生成和促成骨等功能的新方法.显然,生物陶瓷的生物反应取决于许多参数,例如化学成分、形貌,孔隙率和晶粒尺寸等,本文侧重于对生物陶瓷中释放的离子溶解产物对骨骼再生的作用和分子机制作一综述,旨在为新一代生物活性陶瓷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鼠延期牙再植术后自噬水平变化,探讨自噬在延期牙再植术后炎症性牙根吸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4只4周龄SD大鼠,拔除双侧上颌第一磨牙,干燥30 min后植回牙槽窝,术后1、3、7、28 d取材,染色观察炎症浸润情况、牙根表面吸收情况、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炎症因子表达及LC3B和Beclin?1等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使用1μg/mL脂多糖(LPS)处理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不同时间点LC3B和Beclin?1的表达,LPS中分别添加自噬促进剂雷帕霉素和自噬抑制剂氯喹,实时定量RT?PCR检测炎症和自噬相关蛋白的基因转录水平.结果:牙再植术后第1、3、7天牙周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炎症因子分泌逐渐增加,第7天时炎症性牙根吸收明显,第28天炎症明显好转.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在术后第1天明显上升,第3、7天表达下降,第28天再次增多.体外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自噬相关蛋白在LPS刺激24 h时被激活,72 h时被抑制,体外细胞与体内组织自噬相关蛋白表达趋势一致.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在LPS处理的hPDLFs中加入自噬促进剂后,炎症因子表达明显减少.结论:自噬参与延期牙再植术后炎症性牙根吸收的发生发展,并可能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骨相关疾病治疗和骨组织工程中,干细胞作为成骨细胞的主要来源发挥着重要作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可调控细胞周期、增殖代谢及谱系分化.随着高通量测序等研究技术的发展,lncRNA被发现可广泛参与干细胞的成骨调节.miRNA海绵作用是lncRNA调控成骨最经典的机制,近年来有关RNA结合蛋白、DNA甲基化等作用机制的研究愈加深入.此外,众多经典成骨信号通路,如Wnt/β?catenin、TGF?β/Smads等在lncRNA调控成骨中的作用也逐渐被验证,两者共同展现了lncRNA在骨代谢和骨再生治疗中的潜在靶标性.本文将就lncRNA在干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正>由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主办的"口腔正畸技术与新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编号:2015-08-03-0079(国)],定于2015年6月15—18日在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二号楼五楼演讲厅举行。本次学习班邀请了众多国内知名正畸专家,就"正畸牙移动的牙周限制"进行专题讲授、研讨,同时安排了互动解惑、操作实习与演示环节。具体安排如下:一、会务费与注册:1.会务费:6月1日(含当日)前交费1000元/人,研究生500元/人;6月1日后或现场交费12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