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0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8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肩胛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肩胛骨骨折(scapular fracture,SF)相对少见,占肩部骨折的3%-5%,占全身骨折的0.5%-1.0%。SF多由高能量直接暴力所致,76%-100%合并其他部位损伤。由于合并损伤通常较严重,加之对其缺乏足够认识与重视,首次X线检查的漏误诊率非常高[1-3]。现就肩胛骨骨折分型、手术途径及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2.
孙莉 《中国乡村医生》2002,18(11):14-14
腰痛多数需非手术治疗 ,大部分腰腿痛也可非手术治疗。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急性损伤。既然有软组织损伤 ,疼痛严重者需卧床休息 2周以缓解疼痛 ,有利于损伤的软组织修复。痛点很局限者可局部封闭 ,用 2 %利多卡因 2~ 4ml加入强的松龙 2 5mg ,5天左右局部封闭 1次 ,共 3~ 4次即可。也可服些中药活血、通络的药物。也可服用西药非甾体药物 ,如市面上出售的芬必得和诺松等止痛效果就很好。腰部纤维组织炎 (即“风湿”)和慢性腰劳损的临床表现很相似 ,拍腰椎X线片亦无明显阳性所见 ,治疗办法也很相似 ,都不需要手术 ,可…  相似文献   
3.
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脊髓血管畸形是脊髓内、外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所形成的一类疾病,比较少见,但往往会导致严重的临床症状。由于有些脊髓血管畸形在较长时间内不表现出症状或症状轻微,容易漏诊,并容易与脊柱的退行性疾患相混淆。因而早期正确诊断、早期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笔者就脊髓血管畸形的发病机理、分类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综述如下。1脊髓的血液供应特点与血管畸形的致病机理脊髓有两个主要的血供系统,一个是椎动脉分出的脊髓前、后动脉;另一个是节段性动脉的分支,也称为根动脉。动脉进入脊髓毛细血管床后至髓周静脉,继而通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式筛选骨质疏松症关键基因,并进一步分析其与骨质疏松症的联系及作用机制。 方法从公共基因表达数据库下载基因表达谱数据集,通过R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功能与通路分析。使用在线工具String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导入cytoscape软件筛选关键基因并构建集簇模块。 结果共筛选出1 33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722个,下调基因612个。GO分析显示功能主要富集在细胞外基质结构成分,信号受体激活剂活性,跨膜转运蛋白结合及细胞因子结合等方面。KEGG通路富集中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参与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以及Ras信号通路等通路。根据蛋白质互作网络筛选出AKT1、EGF、VEGFA、PROM1、TP53、NES、CD21、SNAI1、FGF13、LIF共十个关键基因,以及一个集簇模块。 结论筛选并分析了关键基因与集簇模块的功能、作用及其与骨质疏松可能存在的联系,为揭示骨质疏松症潜在的的分子机制和药物靶点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科和口腔颌面外科立体光固化(SLA)-3D打印模型的精确度,阐明该技术临床应用的可靠性。方法:随机纳入SLA-3D打印模型33例(长骨10例、不规则骨13例和假体10例),进行CT回扫并行三维重建;依据模型临床应用特点选取最大高径(MH)、最大长径(ML)、最大宽径(MW)、滑车宽径(WT)、滑车长径(LT)、关节盂长径(LGC)、关节盂宽径(WGC)、髂前上棘到耻骨结节距离(DPI)、髋臼直径(DA)、髓腔直径(DMC)、右下颌支前缘高度(AHRR)和右下颌支后缘高度(PHRR)等相关参数分别对原始数据及模型数据进行测量,计算各参数的绝对和相对误差,以组内相关系数(ICC)作为评价数据一致性指标,对假体模型进行空间误差分析。结果:33例SLA-3D打印模型中,除不规则骨组MW外,与原始数据比较,各组其他各项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模型数据与原始数据间各项参数ICC值均大于0.950,绝对和相对误差最大值分别为-0.58 mm和-1.37%;假体模型空间误差最大值为0.237 mm,总平均值为0.132 mm。结论:SLA-3D打印模型CT的数据与原始数据高度一致,其在骨科及颌面外科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应用准确而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全身麻醉下轴向牵引结合前路手术治疗伴有关节突交锁的下颈椎脱位。方法对18例伴有关节突交锁的下颈椎脱位采用全麻下轴向牵引复位结合前路手术治疗,无椎间盘突出患者行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伴有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了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对于四肢不完全瘫患者,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所有脱位颈椎恢复正常序列。