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择平谷区妇幼保健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100例拟在腰硬联合分娩镇痛下行经阴道分娩的健康初产妇,随机分成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组(RS组,n=50)和罗哌卡因单独应用组(R组,n=50),所有产妇均在第一产程潜伏期即开始实施分娩镇痛,其中RS组先在蛛网膜下腔中注入由生理盐水稀释至3 ml的罗哌卡因3 mg和舒芬太尼2.5μg,R组先在蛛网膜下腔中注入由生理盐水稀释至3 ml的罗哌卡因3 mg。两组均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达到3分以上时经留置硬膜外导管实施由自控镇痛泵(背景剂量6 ml/h,负荷量6 ml,锁定时间15 min)引导的硬膜外分娩镇痛,药物为由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的罗哌卡因100 mg和舒芬太尼50μg。记录两组镇痛作用起效时间、首次给药后镇痛作用维持时间、特定不同时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运动阻滞状态、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和产妇对镇痛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RS组镇痛起效时间明显短于R组(P0.05),RS组首次镇痛作用维持时间明显长于R组(P0.05),RS组在蛛网膜下腔给药后3 min、5 min、10 min、60 min时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R组(P0.05),RS组产妇对镇痛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R组(P0.05)。两组在首次给药后120 min、宫口扩张7~8 cm和宫口开全时的疼痛程度、运动阻滞状态、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3mg复合舒芬太尼2.5μg腰硬联合分娩镇痛能安全地用于分娩镇痛,与单独应用罗哌卡因相比,它具有更快的镇痛作用显效时间、更长的首次给药后镇痛作用维持时间以及更好的产妇镇痛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脊柱侧弯矫形术中使用自体血回输装置(CS)是否减少术中及围术期对同源异体血的需求。
方法 选择2013年7月至2017年5月期间行脊柱侧弯矫形术的患者436例,男123例,女313例,年龄10~18岁,BMI 14 ~ 25 kg/m 2,ASA Ⅰ或Ⅱ级。设术中出血量为检验的唯一变量,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后分为两组:使用自体血组(CS组)和未使用自体血组(NCS组),每组6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CS组使用自体血,NCS组未使用自体血。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手术融合节段数、手术时间。比较术前1 d、术后1 d和出院前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术中和术后异体红细胞输注量,总异体红细胞输注量,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术中异体红细胞输注率,围术期总异体红细胞输注率,术前1 d、出院前的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比容(Hct),围术期电解质紊乱、急性肾功能损伤、肺部感染、伤口感染等手术或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CS组术中融合节段数明显多于NCS组(P<0.05),术后总引流量明显高于NCS组(P<0.05)。与术前1 d比较,术后1 d和出院前两组PT明显延长(P<0.05),出院前两组FIB明显升高(P<0.05),不同时点两组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组术中异体红细胞输注量、输注率明显低于NCS组(P<0.05)。两组术后异体红细胞输注量、总异体红细胞输注量、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围术期总异体红细胞输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同时点Hb、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围术期均未见电解质紊乱、急性肾功能损伤、肺部感染、伤口感染等手术或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10~18岁患者行脊柱侧弯术使用自体血回输装置可以有效降低术中异体红细胞的需求,但未能减少围术期总异体红细胞的输注量及输注率。  相似文献   
3.
