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胸腰段脊柱的爆裂型骨折是脊柱损伤中较严重的一种类型 ,大多合并截瘫 ,其发生的原因主要为椎体的骨折片、破裂的椎间盘或后纵韧带等直接压迫 ,损伤脊髓或马尾神经。本文收集我院 92年 10月 -98年 8月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伴不全瘫 34例 ,均获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分两种 :前路减压  相似文献   
2.
本科从 2 0 0 0年 10月至 2 0 0 1年 5月用美国枢法模·丹历公司生产的Med·Ⅱ型腰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7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37例 ,男 32例 ,女 5例。年龄最大 5 7岁 ,最小 18岁 ,平均 37 5岁 ,4 5岁以下者 33例 ,均为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其中L4 -L5节段 2 1例 ,L5-S1节段 16例 ,突出于左侧 2 4例 ,突出于右侧 10例 ,中央型偏向一侧突出者 3例。合并有同侧神经管狭窄的 3例 ,术中转型作半椎板切除者2例 ,1例 5 7岁 ,1例 4 9岁。因其中 1例粘连太严重术中硬膜破裂镜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学特点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诊断运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4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组318例及非细菌感染组226例,并选择同期在医院健康检查的250名儿童为对照组,观察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学特点及TNF-α、CRP的差异。结果感染组患儿共培养出446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281株占63.00%;细菌感染组血清中TNF-α及CRP水平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患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相对较多,且具有季节性特点,且细菌感染的患儿血清TNF-α及CRP水平显著升高,对诊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引起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骨科手术治疗的1 560例患者,对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原因并且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2011年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43%,2012年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97%,总的感染率为1.22%。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在58月份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16%,18月份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16%,14月份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45%,94月份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45%,912月份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07%。手术时间与切口感染率间呈正相关。结论: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原因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月份等因素密切相关,针对性预防护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kyphoplasty,PKP))治疗陈旧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并假关节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9月~2014年3月收治的15例患者,均确诊为陈旧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并假关节形成,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 PKP)治疗;术前、术后行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及日常生活能力( Macnab标准)比较,测量术前、术后伤椎节段矢状面指数,明确椎体后凸矫正情况。结果1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并发症。患者疼痛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术后VAS评分:1d(2.53±0.51)、1个月(2.06±0.70)、3个月(2.13±0.51),均比术前(7.47±0.64)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伤椎节段矢状面指数(25.8±5.12)°与术前(34.4±5.1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KP技术可以稳定陈旧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后形成的假关节,改善椎体后凸,明显减轻患者的腰痛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张兵  朱亚辉  王孝玉  周思私  袁法 《西部医学》2022,34(6):824-828+833
【摘要】 目的 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探讨酸枣仁皂苷A对小鼠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为临床治疗骨折与促进骨折愈合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酸枣仁皂苷A分4个浓度(5、10、20、40 mg/L)分别干预细胞,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Von kossa染色法检测细胞矿化结节生成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中ALP与BGP的含量,RT-qPCR法检测细胞中Runx-2与BGP的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TGF-β1、Col I与BMP 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酸枣仁皂苷A能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凋亡,提高细胞中ALP与BGP的含量,提高细胞中Runx-2与BGP基因的表达水平与TGF-β1、Col I与BMP-2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细胞中矿化结节的形成数量(均P<0.05)。结论酸枣仁皂苷A能促进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凋亡,提高细胞分化程度与成骨效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TGF/BMP通路而发挥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氢青蒿素对Ⅱ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的抗炎作用和软骨修复作用。【方法】 将75只健康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双氢青蒿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5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给予Ⅱ型胶原诱导构建 RA 模型。成功造模后,双氢青蒿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对应给予双氢青蒿素 6.25、12.5、25 mg/kg灌胃处理,1次/d,连续给药2周。给药结束后,检测骨指标(骨体积分数、骨表面积/骨体积、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踝关节组织病理学表现、阿利新蓝染色法观察踝关节软骨组织蛋白多糖的表达,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法观察踝关节骨组织破骨细胞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0、IL-17、IL-23的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踝关节组织成骨标记物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Osx),Ⅰ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A1)和骨钙素(OC)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踝关节组织骨吸收功能相关基因破骨细胞相关受体(OSCAR)和TRAP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显著降低,骨表面积/骨体积显著升高(均P < 0.05),踝关节组织病理学表现可见滑膜增生,炎性细胞浸润,软骨损伤严重,软骨组织基本无蛋白多糖表达,外周血中炎症相关因子TNF-α、IL-17、IL-23和IL-10含量均显著升高(P < 0.05),踝关节组织Osx、COL1A1、OC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 < 0.05),OSCAR、TRAP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 0.05)。给予双氢青蒿素干预后,RA大鼠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双氢青蒿素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软骨修复治疗Ⅱ型胶原诱导的大鼠RA。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符合微创椎间盘切除术适应证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行经Quadrant通道微创椎间盘切除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至开始行走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于术后第1、2、3、6个月随访1次,之后每半年随访1次。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估腰腿痛的程度。末次随访时使用Macnab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75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150 ml,住院时间平均13 d,住院费用平均7430元,手术至开始行走时间平均11 d。随访时间5-53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低于术前(t=4.353、7.865,P〈0.05),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低于术后2周(t=6.597,P〈0.05)。末次随访时疗效:优20例,良8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2.35%。结论微创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冯刚 《西部医学》2010,22(8):1377-1379
组织工程椎间盘移植作为将来椎间盘退行性变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虽然已经取得一些重要进展,但在生物支架材料的选择、种子细胞来源、植入方式等关键技术环节上还面临巨大挑战。从现有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前景分析,构建具有完全生物学结构和功能的"完整组织工程椎间盘"是将来的主要方向。而设计符合仿生学原理的软骨终板、纤维环和髓核支架材料,利用iPS干细胞获得种子细胞,将分别构建的软骨终板、纤维环和髓核进行整合,以及选择合适的时机植入体内和如何有效固定等问题是未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