结论对于伴有不伴有后方结构骨折的关节突交锁的下颈椎损伤,全身麻醉下轴向牵引结合一期前路手术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以肩胛下血管为蒂的侧胸皮瓣带蒂转移修复上肢较大面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 方法 2003年6月至2009年9月,我们对5例上肢较大面积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以肩胛下血管为蒂的侧胸皮瓣带蒂转移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23 cm×8 cm~40 cm ×20 cm.术中将肩胛下血管、胸背血管和胸背血管外侧支及其皮穿支等营养血管均包含于皮瓣内.为了减少肌皮穿支的损伤,应在其周围携带2~3 cm宽的背阔肌袖.供瓣区创面直接缝合或移植皮片修复. 结果 单纯侧胸皮瓣带蒂转移4例、侧胸-脐旁联合皮瓣带蒂转移1例.转移的皮瓣除1例远端小部分坏死外,其余全部成活.4例患者获得2~14个月的随访,皮瓣色泽、质地及厚薄较满意,供、受区外形与功能恢复也较满意. 结论 带蒂转移的以肩胛下血管为蒂的侧胸皮瓣血供可靠,转移方便,供瓣区损伤小,是修复上肢较大面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形态学分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的畸形发生率和畸形特征,并提出形态学分型系统。方法应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64CT,对60例不同类型脊柱侧凸1440个胸椎椎弓根进行CT轴位扫描。在Lenke椎弓根分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量化和适当补充,将椎弓根形态分型为:A型(正常型);B型(狭窄型);C型(峡部硬化型);D型(完全硬化型),D-Ⅰ型(凹陷硬化型),D-Ⅱ型(平直硬化型);E型,椎弓根缺如。按照上述分型标准,对影像学资料进行测量、分析并分型。结果各种类型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形态分型A、B、C、D-Ⅰ、D-Ⅱ及E型分别占62.12%、24.72%、5.94%、2.75%、3.18%及1.29%,胸椎椎弓根的畸形发生率为37.88%。各种类型脊柱侧凸间胸椎椎弓根的畸形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的畸形发生率高达60.83%。结论各种类型的脊柱侧凸普遍存在胸椎椎弓根畸形,以狭窄型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微创脊柱外科的理念和技术快速发展。继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和经皮内镜下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之后, 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技术在国内蓬勃发展, 凭借其手术创伤小和操作空间大的优点, 已成为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新兴技术。随着UBE手术适应证的不断扩大, 并发症的种类和例数也相应增加。硬膜外血肿、减压不充分、硬膜囊损伤和神经根损伤可造成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等问题, 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患者满意度。因此, 本文综述了UBE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相关手术并发症, 并提出预防措施, 以提高脊柱外科医生对该手术并发症的认识并制定合理的治疗策略, 从而保证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部腱鞘巨细胞瘤(TGCT)的术前诊断、手术治疗、功能锻炼及复发因素,为手部TGCT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手部TGCT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前彩超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情况,分析手部X线检查结果,随访患者并行浅表局部彩超检查,嘱患者填写《密歇根大学手概况问卷调查表》(MHQ),同时采用E-link测量患者患侧与健侧握力3次,计算患侧手与健侧手的总主动活动度(TAM),评价患者主观满意度和患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3例手部TGCT患者,其中包括男性4例,女性19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8.5±15.1)岁。左手12例,右手11例;局部结节型TGCT(L-TGCT)21例,弥漫型TGCT(D-TGCT)2例。患者的术前彩超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均一致,术前X线检查无骨质损害。随访6~2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6.0±6.5)个月,浅表局部彩超检查见肿物复发1例,复发率4.3%。2例D-TGCT患者患侧握力和TAM值较健侧明显降低,21例L-TGCT患者患侧握力和TAM值与健侧比较无明显差异。MHQ得分,80分以下3例,80分以上20例。结论:彻底切除TGCT可降低复发率,术后积极功能锻炼可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