赵东芳  张付军 《中国医药导刊》2017,19(12):1257-1260
目的:观察SLIPA喉罩用于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气道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8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SLIPA 喉罩组(S组)、气管插管组(T组)。记录插管时间、首次置管成功率;观察基础值(T0)、插管后1min(T1)、插管后3min(T2)、拔管前即刻(T3)和拔管后1min(T4)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 和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两组控制呼吸时气腹前后不同时段的气道峰压(Ppeak)、潮气量(Vt)、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 及插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T组患者T1、T3、T4的MAP和HR比T0和S组各对应时点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组T2时MAP明显低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通气均满意,Ppeak、VT、PETCO2组间比较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气腹前比较,气腹后Ppeak和PETCO2组内比较均高于气腹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置管时间明显短于T组(P<0.05)。两组首次置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拔管期及术后24h并发症,S组明显低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IPA喉罩用于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通气效果满意,患者应激反应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赵东芳 《华西医学》2010,(5):910-912
目的探讨双管喉罩与气管插管用于全身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9年1月5月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喉罩组(P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记录入室基础值(T0),置罩(管)前(T1),置罩(管)后即刻(T2),置罩(管)后5min(T3),拔除罩(管)即刻(T4),拔除罩(管)后5min(T5)的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BP),心率(heart rate,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喉罩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时气腹前后不同时段的气道峰压(airway.maximum pressure,Pmax),潮气量(vital volume,VT)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CO2,PETCO2)。记录插罩(管)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T2时T组SBP,DBP和HR显著高于P组(P〈0.05),两组术中通气均满意;Pmax,VT和PETCO2组间比较各时点无差异(P〉0.05)。气腹后Pmax和PETCO2组内比较均高于气腹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罩(管)成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拔罩(管)期及术后24h并发症,喉罩组明显低于气管导管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双管喉罩用于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通气效果满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阻滞(CSEA)和硬膜外阻滞(EA)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阴道分娩自愿接受分娩镇痛初产妇400例,随机分为CSEA组和EA组。宫口开大2~3cm时在L2-3椎间隙穿刺,硬膜外导管接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泵(PCEA)。观察两组产妇BP、HR、RR、SpO2、胎心率(FHR)、镇痛效果(VAS)、运动阻滞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情况、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两组均取得了满意的镇痛效果。两组镇痛前产妇VAS评分为9~10分,给予镇痛后,CSEA组VAS评分下降更明显,且镇痛后30min内,同一时点VAS评分CSEA组明显低于EA组(P〈0.05)。30min后,两组VAS评分逐渐接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产妇均无明显运动阻滞,产程时间、器械助产率、剖宫产率、催产素用量、产后出血量、不良反应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SEA和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对母婴均安全有效,但CSEA具有镇痛起效快、效果更完善等优点更接近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式注射在腰硬联合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0例拟在腰硬联合分娩镇痛下行经阴道分娩的单胎头位足月妊娠初产妇,随机分成硬膜外间歇脉冲式注射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组(O组,n=100)和硬膜外持续背景输注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组(C组,n=100)。选择L2-L3或L3-L4椎间隙进行腰硬联合穿刺并向蛛网膜下腔内注入0.1%盐酸罗哌卡因3mL,随后向硬膜外腔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4-5cm。O组在蛛网膜下腔注药45min后开始程控脉冲给药,脉冲频率1次/60min,间歇脉冲剂量为6mL,给药速度6mL/min,C组在蛛网膜下腔注药30min后开始给予持续背景剂量6mL/60min。两组自控量均为6mL,给药速度6mL/min,锁定时间15min,限制量30mL。两组泵注药物均为0.1%盐酸罗哌卡因和0.45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100mL。产妇感觉宫缩痛加重且视觉疼痛评分不低于3时按压自控键。在宫口开全时仅使用硬膜外间歇脉冲式注射或硬膜外持续背景输注至产程结束。观察两组在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总体满意度评分、用药剂量、有效自控键按压次数、产程时间、特殊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运动阻滞状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O组在蛛网膜下腔给药后90min、120min、宫口开全时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C组(P0.05)。在O组所用的分娩镇痛药物显著低于C组(P0.05)。O组的有效自控键按压次数显著低于C组(P0.05)。O组对镇痛的总体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在其它观察指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式注射能够安全、有效地用于腰硬联合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船型垫式口咽通气道(SLIPA)喉罩与气管插管应用于全身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北京市平谷区妇幼保健院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将患者分为SLIPA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每组50例。记录入室基础值(T0)、置罩(管)前(T1)、置罩(管)后(T2)和拔除罩(管)后(T3)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SLIPA喉罩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时气腹前后不同时段的气道峰压(Pmax)、潮气量(Vt)、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置罩(管)成功率,并比较2组术中及术后的相关并发症。结果 2组患者T1时SBP均显著低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与T3时HR较T0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气管插管组患者SBP、DBP和HR显著高于SLIPA喉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气管插管组患者SBP和HR显著高于SLIPA喉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组内气腹后Pmax和PETCO2均较气腹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置罩(管)均获得成功,但SLIPA喉罩组患者苏醒期躁动、术后24 h口咽部不适明显少于气管插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I-PA喉罩用于全身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通气效果满意,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对咽喉损伤较小,可安全用于全身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