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常规后路开放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微创手术方式(微创小切口内固定术和经皮Sextant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7-2014-11手术治疗的90例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比较不同手术组的围手术期参数、临床疗效及影像学检查等各项指标。结果 90例患者分别予常规后路开放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A组,30例)、经Wiltse入路微创小切口内固定术(B组,30例)及经皮Sextant内固定术(C组,30例)治疗。B组、C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A组(P0.05),B组手术时间和术中X线暴露时间优于C组(P0.05)。9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无脱钉、断钉及神经损伤现象。三组伤椎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疗效评分(ODI)均优于A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微创小切口内固定术和经皮Sextant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取得同样的影像学效果,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安全性高的优点;微创小切口内固定术相比经皮Sextant内固定术,手术时间短、放射透视少、价格更低廉,更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情况下,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优化设计的3D打印椎弓根导航模板辅助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22年10月在我科行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患者42例,年龄32~74岁(50.1±9.8岁),随访13~25个月(19.6±3.2个月)。根据置钉方式分为导板组(n=22)和徒手组(n=20):导板组采用优化的椎弓根钻孔导航模板设计方案,3D打印制作下颈椎椎弓根导航模板辅助椎弓根置钉,其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颈椎损伤或颈脊髓损伤6例,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9例,颈椎管肿瘤5例,脊髓型颈椎病2例;徒手组根据术前颈椎CT测量椎弓根角度、直径等参数,采用徒手置钉,其中男、女各10例,颈椎损伤或颈脊髓损伤4例,OPLL 10例,颈椎管肿瘤5例,脊髓型颈椎病1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诊断、术前VAS评分、JO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周颈椎CT扫描,按照Kaneyama方法评估椎弓根置钉的准确性:0级,螺钉完全位于椎弓根内;1级,穿破椎弓根的部分<螺钉直径的50%;2级,穿破椎弓根的部分>螺钉直径的50%;3级,椎弓根螺钉完全位于椎弓根外。0级或1级定义为椎弓根置钉准确,2级或3级为螺钉误置。记录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统计并比较两组术后12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结果:42例患者手术顺利,导板组手术时间102.2±16.1min,术中出血量89.3±17.7mL;均少于徒手组142.8±20.9min,133.3±34.0mL(P<0.01)。42例患者共置入下颈椎椎弓根螺钉216枚:导板组118枚,其中0级90枚,1级22枚,2级5枚,3级1枚,置钉准确率94.9%(112/118);徒手组98枚,其中0级48枚,1级36枚,2级10枚,3级4枚,置钉准确率85.7%(84/98)。导板组置钉准确率显著性高于徒手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螺钉相关神经血管损伤,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并发症,术后12个月VAS评分较术前显著性降低(P<0.01),JOA评分较术前显著性提高(P<0.0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D打印椎弓根导航模板的优化设计方案有助于提高下颈椎椎弓根置钉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颈椎动态MRI(DMRI)检查的价值与安全性。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9月,87例CSM患者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颈椎DMRI检查。在矢状面前屈、后伸和中立位MRI T2加权像上观察是否存在脊髓隐匿性压迫。记录患者在DMRI检查前后的症状及体征、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DMRI检查后原有症状或体征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与体征考虑为短期内脊髓损伤加重。结果 87例患者中17例(19.5%)存在脊髓隐匿性压迫,其中2例在前屈位MRI检查中发现,15例在后伸位MRI检查中发现。DMRI检查后73例患者无明显不适,出现颈肩部不适5例,轻度头晕4例,呼吸不畅、轻度胸闷3例,恶心2例,DMRI检查后VAS评分无下降。85例患者无脊髓神经损伤加重,2例脊髓钳夹伴MRI T2加权像高信号改变患者检查后症状、体征加重。结论 颈椎DMRI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补充检查,19.5%(17/87)的CSM患者在屈、伸位MRI检查中可发现脊髓隐匿压迫,脊髓钳夹损伤伴MRI T2加权像高信号改变的CSM患者应慎行DMRI检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