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纤维肌痛症(fibromyalgia, FM)是一种骨骼肌肉广泛持续性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临床上往往伴随焦虑、抑郁、睡眠障碍、慢性疲乏或胃肠道功能紊乱等症状。其发病机制仍不明,目前尚无确切疗法,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研究发现FM与氧化应激、中枢疼痛敏化、转运体蛋白遗传多态性、生物胺含量及功能异常、炎症因子过度释放、肠道菌群紊乱或维生素D缺乏等相关。本文就FM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SSRI)是当前最常用的抗抑郁药。尽管该药较之前的抗抑郁药取得明显进步,但依旧存在起效慢、副作用多等问题。常用的麻醉药氯胺酮具有抗抑郁特性和起效快、副作用小等众多优点。丙泊酚、异氟烷等麻醉药也相继被发现具有抗抑郁的效果。本文对常见麻醉药品抗抑郁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骶髂关节痛 (sacroiliac joint pain, SIJP) 是临床常见的一类腰痛,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升高趋势 [1~3].因其病因和机制复杂,容易被忽视,病人往往得不到精准的诊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脊柱源性疼痛学组组织本领域专家多次研讨,在参考借鉴国外最新指南、广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L-精氨酸减轻糖尿病大鼠机械性痛敏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2):正常对照组(CON组)、糖尿病组(DM组)、L-精氨酸(L—Arginin)干预组(L—Arg组)。糖尿病大鼠成模后L—Arg组第l天腹腔注射L—Arginin300mg/kg,每日1次,持续14d。DM组第l天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持续14d。CON组在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持续14d。测定L-arginin注射前(T0)、注射后14d(T1)、21d(T9、28d(T3)测定大鼠机械缩足闽值(paw 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PMWT)。L—Arginin注射后28d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背根神经节中一氧化氮(nitrogenmonoxidum,NO)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背根神经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peptide,CGRP)表达。结果Tn时间点,DM组PMWT相对于CON组明显降低,在T1、T2、T3时间点较CON组进一步降低(P〈0.05)。L—Arg组在T1、T2、T3时间点相对于DM组PMwT升高(p〈0.05)。DM组背根神经节NO含量较c0N组明显减少,L—Arg组背根神经节N0表达相对DM组明显增加(P〈0.05)。DM组背根神经节cGRP阳性颗粒表达较c0N组减少,给予L—Arginin后背根神经节CGRP表达相对与DM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机械性痛敏增强可能与背根神经节NO和CGRP表达下调有关,L—Arginin可明显促进背根神经节N0合成及CGRP表达,可能是其减轻机械性痛敏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浓度芬太尼对大鼠胰岛的损伤作用。方法通过用胶原酶V液灌注分离成年SD大鼠胰岛,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胰岛。然后将胰岛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处理组,处理组与20ng/ml的芬太尼在静态条件下共同培养24h和后,检测低高浓度葡萄糖(2.8和16.7mmol/L)刺激胰岛素释放试验,细胞内cAMP及蛋白含量,电子显微镜检测胰岛细胞。结果高浓度的芬太尼明显抑制大鼠胰岛的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量,及细胞内cAMP的含量,电子显微镜检测显示高浓度芬太尼对大鼠胰岛具有损伤作用。结论高浓度芬太尼抑制体外培养大鼠胰岛素的分泌,并且对鼠胰岛细胞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6.
