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臭氧大自血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氟桂利嗪治疗,研究组则在氟桂利嗪的基础上予以臭氧大自血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VAS评分,头痛影响情况以及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研究组VAS评分比较对照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头痛无影响例数占比相比对照组较高,而明显影响、严重影响例数占比相比对照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5-HT水平相比治疗前较高,且研究组相比对照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臭氧大自血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缓解患者头痛症状,同时减轻头痛影响程度,提高血清5-HT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体重指数对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药效学的影响。方法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Ⅲ级,按体重指数的不同分为四组:偏瘦组(Ⅰ组),BMI18.5 kg/m2;正常体重组(Ⅱ组),BMI 18.6~24.9 kg/m2;超重组(Ⅲ组),BMI 25.0~30.0 kg/m2;肥胖组(Ⅳ组),BMI≥30.0 kg/m2。四组均按实际体重分别给予0.15 mg/kg(3 ED95)顺苯磺酸阿曲库铵。使用加速度肌松监测仪(TOF-Watch誖SX)行TOF监测拇内收肌肉阻滞(NMB)程度。麻醉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诱导及维持。当T1达最大抑制值(T1降至最低值并重复3次以上不变时)时进行气管插管。记录起效时间(从肌松药注毕至T1达到最大抑制值的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注药结束到T1恢复至25%的时间)、药理作用时间(注药结束到T1恢复至90%的时间)、恢复指数(T1从25%恢复到75%的时间)和气管插管条件评级。结果体重指数与3倍ED95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的临床作用时间呈线性相关,回归方程为Y=1.531X+8.479(R2=0.628,P0.01);BMI与3倍ED95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药理作用时间呈线性相关,回归方程为Y=1.954X+15.049(R2=0.585,P0.01)。4组患者的临床作用时间和药理作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起效时间、恢复指数和插管条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按实际体重3倍ED95给药,随着患者的体重指数增高,其临床作用时间和药理作用时间亦随之延长,体重指数是影响该药恢复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男,42岁,165 cm, 55 kg, 因“颈部外伤伴疼痛、呼吸喘憋3 h”入院。患者3年前出现四肢肌无力,2年前症状加重,双下肢无法站立,吞咽、进食困难,呼吸稍费力。肌电图提示:上下肢多发周围神经运动纤维混合性损伤(上肢较下肢损伤程度重),四肢肌肉广泛性神经性损害。临床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 MND)。目前平静状态下呼吸费力,稍活动后喘憋明显,需间断使用家用BiPAP呼吸机辅助呼吸。 相似文献
5.
《中华麻醉学杂志》2021,(11)
目的探讨6%羟乙基淀粉130/0.4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喉罩置入成功时丙泊酚药效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拟全麻下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患者, 年龄30~60岁, BMI 18.5~25.0 kg/m2, ASA分级Ⅰ或Ⅱ级,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HH组(A组)和对照组(C组)。A组以20 ml/min速率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行AHH, 目标Hct为30%, C组根据"4-2-1"法则输注乳酸林格液补充生理需要量, 达目标并稳定10 min后行麻醉诱导。采用Bovil药代动力学模型TCI舒芬太尼, 效应室浓度(Ce)0.25 ng/ml, 3 min后采用Schnider模型TCI丙泊酚, 设首例丙泊酚Ce为5.0 μg/ml, 按照序贯法, 若喉罩置入失败则下一例患者升高一个浓度梯度, 否则降低一个浓度梯度, 相邻浓度梯度差为0.5 μg/ml。当丙泊酚血浆浓度(Cp)和Ce达平衡1 min后, 置入喉罩。连续出现8个喉罩置入失败/成功拐点时终止试验。采用Probit回归分析法计算喉罩置入成功时丙泊酚的EC5、EC50、EC95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A...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地佐辛对腹腔镜手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收治的86例实施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在常规麻醉措施的基础上给予生理盐水,观察组在常规麻醉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地佐辛。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苏醒期躁动评分、疼痛评分、拔管时间、麻醉监护时间以及监护后麻醉改良评分。结果 术前5 min(T0)、停药时(T1),两组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T2)、拔管5 min(T3)时,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T3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高于本组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时的平均动脉压高于本组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时的心率高于本组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3时的心率与本组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女,76岁,身高152 cm, 体重50 kg。因“突发胸痛1 d, 加重3 h”急诊入院。患者于1 d前情绪激动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伴气促,咳粉红泡沫样痰,气促进行性加重并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病史10年,平素规律服药治疗,控制良好。查体:HR 135次/分,BP 67/41 mmHg, SpO260%,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血清生化示: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乌司他丁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88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的通气模式以及麻醉维持基本一致,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乌司他丁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抑制胃镜置入反应的有效剂量。方法选择2020年10—11月自愿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18~64岁,BMI 18~25 kg/m~2,ASAⅠ或Ⅱ级。所有患者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3 mg/kg,注射后30 s给予丙泊酚,初始剂量为3.5 mg/kg。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相邻患者丙泊酚剂量公比为0.9,如置入胃镜出现阳性反应(呛咳、体动等)则下一例患者升高一个梯度,反之则降低一个梯度,待出现7个交叉拐点则终止该研究。采用Probit概率法计算丙泊酚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95%有效剂量(ED_(95))及相应95%可信区间(CI)。记录苏醒时间、苏醒后10 min的VAS疼痛评分。记录低血压、呼吸抑制(SpO_290%)、恶心呕吐、复苏期躁动、苏醒延迟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丙泊酚复合艾司氯胺酮0.3 mg/kg时抑制患者胃镜置入反应的ED_(50)为1.691 mg/kg(95%CI 1.498~1.851 mg/kg),ED_(95)为2.032 mg/kg(95%CI 1.864~3.123 mg/kg),苏醒时间为(11.7±3.2)min,苏醒后10 min的VAS疼痛评分为(1.6±0.4)分。所有患者未发生低血压、苏醒期躁动及苏醒延迟,1例出现呼吸抑制,1例出现呕吐。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时抑制患者胃镜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及95%的有效剂量分别为1.691 mg/kg和2.032 mg/kg,苏醒质量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围术期昼夜节律类型改变与剖宫产后急性疼痛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利用2020年11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48例患者作双向性队列研究。以分娩前及分娩3 d后清晨型和夜晚型问卷自评表(MEQ-SA)的结果分组,两次结果类别不同的归为暴露组,相同的为对照组。结果 暴露组21例,对照组127例,对照组体质量、BMI较高;在经产妇亚组中,暴露组的体质量、BMI及术后1 d疼痛NR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在初产妇亚组中,暴露组术后当晚医源性睡眠中断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围术期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质量越低(OR=0.93,95%CI:0.89~0.97,P <0.001)、睡眠中断次数越多(OR=1.89,95%CI:1.09~3.27,P=0.024)、术后1 d疼痛NRS评分越高(OR=2.25,95%CI:1.10~4.61,P=0.026),昼夜节律改变的风险越高;术前节律为中间型的患者,昼夜节律改变的风险更低(OR=0.12,95%CI:0.02~0.58,P=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