硬膜外阻滞是将药物注入硬膜外腔,并扩散浸润到相应神经节段,阻滞背根神经节、相应脊神经或其分支的神经传导通路,达到缓解或治疗疼痛的方法,已广泛用于麻醉以及疼痛的治疗。硬膜外阻滞一般采用触诊定位盲探法、放射引导及超声引导法,在一般人群中,盲探法可获得较高穿刺成功率,但在孕产妇、肥胖患者、老年患者及其他脊柱畸形的特殊患者中,超声引导下硬膜外阻滞技术具有显著优势。本文将围绕超声引导下硬膜外阻滞技术的最新研究展开综述,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利多卡因凝胶鼻腔内涂抹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2%利多卡因凝胶鼻腔内涂抹治疗Ⅱ支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20例Ⅱ支三叉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至两组,分别在患侧鼻腔涂抹2%利多卡因凝胶2ml或生理盐水对照.7天后两组患者交换.触碰面部诱发疼痛发作,测定给药前和给药后15分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记录疼痛是否再次出现以及一次给药后疼痛有效控制的持续时间.结果:利多卡因组VAS值显著下降(P<0.01),而生理盐水组无显著变化.治疗效果平均维持4.5小时(范围0.5~24小时).结论:2%利多卡因凝胶鼻腔内涂抹治疗Ⅱ支三叉神经痛能迅速显效并维持一段时间,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体质量对大鼠胰岛分离纯化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由于实验条件对胰岛的产量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在动物种属、动物周龄、体质量以及胶原酶的浓度、胰腺消化时间等方面进行优化组合,筛选出最佳条件,以期得到高产量的胰岛.目的:观察体质量因素对大鼠胰岛分离纯化产量的影响,筛选出获取高产量胰岛素的最佳体质量.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1/12在上海市东方医院细胞治疗室及中心实验室等相关单位完成.材料:60只雄性SD大鼠按照体质量随机分为100~150 g组、150~200 g组、200~250 g组、250~300 g组、300 g以上组,每组12只.方法:通过胆总管灌注胶原酶V来消化大鼠胰腺,分离胰岛,采用不连续密度梯度Ficoll离心法纯化胰岛.主要观察指标:以双硫腙染色鉴定胰岛,丫啶橙/碘丙啶染色鉴定胰岛细胞活率,根据胰岛直径计数所获胰岛的数量及胰岛当量,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试验评估胰岛功能.结果:分离的大鼠胰岛具有较好的质量,胰岛纯度为95%左右,活率为90%左右,体外培养中生长良好.随着体质量增加,胰岛数量和胰岛当量明显增加(P<0.05),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918,r=0.922,P<0.01),并且最大直径的胰岛数量也在增加(P<0.05),以300 g以上组所获得的胰岛数量及胰岛当量最多(P<0.05).在低糖和高糖刺激下胰岛素释放分别为(62.33±9.67)mU/L和(125.5±22.04)mU/L,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刺激指数为2.01±0.21,提示胰岛细胞功能良好.结论:大鼠体质量是获得高产量胰岛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体质量高的大鼠所获得的胰岛产量较高.实验选择300 g以上的大鼠进行胰岛分离纯化可获得稳定的高产量胰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大鼠肾脏低温保存期间肾皮质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别用0~4℃单纯高渗枸椽酸盐嘌呤溶液(HC-A)保存液、加入氯胺酮10-5μmol/L的HC-A保存液50~100 ml原位逆行灌注肾脏,离体低温保存24、48、72 h,取材在光镜和电镜下作形态学观察。结果:低温保存72 h内氯胺酮组肾脏光镜和电镜下组织形态学有明显改变,细胞和细胞器变性坏死,肾间质高度水肿;单纯HC-A保存液组上述改变较轻。结论:在器官保存液中加入氯胺酮,不利于肾脏低温保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社区中老年人群进行新型科普方式的干预,评价认知程度的变化。方法2017年4月至2017年6月随机抽取200例50岁及以上社区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100例(男女各50例)为干预组接受新型科普方式干预;100例(男女各50例)为对照组。在研究干预前及为期1年干预后,对两组中老年人进行骨健康认知基线评估及随访评估。并对公众号不同科普文章的表现形式的偏好进行问卷调查。对干预评分效果前后差异进行比较;对影响量表评分的潜在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干预1年后,干预组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干预后得分高于干预前(P<0.001);对照组第二次得分(29.4±11.4)稍高于第一次得分(27.9±10.1)(P<0.001)。干预组前后评分变化比对照组前后评分变化大(P<0.001)。首次评分、分组、既往饮酒及罹患糖尿病对女性中老年人得分有影响。大部分中老年人喜欢文字结合图片的形式,年龄大的老年人更接受视频科普。结论新型科普方式促进骨健康管理有益,可改善中老年人群骨健康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